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基于重型转鼓及全流定容采样稀释系统,集成了重型混合动力车辆(HD-HEV)能耗排放测试系统。在我国典型城市公交循环下,利用该系统对某并联混合动力公交车辆的能耗排放进行了测量,并对该测试系统进行了评价验证。结果表明,重型转鼓能够以小于2.5%的误差模拟试验车辆的行驶阻力;混合动力车辆的制动能量回收过程可以在转鼓复现;可以以较高的跟踪精度复现测试循环且各重复测试结果的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2.
针对于重型混合动力车辆的能耗评价,国家已经制定了相关标准GB/T 19754-2005,而对其排放性能指标的评价,国内标准体系还相当不健全,对其进行评价的测试方法仍需完善。从健全国内重型混合动力车辆能耗排放评价体系的研究目标出发,本文对四种比较典型的重型混合动力车辆排放能耗测试方法进行了研究,从测试方法原理、测试方法国内外研究情况以及测试方法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为制定重型混合动力车辆能耗排放评价标准提供参考。重型底盘测功机测试方法1.测试方法重型底盘测功机测试方法综合运用底盘测功机滚筒本身的惯性质量和电机的电惯量模拟功能模拟车  相似文献   

3.
混合动力客车与常规客车排放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车载测试系统,对混合动力客车及常规客车进行了整车排放测试,分析了混合动力客车在各典型行驶工况下的排放特征和车辆排放率随行驶力的变化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混合动力车及常规车怠速工况时污染物排放贡献率最低,加速工况时污染物排放贡献率总体最高;常规车各污染物排放率随行驶力变化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混合动力车因其复杂的工作模式而导致复杂的变化趋势.该混合动力客车节能环保性能良好,比较适合在我国城市运行,但仍须加强怠速及加速工况的排放控制.  相似文献   

4.
利用车载测试系统,对并联及串联混合动力客车与常规客车进行了整车排放测试,分析了不同型式的混合动力车节能环保性能。研究表明:混合动力公交车比常规公交车具有更好的节能环保性能;并联混合动力竺享车油耗高于串联混合动力公交车;对于PM、HC和CO排放而言,并联混合动力公交车高于串联混合动力公交车,对于NOX而言,情况则相反。  相似文献   

5.
钱人 《汽车与配件》2013,(14):32-35
汽车制造商对混合动力车油耗和排放优点的利用迄今为止主要着眼于汽油机。发达国家汽油和柴油总消耗量之间的比例失调日趋严重。所以有人研究了插电式柴油混合动力车降低油耗和排放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混合动力客车与传统客车排放测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车载测试系统对混合动力客车及传统客车进行了整车排放测试,分析了重型混合动力客车在典型工况下及不同工作模式下的排放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怠速工况及加速工况下混合动力客车的排放贡献率和油耗贡献率均低于传统客车;匀速工况下混合动力客车排放贡献率和油耗贡献率与传统客车基本相同;混合动力客车在低速使用串联驱动及在减速时将喷油量控制到最小可显著减少燃油消耗量及降低排放.  相似文献   

7.
《经济导报》2008,(2):24-29
第一代汽油混合动力车,比如丰田普税斯(Prius)混合动力车,真的那样环保吗?又或者柴油混合动力车真的为促进节能和低排放提供了新契机吗?  相似文献   

8.
李军  何为 《北京汽车》2009,(5):22-26
文中以长安混合动力车为研究对象,借助仿真软件Advisor对长安混合动力汽车在典型工况下的排放进行理论研究与仿真分析。并完成了长安混合动力汽车的排放分析实验,对其稳态和瞬态下的排放进行实验与仿真的对比性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为保证在重型柴油车实际道路中排放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文章基于底盘测试法,将便携式车载排放测试系统(PEMS)与全流稀释定容取样(CVS)系统串联进行同步排放测试,对比分析车载测试设备与CVS测试结果的差异性。研究表明:由于CVS系统是全流稀释采样测试,稀释空气与采样气体的混合会对中国重型商用车瞬态工况瞬变工况(C-WTVC)的排放波动产生混合平均效应,从而一定程度上会影响CVS排放测试数据与PEMS测试数据的相关性结果。通过设计恒定车速稳定工况试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CVS的稀释效应影响,验证了PEMS测试结果和CVS系统测试结果有比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重型混合动力车辆储电装置不同会对排放产生不同的影响,应用车载排放测试技术对不同储电装置的重型混合动力车辆进行场地对比测试。试验表明,车载排放技术的场地测试能实时地反映车辆的排放状况;电容储电装置车辆的HC、CO2和PM的排放因子比电池储电装置的车辆低,汽车在不同行驶工况下各污染物的排放总质量也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1.
在混合动力车中,柴油机和电机的结合能达到绝对最低的油耗。但是柴油混合动力车的NOx和颗粒物排放相对较高,通常情况下这些有害物质必须通过成本很高的尾气后处理设备来降低。所以,德国布伦瑞克工业大学内燃机研究所开发了各种运行策略来对柴油混合动力车的尾气进行机内净化。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类对改善生存环境、降低汽车排放呼声的日益高涨以及燃料电池因其价格和技术等原因难以普及,混合动力车日益显示出其优势。这种混合动力系统将两种或更多的能量转换技术(如发动机、燃料电池、发电机、电机)和一种或多种能量存储技术(如燃料、蓄电池、超细电容器、飞轮)集合于一体,能明显减少汽车排放并降低油耗。有专家预测,五年内混合动力车的销量有望达到全球汽车总销量的20%。从1997年丰田汽车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款量产化的混合动力车Prius,到新一代FCHV-4燃料电池混合动力车,及正在研发的FCHV-5,丰田汽车公司始终走在了全球混合动力技术的前沿。该公司采用的是并联和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本文特选了丰田公司有代表性的几款混合动力车,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周宏湖 《轿车情报》2010,(8):114-117
实践证明,柴油混合动力车的油耗与汽油混合动力车相比约节省25%,CO2排放降低30%。如一辆1.6L柴油混合动力乘用车,其油耗能达到3.4L/100km,CO2排放仅为90g/km。  相似文献   

