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贵州省山区高速公路填方路基建设有其特点和难点,修筑在斜坡湿软地基上的填方路基容易发生失稳和滑移。以晴兴高速公路某填方路基为例,分析斜坡湿软地基上填方路基滑坡的滑动机理,提出采用科学分区、综合处治措施对滑坡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2.
该文结合晴兴高速公路湿软斜坡病害路段ZK19+360~ZK19+640,进行了山区斜坡湿软地基形成成因的剖析,并且在山区斜坡湿软地基形成的滑坡治理中采用了组合抗滑桩的加固实践,采用钻孔深部岩土水平位移测试,以获得湿软斜坡变形规律和检验组合抗滑桩实践的治理效果。结合监测数据和数值模拟的结果分析可知:在长大斜坡湿软路基中采用组合抗滑桩能有效控制湿软斜坡变形,提高斜坡湿软路基整体抗滑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西部山区公路修筑和运营过程中斜坡湿软土地区发生路基沉陷、边坡滑坡、开裂等病害,分析研究了贵州山区公路26个典型斜坡湿软路基地基的病害特征。结果认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和水文地质等是引起斜坡湿软地基病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基于模糊相似优先的范例推理方法,建立了黄土沟壑区湿软地基处理方案的决策模型。通过寻求湿软黄土处理目标范例的最佳源范例,实现其处理方案的决策。实例表明,湿软黄土的处理方案与实际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风积沙湿软地的基承载能力,采用了振冲碎石桩处理湿软地基,文章结合实际工程介绍了振冲碎石桩的加固湿软地基的原理、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和检验,基于D-P模型,应用数值分析软件对加固后的不同填高、不同处理深度的碎石桩复合湿软土地基竖向沉降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振冲碎石桩能明显减少路基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值,处理深度为5m时,较为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6.
高速公路拓宽工程变形性状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对于高速公路拓宽工程,建立有限元分析计算模型,分析了地基及填方路基的变形性状,以及模量变化对地基及填方路基沉降的影响,对高速公路拓宽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何文勇  汤新福 《公路工程》2009,34(1):10-12,16
现有的规范对评价填方路基地基土承载力不够明确,公路填方路基属柔性基础,直接采用刚性基础的地基承载力评价方法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选择贵州已经建成通车的高等级公路中典型的2段填土路基,通过室内土试验和静力触探试验获得地基土的基本物理力学指标,在参照<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和<贵州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22/45-2004)等的刚性基础承载力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对填方路基地基土承载力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公路填方路基承载力评价思路.  相似文献   

8.
对于高速公路拓宽工程,建立有限元分析计算模型,分析了地基及填方路基的变形性状,以及模量变化对地基及填方路基沉降的影响,对高速公路拓宽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路基侧向水平位移是反映高填方地基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提高高填方路基侧向水平位移的检测精度,获取更加全面、准确的检测资料,对于指导高填方路基施工与稳定控制是非常必要的.首先介绍高填方地基侧向水平位移产生机理及测斜仪工作原理,以及测斜仪在高填方路基变形监测中的应用;通过在汝郴高速k12+960~k13+250和k46+700~k46+820两段高填方路基中应用表明,测斜仪可检测地基不同深度处的侧向水平位移;较好地反映了地基土体内可能存在的滑裂面的位置和滑动方向,对高填方路基稳定性分析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公路》2015,(1)
在高填方路基后处理复合地基中,软弱土层的初始固结度对工后复合路基工作性能的影响显著。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高填方路基后处理复合地基的数值分析模型,分析了软弱地基条件下分层碾压填方路基采用后处理技术形成的复合地基初始固结度对工后复合路基中刚性小桩桩侧摩阻力、桩身轴力的分布和发展变化规律的影响,研究总结了复合地基初始固结度对工后复合路基工作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高填方路基后处理技术能够通过小桩成孔和注浆施工来快速消散高填方路基施工过程中下部软弱土层产生的超孔隙水压力,提高土体有效应力;增大初始固结度能够减小路基工后沉降,有效改善路基工作性能。研究成果对高填方路基后处理技术的优化设计和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刘明 《中南公路工程》2013,(5):180-183,229
以某斜坡路基段滑坡处治为例,通过现场调查、勘察,综合采用工程地质法和力学分析法进行稳定性分析,找出路基滑坡的潜在滑动面,针对滑坡原因,通过设置抗滑桩和反压护道对路基边坡进行处治,监测数据显示,经处治,斜坡路基滑坡得到有效控制,路基稳定,未发现不良现象.  相似文献   

