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董祥 《华东公路》2007,(4):83-86
道路碾压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筑路材料,在我国路基路面工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与工程实践经验,结合对高掺量粉煤灰道路碾压混凝土、磨细矿渣粉道路碾压混凝土、硅灰道路碾压混凝土等的试验研究结论,论述了道路碾压混凝土在掺合料技术与施工技术上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2.
土工织物在路面工程中的应用技术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郭忠印  潘正中 《公路》2000,(9):12-18
结合近期同济大学道路及交通工程实验室关于工织物在路面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成果,介绍了土工织物在路面上工程中的应用技术,以及一些室内外试验成果和部分理论分析工作。  相似文献   

3.
简单介绍了汽车底盘测功机系统,给出了汽车在道路上的力学分析以及滑行能量变化法计算车辆的道路负荷,并分析了汽车底盘测功机的道路负荷模拟技术以及如何对汽车底盘测功机模拟的惯量进行检查。  相似文献   

4.
李玲 《汽车维修》2001,(3):54-55
汽车前照灯的照明性能要素,就是在会车时,在照亮自己的路面的同时,不给对方车辆驾驶者造成眩目;夜间在道路上行驶时,同时照亮道路的前方和两边.因此,前照灯是由交会时使用的近光和不会车时照亮前方路面用的远光构成的.随着车速的提高,前照灯的性能已成为保证汽车夜间安全行驶最重要的因素,它不仅要求设计结构先进,性能优异,还必须便于维护和调整,以确保其正确的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5.
速度错觉。驾驶员是根据观察到的景物的移动作为参照物来估计车速的,景物不同的移动速度会导致对车速的不同判断。在市区道路上对车速易于高估,在原野道路上易于低估;在加速时易将车速高估,减速时易低估。距离错觉。对于道路上各种车辆,驾驶员有时会对来车的车长、距离或跟车距  相似文献   

6.
道路用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我国改性乳化沥青已经在道路上有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一直没有相应的技术要求。在汇总分析成功用于工程上的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资料的基础上辅以必要的室内试验,参考国外的相关标准,对我国道路用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某公司生产的道路污染清除车为例,首先分析了其市场销售情况,然后对其工作原理及核心技术做了介绍,最后对道路污染清除车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专用汽车》2012,(4):70-70
<正>2012年3月15日,全国道路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举行成立大会。全国道路运输标委会是从事全国道路运输标准化工作的技术工作组织,负责全国道路运输专业技术领域标准化的技术归口工作,其秘书处挂靠在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并承担  相似文献   

9.
闫明君 《时代汽车》2022,(6):181-183
道路交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它与人们的工作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因此道路的管理效率是保障道路运输的重要前提.但是在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的过程中往往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管理质量与效率,例如,怎样制定车辆维护时间,怎样建立车辆档案等等.随着《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规定》的颁布实施,使得经营者能够充分提升自身的工作积极...  相似文献   

10.
<正>交通民警执勤安全防护,是针对交通民警在道路上执行勤务,特别是查处交通违法行为和勘查交通事故现场时,保障民警自身安全的工作及措施。从广义上讲属于执法安全的一部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交通民警在道路上执勤及查处交通违法行为时的安全防护二是交通民警在勘查交通事故现场时的安全防护三是交通民警驾车执行任务时的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11.
曾云旭 《车时代》2021,(1):84-84
在建筑屋面防水领域发展的道路上,其土木工程相关性工作一直是一大重要板块,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应用技术也越来越丰富,并且工艺也在不断完善和提高,但建筑屋面防水的设计还是围绕着以传统为主来进行的。这样过于依赖传统的工作模式,先不说效率的高低,就技术水平上的标准也很难达到新的层次,这需要新的改革,不仅是管理层面上的改革,更需要硬件设施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沥青路面SPRR技术的机理、施工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提出了道路预防性养护的概念,于是公路人开始了对道路养护的另外一种思考,道路“美容工作”从此展开。作为一种崭新的道路养护理念,预防性养护迅速得到了业内人士的重视,并在各个国家和地区推广开来。  相似文献   

13.
人物与言论     
《商用汽车》2012,(23):15
"在货运方面,以推进甩挂运输试点为载体,推进道路货运行业转型升级;在客运方面,积极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和接驳运输,发挥龙头骨干企业的引领作用,促进客运组织结构调整。"——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冯正霖在11月6日举行的道路运输工作座谈会上强调,道路运输行业转型升级要向5个方面转型。  相似文献   

