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文中采用浏览器(B/S)架构、三层构架的模块化软件设计,应用C#与.NET技术、SQL Server数据库平台等技术,开发了一套海底电缆数据库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海缆基本信息、故障信息、路由信息和运行参数信息,为每条海缆建立完整地档案,并能够对不同海缆的参数进行比较分析,进而为海缆工程的设计、施工、运行维护服务。  相似文献   

2.
张世秀  王平 《舰船电子工程》2009,29(12):97-99,152
为提高海缆的通信保障能力,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设计海缆巡线管理系统。该系统分为数据采集、数据传送和数据中心管理三个组成部分,对巡线员和数据管理员的工作流程进行了具体描述,并分析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对数据传送的前端硬件系统组成和实现原理进行了详细设计和分析,实现了规范化管理和科学化监督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3.
在采用深水全水下生产系统和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装置(Floating Production Storage and Offloading, FPSO)进行油气田开发时,海流和FPSO的往复运动会给海缆带来不利影响。对此,分析海缆的水下在位形式,推荐采用深水海缆波构型。对海缆起始铺设、海缆卡子与水下基盘就位的特殊设计等海缆技术进行研究,并通过实际案例验证该海缆安装设计方法的效果。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解决“深水全水下生产系统+FPSO”这种油气田开发形式的复杂结构和构型的海缆水下安装难题。  相似文献   

4.
海缆船的电缆装载能力是海底电缆工程的关键指标,其铺缆装备的能力和效率也成为制约海缆船作业效率的重要因素。文中首先介绍了海缆船的主要应用方向,分析了国内外海缆船的技术现状。通过研究国外大型海缆船的技术现状,归纳了大型海缆船在船型及主尺度、作业方式和主要性能的技术特点;然后推出了两型分别用于近海和远海航区的5 000吨级海缆船设计方案,研究了两型船主要技术参数、作业系统及能力;最后对未来大型海缆船的发展进行展望,初步探讨了大型海缆船的四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随着风力发电技术日趋成熟,我国沿海风电场的装机容量和规模也越来越大。近年来,作为风电场建设配套作业的海缆船越来越受到业界关注。为了满足海缆埋设和维修接续作业的需要,现代海缆船普遍都配置了定位系统。本文以某5 000 t海缆船为例,通过对高流速海况条件下的环境力计算分析,以及沿设定路由布缆和定点维修接续作业的特殊要求,介绍了该船配置的8点锚泊定位系统、动力定位DP-1系统,以及牵引绞车系统的设计。通过计算在不同海况条件下的几种定位系统的定位能力,了解海缆船的定位系统应根据不同作业需求以及海况条件,综合考虑造价预算、工程周期等,选择合理可行的形式。与常规远洋海缆船不同,通过采用横向布缆作业形式,可以有效降低定位系统配置。甲板上配置的柴油机直接驱动悬挂式全回转舵桨的动力定位方案,为海洋工程作业船增加动力定位系统的改造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介绍5000 t海缆施工船“启帆9号”的研发设计,包括海缆作业特点以及在大型海缆船设计中的船型优化、船体结构、海缆作业系统、定位系统等关键技术方面的设计思路,并对大流速条件下海缆敷设、维修作业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为避免复合海缆在实际使用时因故障对整个电网及采油平台造成影响和损失,对复合海缆在线监测方法进行研究。以复合海缆现状为前提,研究并分析光纤传感技术在海缆检测方面的可能性,并以此提出基于BOTDA技术的分布式监控系统。鉴于BOTDA技术对海缆温度和应变的敏感性以及测量精度和距离的优势,该检测系统可有效实现对复合海缆的在线检测,防止复合海缆因损坏带给平台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为了延长海底受损光电缆的最大供电时间,分析了海缆导电芯线在海洋环境中的电腐蚀特性的影响,模拟海洋环境设计实验对比了三种不同规格海缆在不同受损程度下的电腐蚀特性以及最大供电时间。此外,本文还探究了钛合金材料对于改善受损海缆电化学腐蚀特性的应用前景。实验结果表明可以通过改善设计,使用新材料等手段有效延长供电时间。  相似文献   