12.
周应华  黄林 《路基工程》2019,(3):104-110
结合麦秀山地区的工程地质特点,运用MIDAS,PHASE2有限元软件,分析了冬冻春融及路基填筑对高含水滑坡稳定性的影响。渗流规律的变化可能会对滑坡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在路基填筑且春融坡面解冻前,整个坡体都是稳定的;路基填筑且春融坡面解冻后,高动水压力形成流土通道诱发滑坡进一步变形;填筑路基将导致坡体发生向下向前的位移。  相似文献   

13.
路基滑坡是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工程中常见病害。文章通过工程实例简析了路基滑坡的成因,并介绍了地基强夯与轻型抗滑结构在整治滑坡工程中的配套应用及路基滑坡的综合治理方法和整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西—攀高速公路米易滑坡稳定性评价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建高速公路以路基和桥梁方式从米易古滑坡中前部通过,文章介绍了滑坡的工程地质环境和特性,通过宏观地质条件和作用因素对其整体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通过力学计算法对稳定性较差的前级次生滑坡进行了定量评价,指出滑坡对在建高速公路的影响,并提出了工程治理措施。通过对此滑坡治理的成功经验为西南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杭长高速公路古滑坡治理措施与施工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高速公路通过古滑坡路段,路基与边坡施工可能导致古滑坡复活。杭长高速公路K56+038~+215段古滑坡开挖边坡时,采取了抗滑桩等措施防止复活。经在施工中采取现场观察及对地表位移与沉降、深层水平位移、地下水位、抗滑桩钢筋内力和抗滑桩挠度等进行了为期1年的监测,结果表明:古滑坡在边坡开挖中未受到影响,滑坡稳定,加固措施有效。  相似文献   

16.
梅河高速公路程华段高填路基边坡治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钱波  张明剑  李鹏 《路基工程》2010,(5):198-200
结合梅河高速公路程江至华城段K17+580~+750高填路基地质勘测资料,通过对地表及深部位移监测,准确地判断了路基滑坡病害的性质、产生原因及滑动面的位置,提出了高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和工程加固的治理措施,使滑坡得以稳定。  相似文献   

17.
刘罡  陈中华 《路基工程》2012,(3):199-204
阐述了溪洛渡水电站库区石板滩滑坡概况,分析了石板滩滑坡形成机理,考虑了水位骤降、暴雨、地震等对路基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采用STAB2009程序对溪洛渡水电站库区石板滩滑坡地段路堑边坡和高路堤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石板滩滑坡地段路基边坡设计方案与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以对公路路基威胁最大的滑坡灾害为研究对象,从自然因素和公路建设的人为活动两方面入手,研究了灾害产生的原因和机理;选择滑坡发育阶段、滑坡规模、降雨、河流冲刷、地下水等自然因子和人类活动作为滑坡危险性的主要评价因子,提出了评价因子影响程度分级标准;以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标法为主要研究手段,建立了滑坡危险性评价模型,并以G316线陕西安康段三处公路滑坡为依托工程,对评价模型进行了验证,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  相似文献   

19.
桂林电大尧山校区公路一段路堑边坡,由于施工中处治不当,投入营运后,在暴雨等不利因素的作用下,边坡发生失稳破坏。文中在分析滑坡成因的基础上,提出采用预应力锚索、钢管桩挡墙加固和坡体排水孔疏水以及地表截排水系统等综合治理方案。治理后经监测,坡体未再发现开裂、蠕动变形等,路基一直保持良好稳定状态,表明对滑坡采用综合处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林国平 《路基工程》2021,(4):99-103
为了准确掌握降雨量与路基边坡滑坡变形之间的关系,在对金温货线铁路K135+900~K136+400滑坡区域降雨量及路基边坡滑坡变形进行长达3年监测的基础上,采用BP神经网络算法,以前期累计降雨量和累计变形进行样本训练,建立网络关系,并以实测数据加以验证,模型能够对降雨条件下的变形演化发展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研究成果已作为重要的基础性数据被当地政府管理部门、铁路运营管理单位和滑坡治理设计单位所采用,用于分析预测滑坡变形趋势,指导滑坡应急管理和永久治理,以确保滑坡影响区内铁路运营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