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9年10月,美国化工毒理研究所(CIIT)首先报道了甲醛的致癌性。该研究给F-344大鼠和B_6C_3F_1小鼠分别接触浓度为15、6、2ppm的甲醛蒸气,每个剂量组雌、雄动物各120只,每天染毒6小时,每周5天。结果,16个月后,15ppm组有3只大鼠发生鼻甲骨上皮鳞状细胞癌;18个月后,该剂量组罹患同样癌肿的大鼠数急剧增至36  相似文献   

2.
作者调查了全美医院用品联合公司的雇员,使用环氧乙烷(EO)作为气体消毒剂,工龄1~10年,采用临床检验和细胞学检验方法评价EO的危害。从1977~1980年的空气监测表明浓度为1~40ppm/每8hTWA,短时接触峰值<75ppm。结果与对照组临床检验无显著差异,细胞学检验两组有差异,包括稳定畸变和不稳定畸变数增高,总畸变细胞数增加,接触组中使用100%EO的  相似文献   

3.
该资料来自三氯乙烯接触实验。其研究方法与其他溶剂接触法相同,即接触于休息和工作状态。实验方法,分三组,每组5名健康男性青年,接触是经活瓣吸入三氯乙烯,接触于休息和蹬自行车功率计两种状态。第Ⅰ组,在休息状态接触于100ppm 30分钟,再接触于200ppm 30分钟。然后于功率为50瓦特的工作状态下接触于100ppm 30分钟,在此工作状态下再接触于200ppm 30分钟。停止接触休息100分钟。第Ⅱ组:在休息状态接触于100ppm 30分钟,再于功率50瓦特工作状态接触于100ppm 100分钟。停止接触,休息100分钟。第Ⅲ组:在休息状态接触于200ppm 30分钟。再于功率变化为50、100、150瓦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有机溶剂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用大鼠连续接触三氯乙烯或者四氯乙烯一个月,对脑內各部位神经传递介质或其前质的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接触四氯乙烯时,线粒体內的多巴胺稍减少,而接触三氯乙烯200ppm时则稍有增多的倾向;四氯乙烯400ppm和三氯乙烯800ppm时,下丘脑的去  相似文献   

5.
作者选用5~60天以上年龄的大鼠和豚鼠,各年龄组的动物动式吸入NO_2 2或10ppm 3天。结果表明,动物行为的变化随其年龄和品种而异。各组大鼠在实验期间无明显改变,而豚鼠吸入10ppm NO_2时活动减少,45天龄和成年母豚鼠出现活动困难和食欲减退。吸入10ppm NO_2的母鼠体重明显下降;各染毒组豚鼠的体重增长缓慢,其  相似文献   

6.
NCl_3是一种带有氯气味的褐黄色气体。作者巴比等人测了大鼠在1小时吸入暴露后三氯化氮的LC_(50)。每组10只动物,分五组暴露于浓度从58ppm到157ppm NCl_3中。在107ppm和117ppm浓度范围内,以95%置信限求得1小时LC_(50)是112ppm。所有的死亡率发生在暴露之中或暴露后1天之内。通过因暴露于NCl_3中引起死  相似文献   

7.
对婴儿的胎内发育及后天状况产生不良作用的许多因素中,应包括工业上各类化学物质的影响。研究怀孕期和酚接触的妇女所生婴儿胎内发育及其状况有重要意义。取生育期正常大鼠进行交配,根据阴道涂片发现游动精子判为受孕。实验动物为42只雌鼠:第一组10只,在整个怀孕期吸入酚,浓度为5mg/m~3;第2组10只,也在整个怀孕期吸入酚,浓度为0.5mg/m~3;第3组6只,从怀孕第12天起吸入酚,浓度为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受雇于印刷公司20名工人血或尿中的甲酸浓度以及肺泡呼出气中的甲醇量。工人在三个不同的作业点工作,空气中甲醇的浓度分别为85、101和134ppm。在早上和班末收集血,尿及终末呼出气。选择了36和15名对照组,在早上和午后测定其血和尿中的甲酸量以资比较。结果表明,接触工入血中的甲酸浓度早上为3.2±2.4毫克/升,而班末增至7.9±3.2毫克/升(平均增加4.7±3.8毫克/升);而尿中相应的浓度为13.1±3.9毫克/升和20.2±7毫克/升(平均增加7.1±5.3毫升/升)。其差异都是显著的。相反,对照组血中甲酸的浓度早上为5.6±4.5毫克/升,下午为4.9±  相似文献   

9.
美国职业安全和卫生研究所(NIOSH)根据个体采样检测(流速为25~200毫升/分)的结果,对大气中二氯乙烷的标准作了修改。凡接触二氯乙烷的职工,空气中毒物的浓度应限于或低于1ppm。而1976年,该研究所提出的建议为5ppm。NIOSH还建议把二氯乙烷的最高浓度,改为在15分钟采样  相似文献   

10.
选用Wister系雄性大鼠,6周龄,每组6只共4组。第1组:NO_2浓度4ppm,染毒24h;第2组:NO_2浓度4ppm,染毒14天;第3组:NO_2浓度4ppm,染毒30天;第4组(对照组)。每日在暴露装置中央发生NO_2,用检知管测定NO_2,然后,用化学发光法进行校正。以Hogeboom法分离出微粒体,以Lowry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然后,用Omura和Sato法测定细胞色素P-450含量,Wills法测定氨基匹林和苯  相似文献   