14.
分别采用多层次参数扫描(MLPS)算法和模拟退火粒子群优化(SAPSO)算法对并联式混合动力车逻辑门限控制策略的参数进行优化.将优化后的车辆以TEST-CITY-HWY测试循环进行仿真,并将结果与优化前的车辆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经MLPS算法优化后,燃油消耗和HC与NOx排放分别下降了11.98%、6.01%和4.03%,但CO排放增加了25.18%;经SAPSO算法优化后,燃油消耗和HC、CO与NOx排放分别下降了13.61%、9.57%、27.78%和18.53%,且电池荷电状态(SOC)比MLPS优化略高.说明SAPSO算法在混合动力车控制参数优化效果上明显优于MLPS算法.  相似文献   

15.
利用车载测试系统,对北京城市公交典型车辆进行了整车排放测试.以SCR的起燃特性为理论基础,分析了装配SCR的国Ⅳ常规车及国Ⅳ混合动力车NOx排放偏高的原因.并分析了排气温度对NOx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CR技术的应用能一定程度上降低NOx排放量,200℃及以上排气温度的所占比例非常低,导致NOx转化率偏低,NOx排放偏高;应提高城市公交排气温度(如排气加热系统等)或提高SCR的低温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16.
以一台重型混合动力自卸车为研究对象,采用底盘测功机和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PEMS)开展了不同运行模式(纯发动机模式和混合动力模式)和不同测试循环(C-WTVC和CHTC)下车辆排放特性试验研究,结合工况特征参数分析了车辆的排放表现。结果表明:相同的测试循环时,试验车辆混合动力模式下NOx排放量较纯发动机模式高,而CO排放量较纯发动机模式低;相同的运行模式时,纯发动机模式下,CHTC工况NOx排放量较C-WTVC工况高,而混合动力模式下,C-WTVC工况NOx排放量较CHTC工况高,纯发动机模式下,CO排放集中于低速小负荷工况,而混合动力模式下,CO排放集中于高速大负荷工况。  相似文献   

17.
为了改善中型载货车在实际行驶工况下的燃油经济性,研究人员提出一种全新的混合动力车概念。该混合动力系统的关键技术是电动增压器。采用1台4缸柴油机并配置电动增压器,对发动机的性能和排放特性进行研究,在高增压压力与大流量废气再循环相结合的条件下进行发动机试验。研究结果证实,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同时得到改善。而且,在底盘测功器试验中还成功证实,车辆所用电动增压器消耗的电能可以由中型混合动力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制动再生能量提供。  相似文献   

18.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可以在较短的周期内完成排放测试,在这个周期内发动机只运转了常规所需时间的大约20%。这将导致不精确的排放测试结果。因为传统的定容取样器(CVS)会使尾气过度地稀释。样气袋微型稀释器法Bag Mini Diluter(BMD)虽然能在所有的尾气体积流量下使稀释系数保持恒定,但是收集的尾气量太少,以致无法  相似文献   

19.
阐述国内外对于混合动力重型商用车能耗的测试与评价方法,通过实车测试结果分析部分影响试验评价结果的因素,指出现行国内测试评价方法的不足,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分析混合动力车用发电设备研究现状,根据重型混合动力车需求特点,设计了一种高功率密度的轻质化柴油发电单元,并建立了柴油发动机和永磁同步发电机数学模型,设计基于功率跟随的柴油发电单元控制策略,并利用Matlab Simulink仿真软件对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了发电系统能够实现功率输出动态快速控制。最终搭建了柴油发电单元试验平台,验证了柴油发电单元功率输出和功率跟踪精度满足系统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