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为保障河道堤防护岸工程质量,从整体上保障堤防抵御防洪能力,确保堤防工程安全稳定运行,这对堤防护岸的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工程实践,从堤防填筑施工与护岸施工技术两个方面切入,分析堤防工程出现常见险情的成因,对堤防土料选择和填筑施工工序进行总结,对不同堤防护岸型式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研究,从而为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从支模施工方案的选定、支撑系统的设计、主要施工工序等多方面对某工程天桥模板的设计与施工进行了计算与分析,对类似工程天桥的模板设计与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徐甜  卢伟  周侃 《水运工程》2018,(3):93-98
综合分析国内某电厂码头工程的总平面布置、装卸工艺、电厂重大件吊装、结构设计、环保设计等,创新性地提出将电厂码头与取水口一体化布置以及利用卸煤码头平台进行电厂重大件吊装的方案,并提出多项优化码头布置的合理措施。节约了长江岸线资源,减少粉尘和水体污染,降低工程总投资,可供同类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4.
主要介绍黄骅港千吨煤码头护岸工程的设计、施工和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孔鹰 《水运工程》2000,(8):104-104,111
介绍苏州航道护岸工程概况,针对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和要求,总结经验,借鉴工程成果,提出建材设计、施工创新设想。  相似文献   

6.
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某护岸前部开挖港池对护岸稳定的影响。结果表明:港池开挖前后,6 t扭王字块体和胸墙均失稳,胸墙后部冲刷严重,堤脚附近波高增减幅度约2%,胸墙后越浪量增减幅度约9%。开挖港池后护底块石轻微变形,但不是引起护岸破坏的直接原因。护岸破坏的直接原因是胸墙顶高程偏低,越浪水体在胸墙后产生较大冲刷坑,引起胸墙失稳,从而导致护岸结构破坏。综合考虑护岸、码头和取水口头部的关系,得出了护岸修复断面图,经过物理模型试验的验证,修复断面安全可靠,并已应用于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7.
刘锦文 《中国水运》2009,(3):175-176
由陆见华发明的T形灌注桩、预制桩在上塘河护岸工程中试验成功,它不仅解决了肋形基础的不足,而且降低了护岸工程的造价,加快了工程速度。T形桩具有工艺简单,施工方便快捷,高效环保,地下水对施工影响小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格形地下连续墙是一种新型直立式护岸结构,整体刚度大,辅之以护岸前沿的软土地基加固,能减少墙体水平位移,确保工程结构和周边环境安全。以某电厂取水口护岸工程为例,介绍格形地下连续墙结构在护岸工程中的应用,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Plaxis3D,采用土体硬化模型(HS模型)建立三维模型,给出加固参数设计方法,研究护岸前沿土体加固的面积置换率、加固宽度和加固深度对格形地下连续墙变形的影响。因软土地基上结构受软土强度参数的影响较大,故对软土强度指标和水泥土强度指标进行敏感性分析。  相似文献   

9.
王杭州 《中国水运》2009,(6):155-157
格宾与雷诺护垫河岸防护结构以其较好的岸坡防护、生态效果,在内河特定条件下有一定应用前景。但目前尚无这方面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笔者结合苏北运河的护岸施工及管理实际,编制了格宾与雷诺护垫护岸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方法,作为京杭运河苏北段航道生态护岸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评定依据。实践表明,该工程质量检测标准制定的技术要求和工序标准比较合理,对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结合斜坡堤护岸工程实例,简要介绍钩连块王体这种新型护面块体的设计情况,并着重介绍其施工情况。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外海孤岛、海域软基及陆域形成多项分项工程条件,以工程土石方总体平衡为原则,进行了上海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陆域形成工程总体设计。设计的海堤结构、陆域形成及地基处理方案既满足LNG接收站较高场地使用要求,且等级高又较经济。可为类似陆域形成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招商局双鱼岛项目是经国务院审批通过的国内第一个完全用于旅游、居住和生态开发建设的综合类城市开发人工岛。针对该区域水文、地形地质等比较复杂的建设条件,对其平面形态和布局、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滨水岸线布置、护岸标准和方案、陆域形成、内河道防渗及水体交换等特点进行研究、归纳、总结,通过大量的方案比选、模型试验、数值分析得出标准和方案。本工程的设计思路和成果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海上大型人工岛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连临空产业园填海造地工程为例,深入分析了人工岛建设工程的特点与关键技术,在借鉴国外人工岛建设经验基础上,分析研究了人工岛建设功能与规模、设计标准、人工岛选址、关键基础资料获取、平面形态与总体布置、陆域形成与基础处理、新型护岸结构、施工组织、生态与环保、监测与监控等关键技术,给出了初步研究结论,并提出了需进一步开展研究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4.
