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1武汉铁路枢纽概述武汉铁路枢纽处于京广通道和沪汉蓉沿江经济带"十"字形的交叉点,枢纽内有京广线、京广高速贯通南北,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武九线和汉丹线承启西东,以武汉长江大  相似文献   

2.
新建沪汉蓉通道合肥至武汉客运专线全长357km,其中安徽省管内201.581km,工程历经3年建设,即将在2008年12月底建成开通。合武客运专线通信系统包括传输及接人、数据网、调度通信、GSM—R专用移动通信、会议电视电话、应急通信、综合视频监控等12个子系统。光缆线路沿铁路两侧敷设2条低烟低卤阻燃主干20芯光缆;  相似文献   

3.
《铁道货运》2012,(6):56-56
2012年5月13日上午,武汉至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的首列铁路集装箱国际直达专列从武汉吴家山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缓缓驶出,将途经二连浩特口岸发往乌兰巴托,全程运行10天左右。此举打通了武汉至蒙古国陆路通道,对武汉建设内陆口岸、  相似文献   

4.
沪汉蓉通道(简称通道,下同)是指上海一南京一合肥一武汉一成都快速客货运通道。通道东段利用宁西线东段线路运行,西段从六安站并轨。沿宁西线西段接人合肥枢纽。通道引入合肥枢纽(即宁西线西合段引入合肥枢纽Ⅰ类变更、宁西线合宁段引入合肥枢纽和沪汉蓉通道合武段引入合肥枢纽工程)后,枢纽通过车流量将显著增长,畅通压力越来越大。合理开行枢纽小运转列车。加速枢纽内车辆移动,是确保枢纽畅通的一项重要组织措施。  相似文献   

5.
京九铁路商丘至深圳段机车交路设计浅析铁道部第四勘测设计院设备处毛永和京九铁路商丘至深圳段(含麻城至武汉联络线)1700多公里,包含的机务设备点多面广。如何在铁道部的统一规划下,结合路网布局,并根据不同设计年度的客货列车对数和车流特点,积极贯彻“长交路...  相似文献   

6.
武汉至西安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必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武汉和西安是我国的两个大型中心城市,通过对区域铁路网、沿线经济社会发展、交通运输需求等分析武汉至西安客运专线的功能定位,并从路网功能、通道能力、沿线经济的带动和旅游资源的开发等方面进一步研究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研究结论为:项目建设对于构建西北至华中、华东等地区快速客运通道,完善区域路网结构,实现通道内客货分线运输,提高通道能力和服务质量、加快沿线城镇化进程,促进沿线旅游产业繁荣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鄢巨平 《中国铁路》2003,(9):15-17,30
通过对我国南部现状铁路路网的分析,结合“九五”、“十五”铁路建设情况以及未来国民经济和铁路客货运量增长趋势,阐述了构筑西南至华南东南沿海便捷铁路通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并提出了西南至华南东南沿海铁路主通道数量的建议,对主通道上各段落线路走向、运营长度、工程投资等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比较,提出了通道方案推荐意见,同时对我国南部现状铁路路网进行了远景展望。  相似文献   

8.
荆门至荆州铁路位于鄂中江汉平原地区,近期是联系荆门至武汉的快捷客运通道,远期为呼南通道与京广高铁通道连接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虑到线路顺直性、区域交通走廊、环境敏感点分布及土地集约利用等因素,研究了利用荆沙铁路通道方案、沿荆沙铁路通道方案及新建通道方案。从既有线改造利用、工程实施难度、综合造价等方面分析论证了新建通道方案的科学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结合路网构成及项目特点,首先对武汉至南京段通道总体布局及相互替代性进行分析,得出利用相关线路分流替代不可行;其次在分析运输需求、建设目标、方案构成的基础上,利用比较法、综合分析法对沿江高铁武汉至合肥段建设方案进行统筹研究,推荐新建高标准客运铁路,与既有沪蓉线形成四线规模;最后对六安至合肥段建设方案进行细化研究,推荐新建高标准客运通道,与既有沪蓉线、宁西线形成六线规模。研究结论满足运输需求,符合长江经济带和中长期铁路网发展规划,可为沿江高铁通道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新建铁路沪汉蓉通道合肥至武汉段工程,就铁路建设及运营中可能对沿线水源保护区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就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运营各个阶段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建议,以达到保护水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白音华至锦州港铁路通道包括赤大白铁路和锦赤铁路,连接白音华矿区和锦州港煤炭码头,是蒙东地区重要的煤炭下水通道,同时为沿线电厂用煤提供了重要的运输径路。既有白锦铁路通道线路为单线,线路运输能力较小,不能满足通道预测运量的运输需求,需要进行扩能改造。白锦铁路通道为中电投企业投资铁路项目,扩能改造方案需要逐步实施,投资需要逐步完成。研究结论:通过对白锦铁路通道采用不同车型和单双线等不同扩能方案的比较,确定白锦铁路通道采用分期分段逐步的扩能方案。白音华至赤峰段采用逐步复线扩能改造方案,赤峰至锦州港段采用单线扩能方案,同时与白音华至赤峰段复线同期延长车站到发线有效长度至1 050 m。全线的扩能改造采用分段、分期实施,分年度投资呈线型,比较适合企业投资。  相似文献   

