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信息化时代,人类要认识海洋、开发海洋,首先要感知海洋,了解海洋信息、构建海洋网络、建立海洋历史数据库和实时数据库,从中探索诸多海洋规律。特别是海洋战场,更需要全面的海洋信息感知能力和海洋信息综合传输能力。本文主要探讨海洋作战及海军装备对海洋信息感知和传输网络的需求,海洋信息感知对信息化战争的支撑作用和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2.
加强海洋管理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海洋管理人才是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环节。浙江省乃至我国现有海洋管理人员面临严峻的知识更新和素质转型,海洋管理、港航管理、涉海企事业单位所需海洋管理人才量的缺口非常大。因此,要多层次培育海洋经济、海洋管理、海洋科技、海洋教育方面的高素质、综合性、应用性的管理人才,推动浙江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胡宝顺 《航海》2020,(2):19-20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岛考察工作时也指出,"海洋经济发展前途无量,建设海洋强国必须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这一重要论断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对建设海洋强国、航运强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洋法治建设快速发展,海洋立法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环境、维护海洋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在当前及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结合实际培育海洋文化,提升海洋法治意识,有利于服务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殷缶  梅深 《水道港口》2012,(3):200-200
国家海洋局2012年6月13日发布的《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2)》指出,全国2011年全年共发放海域使用权证书4100本,确权面积17万hm20《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2)》是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组织编写的海洋发展系列年度报告。《报告》主要包括:中国海洋发展的周边环境、海洋法律与海洋权益、海洋经济与海洋科技、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海洋政策与海洋管理、极地科学考察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一、预警机制简述目前,国外学者对海洋运输业的研究多集中在海洋运输市场的博弈、海洋运输业的发展和海洋运输业对经济的影响方面,国内学者对海洋运输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海运业与海洋经济、海洋运输业政府政策、海洋产业集聚效应、港口业及各省市海洋运输业发展状况等方面。预警机制指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对特定主体进行系  相似文献   

6.
《我国行的问题》中陈嘉庚叙述各种交通工具,包括轮船等的生产、经营等问题,也探讨了加强航校的建设,以及对"洋技师"的看法等问题。海洋观主要包括海洋资源观、海洋教育观、海洋战略观、海洋产业观、海洋安全观、海洋技术观和海洋国土观。本文从《我国行的问题》探析陈嘉庚海洋观,对探析海洋观具有历史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韩国"岁月"号客船突发沉船事故,韩国海洋警察向事发海域紧急派遣警备艇和直升机,进行现场救援、打捞,由此韩国海洋警察又进入到我们的视野。从形式上来说,韩国是分专业、行业部门管理海洋,建立协调机构,下设多支海洋执法队伍,尽管韩国将海洋事务较为集中到个别管理部门——海洋水产部以及个别执法队伍——海洋警察厅,但也不能完全集中。从实质上来说,韩国重视海洋战略、海洋规划与海洋体制、海洋力量的建设。本文重点介绍海洋水产部和海洋警察厅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希望能给中国的海洋管理与执法工作带来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8.
公共管理视阈下政府海洋管理职能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海洋开发"的战略任务,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强化海洋管理,改革政府海洋管理体制,政府海洋管理体制改革必须以政府海洋管理职能转变为核心,为此必须对政府海洋管理职能进行定位。从公共管理的视角审视,现代海洋管理是具有公共性的管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是有限政府,海洋管理中的政府也应该是有限政府。公共性和有限性分别应是政府海洋管理职能界定在内涵上和外延上的规定性,政府海洋管理职能应是内涵上的公共性与外延上的有限性的统一。政府海洋管理职能应定位于:海洋权益维护、海洋经济调节、海洋公益服务、海上秩序监管、海洋文化建设几方面。  相似文献   

9.
中国和平发展不能脱离海洋事业的发展和强大,在当今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格局下、必须通过海洋强国而走向世界强国。中国和平发展面临以海洋为背景的诸多挑战和风险,海洋战略环境严峻。海洋战略是国家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海洋领土和主权、海洋安全、海洋军事、海洋经济、海洋科技、海洋法制、海洋文化等诸方面,这些内涵互相关联,需要统筹协调,并有机联系于其他相关的领域战略,因此,只有通过对它的全面、深化研究,提出对策,实践落实,才能加速海洋事业的整体推进。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欲建设"海洋强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其道在于海洋强国之道、在海洋强国之德、在海洋强国之人、在海洋强国之至善,化古为今,凝炼为一句话:"伟大复兴之道,在海洋强国,海洋强国之道,在明明德,在新  相似文献   

