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北京地铁10号线国贸站换乘通道风险源的施工设计,介绍设计中采取的关键工程措施及开挖模拟计算结果,提出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针对地铁车站的特点,阐述了地铁车站施工中的基坑工程和结构工程,分别给出了这二者在设计和施工环节中的具体风险源和一些具体的风险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3.
环境安全风险源专项设计中的桥桩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北京地铁4号线环境安全风险源专项保护设计,介绍桥桩保护的主要思路、设计原则、保护标准及措施,分析轨道交通地下线工程施工与既有桥梁基础结构物的相互影响,探讨设计中应关注的重点问题,对预留工程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北京地铁安华桥车站因下穿安华桥基础及多条高危管线,而且工期十分紧迫,被业主列为特级风险源车站,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通过采取一系列的风险控制措施,终于顺利通过特级风险源地段.地铁暗挖车站下穿风险源规避风险的有效方法,可为相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依据《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应对在建铁路风险工程进行评估,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保证工程建设安全。涉及铁路路基工程的风险评估也是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部分,以大准至朔黄铁路联络线路基工程勘察设计为基础,对准朔路基工程涉及的路基施工、防护系统、排水系统、接口工程、取弃土场和投资工期等方面进行了风险源辨识和典型工点风险评估,风险评估过程和结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地铁工程数字化施工管理的应用模式与实现途径,依托北京地铁14号线10标段项目安蒲区间下穿既有5号线蒲黄榆站,研发一套针对隧道CRD法施工应用于特级风险源专项的智能交互式4D仿真管理系统。系统将传统二维静态设计图纸与文字方案转化为虚拟计算机操控程序,实现了将反映真实尺寸的三维施工工艺模拟与交互式施工形象进度展示有机结合的新途径,有助于正确显示各类施工信息,并指导施工顺利通过特级环境风险源。  相似文献   

7.
国内现行规范标准针对BIM-GIS平台中地铁车站建模拆分的相关内容几乎空白,结合常州市地铁1号线同济桥站,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特点,提出基于BIM-GIS平台地铁车站及场地环境建模拆分原则。分别采用Autodesk Revit和3Dmaxs软件建立模型,对车站及场地环境中市政管线、周边建构筑物、风险源建筑建模拆分进行了分析。首先提出车站按区域和专业等要素建模拆分,市政管线、周边建构筑物、风险源建筑根据自身特点建模拆分;最后分析了同济桥站模型在BIM-GIS交互平台进行数据交互的效果。认为车站及场地环境模型分别按位置区域、专业、地上地下等拆分后集成到GIS应用平台中,可实现高效数据交互。研究成果可为后续类似的工程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西安地铁2号线区间隧道风险剖析与规避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风险管理理念入手,针对黄土地区的地质特性,从西安地铁建设周边环境风险、施工措施保证风险、区间隧道设计施工风险控制点等入手,剖析了各风险点的节点位置,并根据实际提出一些有效的规避对策。结合目前西安地铁2号线开工建设以来的工程实际情况,强调了隧道周边外部环境对地铁区间的安全影响性,指出了黄土地区暗挖隧道工程降水辅助措施的重要性,提出了事前剖析风险源的工作意识,给出了暗挖隧道和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的风险节点以及相应的规避思路。从设计和施工双重角度揭示了西安地铁区间隧道的风险点。  相似文献   

9.
地铁区间暗挖隧道下穿既有铁路站场安全风险管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基于风险分析理论、数值模拟方法对地铁区间下穿既有铁路站场安全风险定量评价和专项设计技术进行研究。以大连地铁2号线南南区间下穿哈大客运专线站场为工程依托,提出综合利用专家调查、层次分析和模糊评判法对工程进行安全风险的初评和复评,在评估中采用数值模拟针对主要风险源进行量化分析,对潜在风险较大的影响因素根据计算结果,制定相应的安全风险应对措施加以控制。实践表明,本文提出的定性评价与定量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可有效提高风险评估的可靠性和设计方案的针对性、有效性,达到有效控制工程建设风险、减少安全事故发生、降低工程经济损失和避免人员伤亡等目的。  相似文献   

10.
FTA分析方法在基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基坑工程风险因素的综合分析,确定了基坑工程风险源因素FTA(Fault Tree Analysis)分析方法,目的在于为基坑工程概率预测方法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尝试,为采取合理的基坑工程安全技术措施在理论上、方法上提供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