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左薇 《公路与汽运》2007,(4):212-214
债务性融资是我国公路建设资金来源的重要方式和渠道.文中分析了公路建设债务性融资的国内银行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债券融资等方式的特点;提出了加强公路建设债务融资管理、控制债务融资规模及成本和风险的方法;探讨了优化公路债务融资方式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收费公路债务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收费公路的债务风险进行系统分析,得出了收费公路的债务风险主要来自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建设养护成本高、通行费归还贷款比例偏低、高速公路分流影响、融资方式单一、收费管理成本高等。根据收费公路的债务风险因素,提出将负债比率、偿债比率、债务负担率、实际偿还比率、人员经费比率、收入利息倍数等作为收费公路债务风险评价指标。针对收费公路的债务风险难于完全定量评价的特点,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评价,并研究了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收费公路债务风险评价的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3.
新形势下高速公路债务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当前我国高速公路负债的现状及债务风险类型的研究,分析高速公路债务风险形成的机理,探寻防范与化解高速公路债务风险的途径,提出应对措施.这对于新形势下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加强债务风险管理,合理安排高速公路建设计划,防范与化解高速公路债务风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安徽省二级公路收费存在收费规模大、收费标准高、收费效益差、收费站点设置不合理、债务负担沉重等具有普遍性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我国公路发展方向及提高整个公路网的运行效益等角度,提出应尽快撤除二级公路收费站点;从收费公路兼具公共性和商品性两重属性出发,提出政府财政应承担部分债务的偿还;结合《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相关内容,提出实行收费公路“统贷统还”以及二级公路与高速公路捆绑还贷等策略。这些研究结论对解决目前二级公路收费存在的问题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对某公路隧道的工程实例分析,对该隧道A出口处进行风险评估与控制,首先阐述该隧道的概况,并对隧道的设计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该公路隧道进行风险的评估与控制,首先对该公路隧道施工风险进行辨识,进而进行风险分析与评估,针对该隧道存在的施工风险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加强该公路隧道施工风险控制。  相似文献   