11.
朱坚真 《珠江水运》2012,(18):22-25
海洋经济已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也存在产业结构矛盾突出、科技创新不足、环境治理等问题。而海洋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对现有海洋产业的转型升级。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争取海洋利益、制定海洋发展战略、积极发展海洋经济成为了世界沿海国家的重要战略。随着海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也在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和调整。海洋经济发展开始从量到质  相似文献   

12.
海洋智能高端装备适合作为广东省海洋产业的第7大支柱产业,大科学装置将对南沙具有极强的辐射作用。谈到南沙的支柱产业,大家都知道广东省之前布局了六大海洋产业,主要包含海洋电子信息、海上风电、海洋生物等,旨在培育壮大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广东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海洋强省。而南沙作为广州的唯一出海口,已经先后入驻南方海洋实验室、沈自所智能院、广海局、广州港等多家涉海单位,已经具体了开展海洋产业布局的条件,笔者认为海洋智能高端装备有成为广东省的第7大海洋支柱产业的潜力,技术成熟度也具备发展成为海洋产业的条件,而南沙可以作为其发展的土壤。  相似文献   

13.
发展海洋文化的关键在于海洋意识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海洋意识在海洋文化发展中所起的灵魂作用,分析影响海洋文化发展的海洋意识问题,从加强政策导向、扩大舆论宣传、落实教育举措、注重公民自我实践等几方面,提出发展海洋文化的海洋意识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我国海洋意识提升历经坎坷,随着海洋战略地位的不断提高,民众日益关心海洋、爱护海洋,海权意识明显提升。但与其他海洋强国相比,我国仍然普遍存在公众海洋观念落后、海洋知识匮乏和海洋实践单薄等诸多问题,已成为海洋强国建设和海洋事业发展的瓶颈。在这种发展背景下,海洋NGO对于培育全民海洋意识则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董林根 《珠江水运》2012,(19):83-85
大型海洋浮标通常设置在沿海和近海海区,其主要功能是用于海洋水文、气象观测、海洋调查及其它海洋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海洋资源及其环境的认识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对海洋的开发也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大型海洋浮标势必会越来越广泛应用于海洋研究和开发。此文重点介绍海上大型海洋浮标拖带、抛设、回收及作业操纵过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服务国家海洋发展战略提升海洋地理信息保障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引言 随着人类进入探索海洋、研究海洋、利用海洋的时代,海洋逐渐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第二空间。海洋测绘正是伴随航海实践和海上探险活动的开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它是一切海上活动的基础和先导。作为海洋测绘成果,海洋地理信息是人类对海洋进行探索和认知的科学表达,它涵盖从海空、海岛、海面、水体到海底的多种海洋自然地理要素和海洋重力、磁力、水文、军事等专题要素,体现了海洋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为人类认识海洋、了解海洋和有效利用海洋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简而言之,人类的一切海上活动都离不开海洋地理信息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海洋法治建设是影响国家、地区治海方式的体现,也是支配和引领人类涉海行为的重要文化因素。当今众多海洋问题频发,海洋生态遭到严重破坏,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海洋法治文化建设的缺失。舟山作为“十二五规划”中唯一海洋群岛新区,海洋法治文化建设成为其重要研究课题。文中从舟山群岛新区海洋法治文化建设现状、海洋法治文化的效益与功能阐述了海洋法治文化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式,从而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建设浙江“海洋强省”战略,实现中国“海洋强国”梦而探索。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吹响“海洋强国”战略号角,对于我国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综合实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必将对海事工作产生长远而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目前在渤海和南海相关海域作业的10艘具有代表性的FPSO的船型、油气处理功能、系泊系统三个重要组成部分的17个参数进行聚类对比分析计算,将10艘FPSO聚类为四大类:海洋石油101、海洋石油102、海洋石油105一类;海洋石油109、海洋石油112、海洋石油113二类;海洋石油111、海洋石油115和海洋石油116三类;海洋石油104四类。从而为同类中不同FPSO个体的维护、管理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20.
海洋外交中的海事角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世界海运》2016,(3):29-31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适时提出了"海洋强国"战略,力求以海洋为突破口,打开强国之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海洋外交是实现海洋强国的重要途径和支撑,在改善国家间关系、解决海洋争端等问题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海事部门作为我国管理海洋事务的主要部门,在发展海洋事业、践行海洋外交的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海事外交应该成为新时期海洋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海事职能的基础上,对海事如何更好地扮演海洋外交角色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