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分析了目前单线隧道架空接触网简单链型悬挂的几种形式及其特点。提出了选择隧道悬挂形式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于万聚 《铁道学报》1991,13(4):34-40
本文阐述了地下铁道接触悬挂的类型及弓网的受流匹配。对于弹性接触悬挂和刚性接触悬挂的受流理论问题进行了相应的分析与研究。同时,根据受流的许可条件提出了地下铁道及轻轨系统接触悬挂选择的类型及模式。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悬挂式单轨系统在日本的发展历程和研制应用情况,重点阐述了日式SAFEGE型悬挂式单轨系统中车辆、轨道系统、站台形式等关键技术的功能与特点,为我国悬挂式单轨系统发展提供借鉴和选择。  相似文献   

4.
接触网刚性悬挂的静力与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接触网刚性悬挂的模型的假设在ANSYS软件中建立了有限元模型,经模态分析计算得到了接触网刚性悬挂固有频率。利用广州地铁二号线检测到的接触压力的数据对接触网刚性悬挂的结构实现了多荷载瞬态动力振动分析。结果表明合理处理端头悬臂以及合理选择跨距对接触网刚性悬挂的设计施工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焦柳铁路隧道漏水等病害现象严重,隧道净空低,接触网悬挂困难,电气化改造空间小.通过对城市地铁刚性悬挂系统研究,解决焦柳铁路低净空隧道电气化改造接触网悬挂选型难题,通过三种方案对比分析,阐述选择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刚性悬挂的简化,在一些基本假设的基础上,建立了刚性悬挂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静力分析和模态分析,得到了悬臂长度大小对汇流排整体变形的影响,合理选择可改善汇流排终端几跨的跨中挠度,并分析了悬臂的大小、之字值和悬挂刚度对刚性悬挂振动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新干线接触网系统采用简单链型悬挂需要解决的问题、结构的选择。通过运动仿真以及在商业运营线路上的试验,确认简单链型悬挂有望投入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获得最优的变压器悬挂参数,基于多激励条件对其参数选择进行研究。首先建立高速列车-变压器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新型快速显示数值积分法求解车辆系统振动响应;然后依据车辆舒适度指标和变压器振动烈度计算结果,探究车辆系统振动指标随变压器悬挂参数变化规律;最后依据变压器悬挂参数对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确定变压器最佳悬挂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变压器悬挂于中部能明显改善中部舒适度,且悬挂阻尼比对车辆舒适度和设备振动烈度影响不明显;当悬挂频率比大于1.4,车辆舒适度不再随悬挂频率比变化而变化;变压器悬挂频率比为0.9~1.1时,车辆乘坐舒适性和变压器振动水平都有较好的表现。研究成果可以为变压器的最优悬挂参数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柔性架空接触网的悬挂类型组成有很多种,在工程实践中悬挂类型的选择关系到功能的实现、施工的难易以及景观影响等。长春轻轨一、二期接触网悬挂采用双承力索+单接触线+单辅助馈线型式,长春轻轨三期接触网悬挂经过改进,采用双承力索+双接触线型式。通过在结构特点、电气特性、运行状况及景观效果等方面对两种接触网悬挂型式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双承力索+双接触线结构形式优于双承力索+单接触线+单辅助馈线形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以欧盟铁路能源子系统互联互通规范要求,针对能源子系统中唯一的互联互通部件,接触网悬挂系统,分析解读相关要求,阐述了接触网悬挂系统认证的流程以及认证模式的选择思路。  相似文献   

11.
城市轨道交通架空接触网的悬挂类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架空接触网的发展概况,论述和分析了3种典型的架空接触网悬挂类型的技术经济优劣,相应的提出了选择和确定城市轨道交通架空接触网悬挂类型的原则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铁道车辆动力学与控制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传统悬挂方式的铁道车辆,为同时满足运行稳定性与曲线通过性能要求,在结构设计和悬挂参数的选择时,不得不进行折衷,随着铁道车辆向高速发展,要全面改善车辆的动力学性能,传统悬挂方式的潜力已接近极限,需要采用主动悬挂,本文论述了主动悬挂在铁道车辆中的应用现状,研究方法和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了一研究领域的最新发展方向,即多体动力学与控制理论相结合的,面向系统分析与设计并行的软件思想。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通过全面的经济、技术比选,确定哈尔滨地铁正线接触网的悬挂方案,提高工程质量,节省工程投资。研究方法:通过校验隧道结构尺寸,确定方案的可行性;通过经济、技术比较,确定适合本工程的接触网悬挂方案。研究结果:本工程正线全部为地下线,架空刚性悬挂从悬挂结构、电能损耗、维护维修以及投资方面均占有较明显的优势,各项技术性能满足工程需要。架空刚性悬挂在本工程中采用可以很好的发挥其结构简单、少维护的优势。研究结论:根据研究的结果,推荐哈尔滨地铁一期工程正线采用DC 1 500 V架空刚性悬挂。随着地铁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接触网悬挂形式也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根据不同工程的具体情况和条件,选择相应的接触网悬挂形式,才是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投资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利用天棚控制原理和SIMPACK动力学软件建立了具有二系横向和垂向半主动悬挂车辆模型,分析在不同的半主动悬挂横向和垂向阻尼系数下,车体平稳性指标、构架加速度、轮对冲角和磨耗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动力学性能之间存在多处相互矛盾的地方,在选择半主动悬挂横向和垂向阻尼系数时应合理安排,充分协调相互矛盾的动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5.
推导了多自由度刚体振动系统振动频率和特征向量的解析方法,研究了轨道交通车辆车体设备悬挂方式及其垂向悬挂刚度与车体系统振动频率和车体各阶振幅之间的关系。以某轨道交通车辆车体模态分析为例,对车体模态分析过程中悬挂设备的模拟方法、车体内装和设备的刚度,以及乘客质量对车体一阶垂弯和扭转频率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试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设备悬挂方式和悬挂刚度的选择对车体频率有非常显著的影响;与试验相比,考虑设备悬挂刚度、内装和设备自身刚度时对车体主要振动模态有显著提升,应在车体结构设计时予以注意;乘客质量对车体主要振动模态频率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米彩盈 《铁道学报》1994,(A06):61-67
本文主要论述了我国高速动力车转向架二系悬挂高圆簧的配置选择,在保证二系悬挂性能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每台转向架布置六组高圆簧的方案,并将该方案与德国ICE高速列车驱动转向架二系悬挂高圆簧布置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证实了ICE驱动转向架二系悬挂高圆簧的布置方案和结构设计是从合理的。六组与四组高圆簧方案各有优缺点,在我国高速动力车转向架二系悬挂设计中,仍采用每台转向架布置四组高圆簧方案为宜。  相似文献   

17.
高速接触网受流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于涤 《铁道学报》1998,20(5):58-64
研究了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悬挂型式及其相关参数,对影响接触网-受电弓动态受流的特性进行了理论探讨及分析,并得出了有益的结论。对于论证、设计、选择高速接触网悬挂类型及技术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地铁与公路合建桥接触网特殊设计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正 《电气化铁道》2012,23(6):16-18
就地铁与公路合建桥区段,接触网系统如何结合土建连续低净空条件,确定悬挂安装方式及可采用的预埋方案、悬挂和绝缘措施、设备安装等方面的特殊设计方案,并提出了其他需注意的问题,可为该区段架空接触网设计方案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二系悬挂对机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SS7E型机车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了二系悬挂结构设计、参数选择等对改善机车运行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轴悬式牵引电机和轴悬式驱动这两种牵引电机布置方式的优缺点,对如何选择电机的悬挂方式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