12.
胡冰 《铁道勘察》2013,(6):70-73
蒙西至华中铁路北起内蒙古鄂尔多斯,南至江西吉安,全线l817km,是实现“北煤南运”的便捷、大能力煤运通道,线路所经内蒙古、陕西两省区为通道煤炭集运区段,分布有纳林河矿区、榆横矿区等煤炭基地,如何使该通道便于煤炭运输、减少压矿并兼顾地方经济发展,是该段落方案研究的重点。从矿区路网布局、矿区集运条件、区域地质地貌、工程投资等方面着手,对乌审旗至靖边段线路方案的选择进行研究,确定合理线路方案。  相似文献   

13.
概述武汉枢纽客运系统规划"五主两辅"布局,初期武汉至十堰铁路利用汉孝城际铁路引入武汉枢纽,近期武西客运专线贯通后,需要兼顾西北地区与中南赣闽等地区客流及沿线城际客流的基础上,从提升干线通道运输质量、满足武汉枢纽过江通道运输需求、武汉枢纽客运系统能力需求、适应城市建设发展需求方面分析需要新建武西客运专线直通线,提出新墩接轨方案(方案Ⅰ)、乌龙泉接轨方案(方案Ⅱ),通过建设规模和工程投资、枢纽总体布局、客运系统能力适应性、运营条件、对城市建设的影响等方面的比较,提出武西客运专线直通线近期乌龙泉接轨方案(方案Ⅱ)较优。  相似文献   

14.
西安-厦门铁路通道发展目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和铁路网布局的特点,提出了修建西安-厦门铁路通道的设想。介绍了线路的基本走向,以及西安-厦门铁路通道的概况。指出西安-厦门铁路通道的修建完善了我国铁路网的布局,该通道既是政治线、国防线,又是山区扶贫线,西厦铁路的修建,成为内陆与东南沿海经济发展的纽带,促进沿途工农业的发展,山区脱贫致富,为沿途大中城市发展工业提供了条件,带动了沿途旅游业的发展。建议西安-厦门铁路通道分三步完成,第一  相似文献   

15.
武汉至宜昌客运专线功能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武汉至宜昌客运专线在国民经济和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预测客货运需求,提出其承担的主要运输任务,研究其功能定位,从而确定其主要建设标准,是该项目的研究重点。结合沪汉蓉铁路通道总体规划、相邻路网、沿线城市经济发展等因素,确定武汉至宜昌客运专线是一条以客为主、兼顾双层集装箱和地方货运的铁路。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京广线作为我国南北运输的主要通道,在客货运输中起着国民经济大动脉作用,而位于京广线中段的郑州至武汉间铁路在路网中的作用更是举足轻重。消除郑州至武汉间仅存的两个限速区段,提高郑武全段乃至京广全线的通过能力及客货列车运行速度,进一步适应客货运输的发展需求,提高铁路在运输市场的竞争力。 研究方法:通过分析郑州至武汉间铁路历经6次大提速改造之后仍然存在的主要薄弱环节:运输能力紧张,运输数量不能适应发展需求及运行速度偏低,运输质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等,论证消除限速区段的必要性;通过对两个限速区段改造方案的研究,论证消除限速区段的可行性。 研究结果:消除郑州至武汉间孟庙——人和站南及长台关——陈家河间两个限速区段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 研究结论:消除孟庙——人和站南限速区段对长台关——陈家河段同时实施落坡及提速改线工程,既能满足郑州至武汉间全段客车提速的要求,也能适应既有线未来大量货物列车的运输需求,宜尽早实施。  相似文献   

17.
东北东部铁路通道白河至和龙段线路限制坡度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东北东部铁路通道白河至和龙段地处长白山地区,新建线路长度虽短,但地形困难,既有线标准不统一,选择合理的限制坡度,既能适应周围的地形又与相邻既有线相匹配,对以后东北东部铁路通道的运营将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在新建线路的方案研究的基础上对东北东部铁路通道13条既有线的现状及规划情况进行分析,为限制坡度的选择提供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8.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湖北省要实现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目标,应重视打通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多式联运通道,构建有机衔接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在阐述湖北省铁水联运设施现状基础上,结合腹地产业发展需求与货源市场分布,对武汉港、黄石港、宜昌港、荆州港等港区形成的重点线路运营成本与时效进行分析,提出湖北省铁水联运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19.
结合郑州至武汉客运专线线路走向、站点布置及其建设方案的研究设计成果,分析新时期高等级现代化铁路选线及设计工作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及其对策,在满足工程项目安全性、功能性、经济性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工程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日前,铁道部发展计划司正式下达通知,“德龙烟铁路: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为方案竞选优胜单位,负责全线的勘察设计工作”。德龙烟铁路西起德州市,途经滨州市、济南市、东营市、潍坊市、青岛市、东适于烟台市,呈西东向横贯山东省北部。线路经德州西联石德、石太铁路,为“三西”煤炭外运中通道之石太、石德通道的东延伸线,形成太原煤炭基地至环渤海港口烟台(龙口)港的便捷通道;中联拟建的黄大线、既有铁路的淄东线、益羊线;东止于烟台,与烟大轮渡、蓝烟铁路、规划的青烟荣城际铁路相接,为环渤海铁路、沿海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德龙烟铁路线路全长538km(其中:新建318km、改建220km),总投资近90亿元。该项目是中铁咨询集团公司成立以来中标的综合铁路项目中线路最长,投资最多的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