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铁路客车单元式空调机组性能检测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客车空调机组的生产厂家在某产品出厂之前或引进新产品试制时,都必须对客车空调机组进行性能试验,以保证其产品质量。车辆运用部门也必须对其使用的空调机组进行定期检修和进行性能试验,保证列车空调安全可靠运行。作者根据铁道部标准“TB/T2432-93铁道客车单元式空调机组试验”研制了铁路单元式空调机组性能检测装置。该装置采用“空气焓差法”作为主测方法,“空气温差法”作为辅助方法。采用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和计算机全自动控制,因此该装置可自动采集数据,实时记录空调机组性能,并能保存历史数据,操作界面友好。文中详细的介绍了制冷量的测量原理,微机测试及控制原理,并对传感器的布置,试验工况的调节进行了说明,分析和讨论了漏风量和湿球采样误差对试验误差的影响,指出了该装置在设计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这类检测装置提供了有益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关于净化空调列车车内空气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卢汝钧 《铁道车辆》1996,34(2):43-45
根据目前铁路空调列车的现状,分析了影响客车空调品质的几个因素,对如何提高列车空调品质,净化空调列车车内空气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铁路空调客车空气品质差的现状,建议设置独立的新风风机,使新风与空调机组出风充分混合后直接进入送风管道。该方法既改善了车内空气品质,又可以节能,为改善铁路空调客车车厢内空气品质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依据地铁环境中颗粒物、微生物等的调查结果,认为在地铁车辆空调中安装空气净化器十分必要。根据净化器的性能特性分析,确定了使用蜂巢形圆孔通道空气净化器。通过实验室实验测试,验证了该净化器的净化效果、除尘除菌效率能够满足要求。此外,通过在模型车实验室的测试对比,该净化器除尘效果比传统滤网(G3标准)有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高速列车司机室空调进排风口空气压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给高速列车司机室空调机组冷凝风机设计提供依据,文章对“中华之星”号高速列车动力车司机室空调机组进、排风口位置空气压力进行了实车测量,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列车运行速度增加,进、排风口压差减小,且动力车作为尾车时进、排风口压差减小程度大于作为头车时的减小程度。  相似文献   

6.
1引言 近年来,随着铁路技术的不断发展,空调列车已得到广泛应用.为旅客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环境是列车空调系统设计的主要目的,但目前的列车空调系统往往只注重空气温度、湿度的控制,而忽视了空气品质问题,因空调列车空气品质差而使旅客身体不适的现象时有发生,乘客普遍反映车内新鲜空气太少,常感到头晕、胸闷、疲劳、精神不佳.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列车空调舒适度和空气品质已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美国联邦铁路局研究与开发办公室研发了一种通过机车司机室的安全控制装置对铁路货车机械构件实施监控的系统。该研究项目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先进的技术对车辆构件实施监控,保证调车人员的安全,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提高铁路的整体安全性。如图1所示,先进概念列车(ACT)采用了多种技术。ACT列车由一台机车和不同类型的货车组成。研究的重点是如何将机车司机室与牵引车辆可控构件联系在一起。货车的可控构件包括手制动机、车钩提杆、三组件车钩与折角塞门等。手制动机与汽车的停车制动装置类似,当铁路车辆不运动时使其停靠在固定位置。当车辆与列车分离时必须使用手制动机;当需要移动车辆时,必须释放手制动机。车辆分开时需要使用车钩提杆,提起车钩提杆,车钩解锁,将车辆分开。将车辆连接在一起,无需使用车钩提杆。折角塞门用于控制列车空气制动装置的空气系统。当需要将一节车辆与列车连接时,折角塞门必须打开,使空气流入制动系统。此外,列车最后一节车的折角塞门必须关闭,防止空气压力从列车的后部逸出。  相似文献   

8.
针对铁路货车脱轨自动制动装置空气管路漏泄、拉环和顶梁组成变形及裂损、调节杆与作用杆螺纹损坏、脱轨制动阀作用不良等4个方面常见故障,在阐述该装置的基本结构和作用原理基础上,分析故障原因主要是空气管路漏泄拉环、顶梁组成变形及裂损、调节杆与作用杆螺纹损坏和脱轨制动阀作用不良,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与处理手段,以提高检修质量,减少以至防止故障的发生,确保铁路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9.
明线运行时动车组空调装置表面压力分布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顶空调装置表面压力分布对于合理选择空调换气装置的进、排气口位置和布局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利用三维定常不可压缩N-S方程、k-ε双两方程紊流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对8节编组动车组在明线运行时,车顶空调装置表面压力分布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到车顶空调装置表面压力沿列车纵向长度和列车宽度方向的分布规律,并提出空调装置新风口和废排口建议设置位置和原则。  相似文献   

10.
为了减少铁路客车在载客前的空调预冷(热)时间,有必要对车厢内的热响应特性进行研究。针对铁路客车的车体围护结构特点,建立了车内热平衡方程与围护结构导热微分方程的耦合数学模型,用该数学模型对高速铁路客车与普通铁路客车的车厢热响应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表明用该数学模型来模拟铁路客车车厢内热响应是可行的;用数值模拟来部分代替试验,可以降低列车设计费用,从而选出一种较好的车厢隔热材料。  相似文献   