9.
赵波 《航海》2015,(1):40-43
海底光缆施工是一项集航海技术、通信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于一体,专业性很强的海洋工程,针对海上海缆施工和作业的要求,海缆船自有其非常显著的特点。本文将就构成现代海缆船的一些显著特点进行说明,让读者能对作为海洋工程船的海缆施工船这一特殊船种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海上无线数据通信网络的覆盖能力和通信保真性,降低海上无线通信的输出误码,提出基于自适应分频转发技术的海上无线数据通信网络动态路由协议设计方法。构建海上无线数据通信网络通信系统的路由节点分布模型,结合通信链路保护协议和自适应路由分发协议构建动态路由节点的优化部署拓扑协议,进行海上无线数据通信链路的均衡设计,采用自适应分频转发技术进行路由冲突的反演控制,实现动态路由优化部署和节点最优覆盖均衡,完成动态路由协议设计优化。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海上无线数据通信网络节点的动态路由协议设计,提高了网络的覆盖度,海上无线数据通信的误码率降低,提高了网络通信的稳定性和保真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GIS的港口规划信息系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以计算机为工具,具有地理图形和空间定位功能空间型信息管理系统。在简述了目前港口规划存在的问题后,探讨了在GIS平台上如何建立港口规划数据库、设计系统结构,并介绍了系统主要的应用功能。  相似文献   

12.
胡广 《广东造船》2007,(2):10-15
海底光缆的稳定性日益受到关注,而海底光缆路由调查的质量将直接影响系统日后在施工交付和使用维护时的安全。通过对目前海底光缆路由调查作业及其主要作业设备的调查分析,有利于对未来该专业的发展方向进行规划。  相似文献   

13.
胡广 《广东造船》2007,(3):48-53
电缆船作为船舶分类中比较特殊的一个分支,其发展受到通信、造船、海洋工程等行业发展的影响。通过对海缆船发展历程的回顾,对现代海缆船及其配备作业设备的调查,可以对未来该专业的发展方向进行规划。  相似文献   

14.
为了设计无缆潜航器,采用数值分析和机械制造相结合的方式,设计出一款新型无缆潜航器,在设计制造出潜航器的基础上,对该无缆潜航器进行力学性能分析研究,对其水下运动规律及特性进行了理论推导,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分别讨论机器人的结构力学特性和流体力学特性,并对机器人的应力应变强度参数进行仿真分析,讨论不同情况下机器人的属性参数,结合分析数据,对潜航器运行工况下的各项参数进行了稳定性分析,最后对以上所有参数进行总结归纳,文中所采用的方法可以用于机器人设计及优化。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基于载人潜水器搭载海底敷缆装置的深海敷缆作业方式,建立了载人潜水器深海敷缆运动的二维稳态模型,仿真分析了余量敷缆时不同航行速度和放缆速度组合、潜水器相对海流速度、敷设余量、航行高度和海缆重量等参数对敷缆运动的影响。分析发现海缆张力随着敷设速度、潜水器相对海流速度、海缆重量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敷设余量的增大而减小;海缆水中位形曲线随着敷设速度、潜水器相对海流速度增大而趋于平缓,随着海缆重量的增大而更加陡峭,放缆速度的变化则对海缆位形曲线无影响;潜水器航行高度的变化对缆形和张力分布都没有影响,只是随着高度的增加,缆形和张力在原来的高度基础上有一定的延伸。  相似文献   

16.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明确要求港口规划等相关专项规划的有关技术标准应与之衔接,叠加至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传统港口规划维度仍停留在二维平面布置层次,多维多源空间信息分析手段缺失,全生命周期规划管理的技术体系尚未建立,空间分析和定量优化水平落后,已难以适应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新要求。BIM作为一种集成工程各种信息的数据模型,是一种全新的涉及规划、设计、建造及运营管理的方法,也是一种能够解决国土空间资源相关规划的统筹、衔接问题的有效技术手段。梳理国内外BIM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情况,指出港口规划领域应用BIM技术所面临的应用架构缺失、空间规划技术手段发展滞后、应用标准体系欠完善等问题,进而提出未来BIM技术在港口规划中的应用方向,包括促进BIM+GIS融合发展、拓展港口规划方案优化视角、有效衔接相关领域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等,以推动BIM技术应用于港口工程全过程方案优化和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17.
某动态海底电缆在年度检查时发现电缆锁夹上方电缆保护外皮脱落、露出铠装的情况,影响安全生产。采用OrcaFlex软件建立分析模型,结合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loating Production Storage and Offloading,FPSO)的不同运行工况,对海底电缆的结构状态进行结构强度分析和疲劳分析。经计算,台风条件下的FPSO偏移量是影响海底电缆结构强度的重要因素。因海底电缆保护外皮破损位置的载荷较低,结构强度和疲劳寿命满足要求。根据相关文献计算铠装层的腐蚀速率,海底电缆强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ECDIS航线设计功能的分析,结合舰船海上航行的相关要求和GIS的现有技术,研究了基于ECDIS的航线评估技术,建立了航线评估适用模型,为扩充电子海图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挖掘海洋空间数据中的隐含信息,实现GIS在航海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