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悬浮式深弹反鱼雷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提出了悬浮式深弹反鱼雷系统的作战效能评估方法。根据美国工业界武器系统效能咨询委员会(WSEIAC)提出的效能模型,对悬浮式深弹反鱼雷系统作战效能的可用度向量A、可信度矩阵D和固有能力矩阵C进行了分析,重点对固有能力矩阵中反鱼雷概率这一指标进行了研究。按照悬浮式深弹反鱼雷作战物理过程,将反鱼雷概率分解为鱼雷经过悬浮式深弹阵的概率、悬浮式深弹阵探测鱼雷概率和毁伤鱼雷概率,从而建立了悬浮式深弹反鱼雷系统的作战效能模型。  相似文献   

2.
常常有人说,俄国人用来造原子弹的数学,与用在经济上的数学恐怕不是一回事,而美国人却恰恰相反。其实,在重型鱼雷的发展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当苏联重型鱼雷那庞杂繁复的型号令人叹为观止的时候(多达40余型,平均每年一个型号),美国人在重型鱼雷发展上的“谨小慎微”则与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美国人基本上是以MK48这一条主线在发展自己的重型鱼雷。然而,正是这样的“谨小慎微”,却向我们透露出了一种美式的“精明”。  相似文献   

3.
悬浮式拦截弹是水面舰艇拦截鱼雷的常用武器,首先从直航雷的相遇三角形命中目标条件出发,推导出鱼雷相对舰艇的正常提前角,从而确定鱼雷在被发现点的最大航向角范围。以此为基础,确定悬浮式拦截弹阵布放中心位置,最后得出悬浮式拦截弹拦截鱼雷概率计算公式,为如何提高拦截概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广东造船》2010,29(1):12-12
近日从江苏恒川集团了解到,该集团与阿联酋签下的17架地效翼船(俗称“水上飞机”)将于明年5月前后交货,这是中国民企首次向海外出口“水上飞机”。  相似文献   

5.
一凡 《航海》2008,(3):43-43
据法《宇航新闻》报道,法DCNS公司与法国防务采办局(DGA)签署了一项共同开发新一代重型“黑鲨”鱼雷合同。  相似文献   

6.
法、意联手研制反潜反舰的导弹/鱼雷系统据《造船学》1994年2月号和4月号报道,法国Matra防御公司最近披露,它已和意大利的奥托梅腊拉公司联合开发出一种”米拉斯”导弹/鱼雷武器系统,以满足法、意两国海军的作战要求。该系统把“奥托马特”反舰导弹和“米...  相似文献   

7.
大虾信箱     
湖南郴州读者叶明问:线导鱼雷速度很快,其导线怎样迅速展开?导线能达到多长? 答:世界上第一枚线导鱼雷是德国人在二次大战中研制的“云雀”鱼雷,1950年,美国在此基础上研仿的第一代MK37—1型电动自导线导鱼雷正式服役。1957年服役的MK39和1964年服役的MK45是美国第二代线导鱼雷,60年代末的NT37—2C型鱼雷为第三代,1975年研制成功的MK48 Modl型为第四代鱼雷。除美国的这些型号外,其他具有突出特色的线导鱼雷还有意大利的A-184型、瑞典的TP-61和TP-42型、英国的MK24“虎鱼”和“鲸鱼”型等。  相似文献   

8.
法国麦屈拉防御公司与意大利奥托、梅腊拉公司共同制订了一项计划,拟联合研制一种从舰艇上发射的火箭助飞鱼雷。这种能在空中飞行的鱼雷,又能在水下潜航的导弹,也有人称之为反潜火箭或反潜导弹。它是从水下摧毁水面舰艇、潜艇以及其他水下目标最有效武器之一。巡航式火箭助飞鱼雷是由自导鱼雷、空气动力运载器、助推发动机和自动控制发射器四个重要部分组成。计划将采用先进的制导系统、电子计算机控制系统,增加发动机功率,以增大导弹的射程,缩短导弹在空中的飞行时间,改进控制弹导能力等,以提高鱼雷的  相似文献   

9.
据法国航宇防务网报道,欧洲鱼雷公司宣称,继鱼雷可靠性验证项目(TRDP)和将用于增加可靠性的Block1升级部件引入MU90轻型鱼雷之后,该型鱼雷的海上接收试验正加速进行,即将交付用户。  相似文献   

10.
当九七舰攻的鱼雷砸开太平洋战争的大门之时,日本海军也开始走上不归路。作为中岛公司相当成功的一型舰载鱼雷攻击机,九七式舰攻广泛应用于太平洋各个战区。不过就在九七舰攻原型机刚刚首飞不久的1939年12月,海军航空兵本部就下达了新一代鱼雷攻击机的研制计划,命名为14式(“天山”)舰攻。  相似文献   