6.
普通干线公路作为我国路网系统中重要的组成结构,一直承载着连接高速公路与村镇道路的重要使命,建国以来,普通公路得到长足发展,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地方财政,但基于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地方政府债务逐年增加,或接近债务红线,普通公路建设资金日趋紧张;且受汽车超载、全寿命设计理念不到位、建养分离责任不明确、养护不及时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普通公路路面很难达到设计使用年限,为解决上述问题,探索创新普通干线建设新模式,"建养一体化"模式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7.
为了加强中国公路风险评估与管理水平,以国家开展重大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要求为基础,提出科学、合理并具有适应性的公路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方法。首先,根据公路项目建设各个阶段的特点,从公路项目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两方面分析了其社会稳定风险因素的类型与内涵,建立了以公路项目风险内因指标与外因指标为主体的公路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其次,提出了基于熵权可拓物元模型的公路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各项指标进行经典域的划分和关联度函数构建,以熵作为客观评价项目风险评估指标的权重,计算综合关联度值,进而给出评判公路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的等级。实证分析以青兰线东阿界至聊城(鲁冀界)段项目为例,基于所提方法,识别了项目全过程的18个内因与外因风险指标,计算得出其社会稳定风险综合等级为"风险中等";针对识别出的风险偏高指标设计并采用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经过再次评估得出该项目风险等级为"风险低"。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的公路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是切实可行的;所提出的基于熵权物元模型的公路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方法,能够实现客观有效地评估公路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同时还有助于加强项目风险防范措施的针对性。研究成果对公路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及项目各阶段的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8.
《公路》2017,(12)
为掌握公路隧道机电系统的实时运行状态,确定公路隧道机电系统实时运行风险,基于ISO 31000关于风险的定义,提出了公路隧道机电系统运行风险的实时评估模型。基于公路隧道机电系统设备的数据传输路径及对应使用功能的拓扑结构,提出了公路隧道机电系统使用功能运行状态4种实时辨识模型。基于专家调查法,确定了公路隧道机电系统各使用功能运行风险实时评估权重。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公路隧道机电系统运行风险实时评估流程,开发了公路隧道机电系统运行风险实时评估系统。系统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实现公路隧道机电系统运行风险的实时评估,直观显示被评估系统的运行风险,对运营管理单位实时掌握公路隧道机电系统运行状态,确保公路隧道的安全、高效运营,提高公路隧道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陇东黄土地区的公路水毁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立新 《公路》2002,(7):109-112
根据甘肃陇东黄土地区公路水毁的成因,从公路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公路水段的防治措施,并论述了做好公路综合排水设计方面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公路桥梁抗风设防标准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公路桥梁抗震三级设防标准和两阶段抗震设计的设计思想,拓广应用于公路桥梁抗风设计中,讨论了公路桥梁抗风三级设防标准,提出了公路桥梁的抗风多级设防原则,阐述了公路桥梁两阶段抗风设计的设计思想,为公路桥梁进行优化设计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为了降低公路工程施工进度风险,考虑风险事件的交互关系提出了公路工程项目组合施工进度风险防范策略。首先,通过公路工程建设文献资料梳理和专家筛选补充,构建了公路工程项目组合施工进度风险三级指标体系。然后,利用网络层次分析法解析了公路工程项目组合施工进度风险指标间的交互关系,运用Super Decisions软件确定了各级风险指标的权重。最后,通过系统动力学建立了公路工程项目组合施工进度风险水平评估模型,在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后运用Vensim软件对施工进度风险水平进行模拟。在此基础上,为降低公路工程施工进度风险,综合考虑风险破坏和交互程度改进传统“概率-损失”风险矩阵,对不同风险防范策略实施后的管控效果进行仿真模拟,进而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策略集。研究结果表明:风险间交互关系致使公路工程项目组合施工进度风险在整个施工阶段呈上升趋势,且施工阶段中后期风险上升趋势明显升高,有必要对风险进行控制;采取单一风险防范策略后总体施工进度风险降低[0.13%,10.12%],下降程度并不显著;采取组合风险防范策略后总体施工进度风险下降[10.45%,17.42%],显著度明显提高。该结果厘清了公路工程项目组合施工进度风险的交互关系,验证了风险防范策略的科学有效性,为解决公路工程项目组合施工进度的风险防范问题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人们在探索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过程中提出生态公路概念。通过生态公路的设计实例,指出生态公路的内涵,并着重对河流沿岸生态公路提出设计重点和方案。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现有财务预警模型及收费还贷公路特点的基础上,指出现有的财务预警模型对收费还贷公路不适用;提出以贷款偿还期作为收费还贷公路的主要预警指标并给出了计算方法;分析了用灰色GM(1,1)预测模型对通行费进行预测的方法和步骤;建立了灰色预测与单变量模型相结合的收费还贷公路的债务预警模型,并介绍了基于MATLAB的预警模型操作系统;结合《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研究了警示程度的确定方法;最后以安徽省某普通收费还贷性公路为例进行了实证.  相似文献   

14.
以对公路路基威胁最大的滑坡灾害为研究对象,从自然因素和公路建设的人为活动两方面入手,研究了灾害产生的原因和机理;选择滑坡发育阶段、滑坡规模、降雨、河流冲刷、地下水等自然因子和人类活动作为滑坡危险性的主要评价因子,提出了评价因子影响程度分级标准;以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标法为主要研究手段,建立了滑坡危险性评价模型,并以G316线陕西安康段三处公路滑坡为依托工程,对评价模型进行了验证,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  相似文献   

15.
针对公路建设中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以烟台公路生态路网建设为模板,构建区域生态公路建设的指标体系,对生态公路建设提出了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从静态安全管理的角度,借鉴国内外道路安全和管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公路静态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与技术进行研究。文章深入分析了公路静态安全管理的目的、内容和管理的周期,基于公路安全水平的定量评价和等级划分建立了安全管理的标准,并构建了管理对策及决策模型,最后提出了公路静态安全管理的工作流程。该研究成果对于提高公路安全管理水平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季冻区路基边坡的水稳定性影响分析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岩土的水理性质出发,采用现场调查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季节性冰冻区公路路基边坡中水的侵蚀机理问题和公路路基边坡溜方的稳定性影响,得出公路路基边坡坡面径流流速的关系公式和季节性冰冻地区公路路基边坡的滑动面平行于路基边坡坡面的结论,通过季节性冰冻地区公路路基边坡的应用实践举例,提出季节冰冻地区公路路基边坡水害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危险源评价是公路施工中安全控制管理的关键环节,以往一般是在施工前针对施工项目对象进行危险源辨识并进行危险性评价,常用的评价方法如模糊综合评价法没有体现施工的动态变化特性。文中利用网络计划技术中时标网络图的实时动态分析特性,将其应用到公路施工危险性评价中,对危险源进行精确定位,并做出动态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