14.
车辆在实际道路上的排放情况不同于试验室的测试结果,文章引入PEMS设备进行车辆道路排放测试。PEMS工作的稳定性、精确性和灵敏度使其能成功地用于道路测试。通过将PEMS应用到实际的在用车道路排放测试中,具体分析了道路环境对车辆排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4月13日上午,湖南省道路运输管理局在长沙组织召开全省道路运输车辆管理工作会议,促进各级管理部门准确理解法规、政策标准,全面提升道路运输车辆管理工作水平。会议对《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规定》《道路运输达标车辆核查工作规范》、道路运输车辆检验检测改革工作、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工作进行了现场解读;详细介绍了《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湖南省汽车维修服务质量投诉与纠纷调解中心工作、湖南省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系统、M站服务系统、道路运输达标车型核查系统。  相似文献   

16.
沥青路面是一种相对特殊的公路路面形式,如养护工作无法有效进行,则不但会缩短道路的寿命,同时还会对道路的安全通行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实践证明,做好沥青路面的养护工作有助于改善道路行驶的舒适度及提高车辆的通行效率。为了能够有效养护沥青路面,本文对沥青路面的养护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常见的沥青路面养护技术,包括路面裂缝填封技术、雾状封层和还原剂封层养护技术、碎石封层养护技术、薄层罩面养护技术、微表封层养护技术、坑洞修补术、沥青再生技术以及开槽修补法。  相似文献   

17.
动态信息     
全国道路运输职业资掐工作座谈会在呼和浩特召开 8月18日至19日,全国道路运输职业资格工作座谈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这是全国道路运输行业贯彻国务院清理规范职业资格相关活动精神,落实2007年全国交通行业职业资格工作会议部署的一次重要会议。  相似文献   

18.
BIM所构建的3D信息模型,可为道路工程设计提供一个信息流通平台,有着促进沟通便利、降低设计错漏率和提升工程质量的优势,能贯穿工程全生命周期,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推广应用。通过介绍BIM的典型特征,简述了BIM技术在道路工程设计阶段的功能实现;总结了BIM技术工程量造价计算、自动化输出功能;并针对BIM技术道路工程设计建模功能展开讨论,从3D路线设计、路基路面建模和快速道路整体建模3个方面的应用展开具体研究。最终得出了基于PowerCivil软件进行道路工程设计的完整流程,能够为BIM技术在道路工程设计中的进一步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1.2.2建立了车辆技术管理监督体系按照交通部《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道路运输车辆维护管理规定》、《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规则》、《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道路货物运输及场站管理规定》等精神,各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建立了各项  相似文献   

20.
针对智能网联汽车与车路协同系统中的高精度定位核心技术问题,提出了"道路指纹"的概念与表征模型,并在"道路指纹"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智能车路系统的高精度定位方法."道路指纹"是通过车载传感器数据提取的高稳定性与高辨识度的道路场景特征信息.在"道路指纹"表征模型中,分别从表征的唯一性、计算的快速性、特征的稳定性以及表征的精准性等4个方面完成建模工作.其中,针对表征唯一性需求,提出基于多视角(包括俯视、前视、侧视等)与多传感器的表征方法;针对计算快速性要求,提出了全局特征与语义特征的表征方法;还提出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CNN)的深度学习特征提取方法,大幅度提高特征表征的鲁棒性;最后,通过提取路面的局部特征,实现特征的精准性(亚像素精度)表征.通过对上述特征进行层次化组织,完成"道路指纹"的表征建模.通过对道路上各个节点进行"道路指纹"计算与建模,并同步获取节点的传感器位姿、场景结构信息,完成道路指纹库构建工作.在定位过程中,首先通过车载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实时完成"道路指纹"计算,然后通过匹配道路指纹库,完成车辆的高精度位置计算.在开发的"道路指纹"技术基础上,分别从视觉道路指纹定位、LiDAR道路指纹定位以及道路资产管理等3个应用案例给出了该技术的应用前景.所提出的"道路指纹"技术,为解决智能车路系统中的高精度定位问题,特别是卫星信号盲区下的高精度定位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