11.
以不可压缩黏性N-S方程和RNGk-ε湍流模型为基础,对4辆编组检测车以350km/h速度明线运行的空气流场进行了数值分析,针对空调导流块对检测车空调表面压力分布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先后对安装导流块、改变冷凝风机进出风方向及去掉导流块3种设计方案明线运行的外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3种设计方案气动特性及空调冷凝风机进出风口压力差的定量结果。计算结果表明,去掉导流块并不利于冷凝风机的进出风,而安装导流块、改变冷凝风机进出风方向的方案是较好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2.
基于负荷预测的地铁通风空调系统节能优化方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唐敏 《都市快轨交通》2008,21(4):74--77
分析地铁车站设屏蔽门时的通风空调系统的特点,指出空调冷负荷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客流量及新风量的变化,而二者在地铁运营过程中变化大。为了实现节能,提出利用地铁既有的综合监控系统与信号、屏蔽门、自动售检票等系统的互联信息,统计出某一时段的客流量及所需新风量,据此预测所需空调冷负荷及风量;根据预测结果引入前馈控制,通过变频器调整风量,并微调冷水量,主动适应负荷变化,从而实现通风空调系统节能运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夏季在青藏铁路上运行的空调客车要经历从北京夏季外气工况到青藏高原的低温外气工况。因此有必要对客车空调的运行进行调节。人体舒适特性决定空调送风点可以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波动 ,而不影响其舒适性。从经济和节能的角度提出了运行在该线路上客车空调的夏季运行调节方法 ,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针对YW25G型硬卧列车空调机组运行控制模式存在的问题,通过将变频技术应用于空调机组的制冷量调节,使得车厢内的温度在各时刻都能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对全冷调节下和变频调节下车厢内的流场以及温度场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变频调节下车厢内气流组织的不均匀性得到明显改善,且变频实测数据与模拟结果基本吻合,为列车空调系统的进一步节能改造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CATIA软件环境中应用NURBS理论完成对CRH1A型动车组三维曲面的建模,使用ICEM CFD软件生成网格,再使用FLUENT软件对其外部流场进行数值计算,分析CRH1A型动车组气动特性后,发现其驾驶室由于曲率过大等因素引起的阻力大、尾流紊乱程度大等问题,因此采用传统的建模方法重新设计列车流线型外形并进行相应的气动特性计算与分析。对照后得出两者的空气阻力头尾车受到的空气阻力所占比例最大,整列列车空气总阻力主要表现为空气压差阻力,重新设计后的列车空气阻力相比CRH1A减小了12.16%。最后比较分析了两种建模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并且提出了根据模型曲面复杂程度选择建模方法的一般性原则。  相似文献   

16.
列车空气制动系统仿真的有效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魏伟 《中国铁道科学》2006,27(5):104-109
根据气体流动理论建立货运列车空气制动系统模型,概述管路内气体流动方程、制动系统中用到的各种边界方程和容器内气体压力的计算方法。利用基于气体流动理论开发的列车制动仿真系统,计算长、短编组列车的常用制动、缓解和紧急制动特性,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计算得到的列车管、制动缸、副风缸、加缓风缸等的空气压力随时间的变化与试验结果非常接近,说明基于气体流动理论的空气制动仿真系统能够很好地模拟制动系统中气体流动和阀内动作过程。该仿真系统可以模拟最多4台机车组成的组合列车,不仅能仿真制动系统动态压力变化过程,而且其计算结果可以用于制动距离的计算,并通过数据传送实现列车纵向动力学分析程序的无缝连接。  相似文献   

17.
长大列车空气管系充气特性数值仿真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应用现代流体动力学数值计算方法,以长大货物列车空气制动管系的充气特性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列车编组辆数、管系组成、管系泄漏等因素对列车管充气压力的影响和沿列车管长度方向的充气压力分布情况。建立了考虑列车管泄漏的连续性方程,给出一种求解压力速度耦合方程的显式有限差分算法。将计算结果和国内外长大列车充气特性的有关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工作为长大列车制动作用的试验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并为研制完整的货物列车空气制动系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采用扣除系数法对快慢车模式下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通过能力展开研究。先根据扣除系数理论设定基准列车,并以某线路若干个中间站为例设定列车越行的判定条件;然后确定模糊开行比例范围、铺画5种不同开行比例及越行次数的列车运行图,并分别列出扣除系数、损失通过能力及实际通过能力的计算表达式。最后以上海轨道交通16号线为例,结合线路输送能力及客流需求进行对比分析,确定高峰时段线路通过能力最佳的开行比例。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卫星定位的特点及指标体系,研究分析卫星定位在铁路列控系统中的应用环境及条件,探索一套用于评价卫星定位在铁路列控领域应用的评价体系,为列控系统在指定铁路线路运用中是否采用卫星定位系统提供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20.
铁路列车用单元式空调机组的设计与房间空调器不同,必须考虑其工作条件的特殊性。采用现代产品研发过程中的计算机仿真手段对制冷工质为R410A的新型单元式空调机组进行变工况下动态模拟及性能预测,以期部分替代真实物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R410A制冷剂应用于列车空调系统,应注意其工作压力高、系统匹配改进等问题。仿真过程中制冷压缩机转数或者外界温度改变时,列车空调制冷系统各项热力参数及COP均变化明显,可以为机组的合理设计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