填海造地施工中在现场机械设备以及外界力作用下产生的扬尘很大。针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依托厦门大小嶝造地工程陆域形成及地基处理项目扬尘治理工作,探讨大面积吹填区堆载期防尘降尘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水运、水利工程中常用的现浇混凝土挡墙形式越来越难以满足行业高节能性、环保性、经济性的要求,装配式护岸结构逐渐被关注,但在水运、水利工程中的实际应用经验尚不足。结合某护岸工程装配式L形挡墙实施实例,归纳总结了装配式护岸在工程应用中的重难点,并从工程建设条件、护岸结构选型、构件拆分与连接、构件制作、吊运安装等设计和施工中的关键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形成一套较完整的装配式L形护岸设计施工技术要点,为装配式护岸在类似工程的推广应用提供可参考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6.
航运枢纽二线船闸的平面布置常受枢纽现有建筑物、土地资源等限制而调整余地有限。以上海东大盈船闸工程为例,通过对周边环境条件、施工条件、环保要求、使用条件等多方面分析,指出原船闸工程结构方案设计的不足,并提出外河引航道采用高桩承台叉桩式驳岸结构、外河导流堤采用高桩墩台导流堤结构、闸室施工采用SWM工法基坑围护结构等优化方案,解决了空间受限、资源紧缺和环保压力等情况下建造二线船闸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7.
人工岛围垦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子杰 《港工技术》2011,48(3):47-50
为解决我国沿海地区土地资源短缺制约经济发展的问题,以围垦方式建设人工岛可基本保持海岸的天然原始状态,有利于保护岸线和滨海湿地资源,使项目用海更具科学性和持续性,体现了目前国际上较先进的用海理念。提出人工岛选址和规划建设的原则,初步探讨人工岛总平面布置、堤坝护岸结构选型、陆域填筑施工、陆岛交通方式和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等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8.
爆破挤淤技术在水工领域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漳州人工岛填海工程B标段外护岸大部分为深层软基地段,且软土厚度变化大,设计要求采用抛石爆破挤淤法处理软基。根据典型试验段施工及土方平衡分析、钻孔效果检测等,优化调整了爆破设计参数,确保了外护岸堤身的落底宽度与深度,并有效地减少了理坡工程量,是爆破挤淤法用于软土地基上填筑堤坝的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9.
根据位于菲律宾马尼拉黄金海岸的148 hm2填海造地总平面布置,对直立式、斜坡式护岸以及填海造地方案进行了综合比选,提出合理可行的填海造地方案.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0.
双鱼岛作为离岸式城市综合开发类人工岛,岛上陆域高程是一个独立的系统,陆域高程的确定关系到规划、安全、护岸、景观、土方量和造价、防洪排涝、亲水性等。对人工岛填海造地期和使用期高程确定的主要因素进行论述,并整体介绍双鱼岛高程的变化趋势,对不同部位的高程确定进行分析,同时对工程安全性与景观的平衡、高程与上部规划的关系、高程与土方量及最优造价进行研究。研究成果可供类似工程的高程确定提供思路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