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建设节约型地铁,无锡地铁在新线建设起始阶段提出"降造优化设计"研究。结合AFC系统"降造优化设计"工作的开展,针对性地对已运营线路的方案进行分析,从设备全过程出发梳理出"降造优化设计"的思路,总结互联网电子支付优化,多线路中心优化,云计算优化,培训、维修系统资源共享,自动检票机门机形式优化,取消顶棚导向设计优化等方案,为无锡地铁和其他城市AFC系统的新线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遵循"以人为本、服务运输、强本简末、系统优化、着眼发展"的设计理念,结合合肥枢纽的现状,统筹考虑枢纽在建项目、拟建项目及规划项目,系统研究确定推荐方案及重大比选方案,为枢纽总图研究及设计积累经验。研究结论:随着合肥南站的建设,枢纽形成了两大客站的格局,以此为前提,研究了集中引入合肥南站方案、商阜杭引入合肥站方案、商阜杭引入合肥南站方案和商阜杭新建客站方案四大系列方案。经研究比选,集中引入合肥南站方案在运输组织、旅客出行、点线能力协调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合肥南站已经开工建设,对其进行调整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建议下阶段根据合肥南站工程调整的可能性对集中引入合肥南站方案、商阜杭引入合肥站方案进一步深入研究比选。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动态服务网络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引入"运输状态"维度,构建"时间-空间-状态"服务网络,以清晰地描述货物的运输过程和车底的周转过程,将问题转化为一类多商品流问题。在此基础上,同时考虑列车开行时段、编组内容、固定运行区段、运载能力等约束,构建0-1整数规划模型,从而实现班列开行方案和车底周转计划的一体化优化。为提高模型求解效率,设计拉格朗日松弛启发式算法。算例证明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通过灵敏度分析给出了班列组织方式、可供运用车底数量对一体化优化方案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将RAMS概念引入到轨道交通UPS集中供电系统建设中,分析UPS系统项目全周期中影响其RAMS的关键因素和过程控制点,研究UPS系统从方案设计、设备配置选型到运营维护等不同阶段的RAMS保证方案,并结合工程经验提出了若干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5.
新线引入既有枢纽或车站接触网改造工程中,往往遇到土建施工困难、影响行车组织以及工程投资较大等难题,影响工程建设质量及工期.本文总结了新线引入时接触网改造与土建相关的系列技术难点,基于常规方案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方案优化的主要原则、策略及步骤,形成安全可靠、科学合理、经济及社会效益更优的方案.同时,结合昌赣客专引入南昌西枢纽工程,分别从牵引供电分段和接触网平面布置两个策略方向提出优化方案,为新线引入既有接触网工程改造施工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结合南京地铁3号线具体工程案例,阐述了线路设计方案优化调整在工程可实施性中的重要性。从有利于工程实施、避免后期方案调整引起较大投资变化和工期不足等问题的角度出发,提出方案优化的具体思路,并对设计方案优化的重点和合理阶段进行了分析。应加强对可实施性的分析,重点是对沿线建筑物的影响分析以及在规划层面的对接;相关的方案优化和调整应在总体设计和初步设计阶段完成。  相似文献   

7.
梧州地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大门,"三圈一带"的交汇点。优化梧州地区铁路系统的资源配置,可以实现梧州地区规划、产业、交通共同发展。分析梧州地区既有线路、客货运量和列车运行现状,提出贺梧城际铁路、柳广铁路引入梧州地区线路的备选方案。经综合比较,选定引入梧州南站方案作为贺梧城际铁路的引入方案,选定沿中线引入梧州站方案作为柳广铁路的引入方案。针对路网规划,研究赤水港专用线二期、大利口专用线、李家庄专用线的设置方案。综合上述方案,提出梧州地区铁路总图规划方案,充分利用已有线路设施设备,结合城市发展规划,提高铁路枢纽的承载能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西康高铁引入安康铁路枢纽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线路引入枢纽方案是铁路选线的一大重点,尤其是对于比较复杂的枢纽而言。为了研究西康高铁引入安康铁路枢纽的合理方案,运用逐层深入、从宏观到微观的分析方法以及多种方案综合比选手段,从项目功能定位入手,在仔细分析安康铁路枢纽概况、安康市城市总体规划及交通规划、枢纽客运量的基础上,首先对西、中、东三个线路走向方案从技术经济角度比选论证,得出推荐中线方案;然后针对中线方案,研究引入既有安康站和新设安康北站两个方案,得出推荐新设安康北站方案;最后针对动车存车场选址研究站对左、站同右两个方案,得出推荐站对左方案。本次研究提出了"线路+站场"组合思路。  相似文献   

9.
基于阶段计划列车解编顺序优化,同时考虑出发列车牵引质量及换长两个满轴约束,以车流接续与分配的"代价"最小为目标,构建编组站配流优化0-1整数规划模型,并设计与ILOG优化软件结合的和声搜索算法进行求解。其中配流结果使用ILOG求解,列车解编顺序则采用和声搜索策略进行优化。在构造新的和声过程中,采用邻域搜索策略提升算法的寻优效率。算例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获取鲁棒性更高的配流方案。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多式联运智能派单优化问题,充分利用云平台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的优势,设计多式联运派单策略的总体思路、流程及原则,并将"多对多"多式联运派单优化问题从货物集货、干线运输和货物配送的视角,分解成三个阶段的两大类车辆路径优化问题,货物集货和配送阶段属于有时间窗的多车辆多车型的车辆路径优化问题,干线运输属于多式联运路径优化问题。以最小化运输成本为优化目标,采用正向分析问题、逆向求解问题的策略生成相应的派单方案。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模型及求解策略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