11.
丙烯腈毒性     
丙烯脯除了广泛用于制造丙烯纤维、树脂、橡胶和化学品的担体外,还可用作熏蒸剂。在车间中以蒸气或液态存在,除吸入接触外,还经皮吸收进入体内。观察对消化,呼吸,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发现除了头痛,失眠,头晕,呕吐,腹泻等症状外,还因沾在皮肤上刺激产生红斑,引起疱疹。经皮肤的吸收为0.6mg/cm~2/h。每天接触浓度为45mg/m~38小时,沒发现急性影响。以220mg/m~3(100ppm)接触20~40分钟,  相似文献   

12.
大气污染使支气管哮喘发病率增加,然而SO_2,NO、NO_2、O_3等本身非抗原物质。本文用动物实验研究NO或NO_2加上白蛋白附加暴露时对呼吸的影响。使用雄性200克左右的豚鼠随机分成三组:NO或NO_2暴露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豚鼠。NO来自液态NO加热至35℃使成气体,用氮气稀释。NO和NO_2平均浓度分别为5.02ppm(4.40~5.65ppm)和5.00(4.20~6.20)ppm。白蛋白喷雾液为  相似文献   

13.
甲苯主要经呼吸道进入机体 ,皮肤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途径 ,空气中接触限值是对作业者环境状况的一种度量 ;生物暴露限值则是对经呼吸道及其它途径进入机体毒物总量的一种度量。本调查旨在探讨空气中甲苯浓度与肺泡气、尿液中浓度的关系 ,试图提出一个相应的生物暴露限值 ,配合空气中接触限值 ,能更有利于作业工人的健康监护。1 材料与方法甲苯作业工人 82名 ,其中女性 40名 ,年龄 1 8~ 5 0岁 ,分别于班前 ,上、下午班中用容积约 2 0ml的具塞玻管收集其肺泡气 ;用 1 0 0ml注射器采集对应工人呼吸带空气样 ;用已知容积、自重的具塞玻瓶…  相似文献   

14.
四氯乙烯接触者10名,对照者11名,从肘靜脉取血作为标本,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对染色体畸变,姊妹染色单体互换以及细胞周期进行了研究。作业时接触的浓度可分为:高浓度组(6名,其中女的1名),30~220ppm(几何平均值为92ppm),低浓度组(4名,其中女的2名),  相似文献   

15.
把动物实验的毒性资料外推到人,这是毒理学中悬而未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动物实验必须包括定性(临床症状、化学、血液学以及病理学损害)和定量(剂量和接触浓度)二个方面。要作出可靠的评价,就必须充分了解毒效参数(toxicodyna-mic parameter)。如在这一领域缺乏知识,在目前就不可能搞出外推法的数学公式。现在需强调,对各种环境化学物质应制订出合理的安全性最大的容许浓度。苏联和美国的毒理学家一致认为,研究蓄积、协同、拮抗作用,以及评价实验动物的适当状态,必须努力揭示物质的理化特性与其生物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丁酮能否增强长期接触低浓度正已烷的神经毒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用Wistar雄性大鼠(体重318g±10g),共32只,分四组,每组8只,分别接触100ppm正已烷、200ppm丁酮(MEK)、100ppm正已烷加200ppmMEK以及单纯新鲜空气(对照组)。每天染毒12小时,共24周。染毒前和染毒后每隔4周测量体重、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17.
荷兰猪每天吸入25毫克/米~3的硫酸雾6小时,共2天。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急性呼吸道的影响。光学显微镜检查,在48小时肺部的主要损害是部分肺泡出血和水肿,并伴有肺泡巨噬细胞和2型气细胞(Pneumocyte)。电子显微镜扫描再次证实了肺脏的局部性损害,同时发现远端呼  相似文献   

18.
如果要理解吸入NO_2对肺及防御系统的毒理学影响,研究脾脏的变化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本文收集了吸入环境水平NO_2三组实验中所有脾脏变化的结果。本研究共用434只小鼠,其中包括成年小鼠300只和雄仔鼠134只。对照组和染毒组各半。染毒组接触0.35+0.05ppmNO_2,对照组NO_2浓度不超过0.02ppm,每天染毒8小时,每周5天,共6周。观察指标和实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9.
作者将8名成年、健康、不吸烟的志愿受试者分别在一个可作为体积描记器用的暴露室内(6421),暴露1.0ppmNO二小时。室内NO浓度由NO标准气瓶通过计量控制,使暴露室内NO浓度维持在平均1.0ppm(0.9~1.1ppm),而NO_2浓度仅在0.02~0.05ppm之间。并在暴露室内装有一部自行车功量计,在二小时实验期间受试者在50转/min,负荷功率50W的条件下踏自行车15分钟。然后在暴露一小时、二小时和暴露后的一小时恢复期间分别进行肺功能测定。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NO_2急性暴露对由绵羊红血球引起的小鼠初次体液抗体应答的影响。作者用BALB/C小鼠,6—9周龄,急性暴露5ppm、20ppm和40ppm的NO_2各12小时后,只有40ppm组动物有死亡,死亡率为7.8%(38只死亡3只)。20ppm、5ppm组动物均无死亡。40ppm暴露1、2天后,体重明显下降,4天后恢复到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