11.
据《简氏国际海军》1998年12月号报道,英国Rademec防御公司和美国雷声公司已经联手研制了一种舰载型“毒刺”导弹,并即将进行发射试验。这种轻量型舰载海上防空系统联合使用了雷声公司著名的“毒刺”导弹和Radamec防御公司的光电跟踪和随动平台技术。系统的结构适合列装于各种舰船,可作为海岸巡逻艇、扫雷艇和其它小型舰艇的基本防空系统,也可作为大型舰船(包括航空母舰)的内层防御系统。舰载型“毒刺”导弹有两种结构。标准结构是1个或2个四弹发射箱固定在一个稳定平台上,备有一套包含热成像仪、电视摄像机和…  相似文献   

12.
据《简氏国际海军》2007年7月报道,法意欧洲鱼雷公司已经完成了MU90碰撞式(Impact)Block 1轻型鱼雷的最后系列试验,为法国海军正式接收首批该鱼雷做好了准备。  相似文献   

13.
照川 《航海》2005,(6):43-43
俄入役的“风雪”鱼雷能在水下以360千米/时的速度潜行。该型鱼雷拥有独特的外形,可在水下形成超空泡,使航行鱼雷遇到水阻力降低10倍多。据悉,现今的该型鱼雷,经过俄鱼雷工程师们的潜心研究,又推出了其最新的改进型,即能以400千米/时的速度在水下航行。据军事专家称,到2050年,世界上将没有任何一种反鱼雷系统能捕捉到这种超高速航行的鱼雷。据称,这种最新改进型“风雪”鱼雷,还将于近期装备一种可使鱼雷沿航  相似文献   

14.
悬浮式深弹拦截尾流自导鱼雷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传统对抗方法难以有效对抗尾流自导鱼雷这一现状,研究了悬浮式深弹在对抗尾流自导鱼雷中的作战使用问题.文章在阐述悬浮式深弹拦截的原理、分析尾流自导鱼雷可能航向范围的基础上,建立了悬浮式深弹的作战使用模型.仿真结果表明,使用悬浮式深弹能更加有效地拦截尾流自导鱼雷,提高水面舰艇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15.
据外刊报道 ,美国海军将于最近正式启动一项计划 ,以研制并部署其第一代硬杀伤鱼雷防御系统。这种代号为AN/WSQ - 11的鱼雷防御系统主要由音响传感器、感声处理器和反雷鱼雷组成 ,用于对付潜射鱼雷一类的以航空母舰和高价值水面舰艇为目标的威胁。美国海军海上系统司令部项目负责人称 ,反雷鱼雷系统类似于舰载“密集阵”近程武器系统 ,是对付潜射鱼雷的最后一道防线 ,主要用于拦截距载舰不足 4 5 0 0m的来袭鱼雷 ,而且其有别于其它系统的突出优点是可以有效地攻击直航鱼雷、声寻鱼雷和航迹寻的鱼雷。作战中 ,反雷鱼雷可利用其先进的主…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分析国外舰艇鱼雷防御技术入手,提出硬杀伤方式将成为反鱼雷作战的发展趋势,进而分析了火箭深弹硬杀伤拦截鱼雷的可能性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日本是一个对鱼雷武器有丰富使用经验的国家,早在中日甲午战争时期,面对坚不可摧的北洋舰队“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舰,鱼雷几乎成了日本海军唯一有效的对抗武器,亚洲第一大巨舰“定远”号正是在鱼雷艇的偷袭下被迫搁浅。1903年2月8日夜,日本联合舰队对沙俄太平洋舰队旅顺锚地发起鱼雷夜袭,造成两艘俄战列舰重创,为日军取得旅顺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同年5月27日夜到28日晨,那可怕的“鱼雷之夜”更是对日本海军后来的雷击战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著名的“特”型“吹雪”级驱逐舰的服役,使日本海军的雷击战术上升到一个新阶段。日本海军对鱼雷的迷恋在搭载10座四联裳93式鱼雷的“北上”和“大井”号巡洋舰上达到了顶峰。但随着大型舰艇的重型鱼雷装备逐渐完善,为日本海军早期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的鱼雷艇逐渐退回到被人遗忘的角落。  相似文献   

18.
[印度前沿网2008年4月12日报道]DCNS公司与法国防务采办机构——DGA(武器装备总署)签署了一项合同,DCNS公司将作为主合同商和制造商开发新一代重型鱼雷,替代法国核潜艇携带的F17 Mod2重型鱼雷。该合同还要求为期年的交付后全寿期保障,对武器和人员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19.
据《简氏国际海军》2008年12月报道,在美国海军舰队首次发射“标准-3”(SM-3)导弹进行的弹道导弹拦截中,“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的成绩是一发命中,一发未命中。11月1日,随着夏威夷考艾岛太平洋导弹试验场(PMRF)的2枚短程弹道导弹靶弹的发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的“宙斯盾”弹道导弹防御系统(BMD)受到了检验。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矢量水听器的输出进行互谱分析与计算,测量鱼雷噪声方位变化率,即时引爆悬浮式深弹对来袭鱼雷实施硬杀伤的实施过程,说明其原理并推导出相应的结果。在已有关于悬浮式深弹拦截来袭鱼雷研究基础上,建立了悬浮式深弹作战使用模型,并进行了一定的仿真实验。根据仿真实验的结果分析表明,该方法简单易行,适合于悬浮式深弹引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