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瞬态瑞利波速计算方法及在填土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填土施工过程中分层填土、分层碾压、分层检测及以当前施工层进行质量控制的特点,阐述以瞬态瑞利波(SASW)检测填土施工质量时面波频率范围的确定,并以固化于专用检测仪器内的互相关分析法计算瞬态瑞利波速Vr,从而克服常规检测过程中需要限制道间距等问题。经过上千点的填土工程质量检测试验,证明互相关分析法计算瞬态波速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准确、快速、轻便地进行铁路路基压实质量检测是铁路建设的需要。文章试图将瞬态瑞利波技术用于路基压实质量检测,探讨了仪器研制的关键技术,通过大量的对比试验,建立了地基系数K30和瑞利波波速VR的数学关系式。  相似文献   

3.
瞬态瑞利波法是一种有效的无损检测方法。采用瞬态瑞利波法测试地基处理或路基加固前后的波速变化,检验其处理效果,现场测试分析了多种工况的加固效果,如软土地基采用浆喷桩和粉喷桩方法,湿陷性黄土地基采用强夯、挤密桩和柱锤扩孔桩等方法,既有线过渡段路基采用注浆和挤密桩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瞬态瑞利波法可有效实现加固效果的整体质量无损检测。  相似文献   

4.
瞬态瑞利波技术在铁路既有线路基基床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准确、快速、无损检测与评价有碴轨道路基基床质量是铁路工务部门亟待解决的重要技术课题之一。依据既有线路基及轨道结构的工程特性,就瞬态瑞利波技术中的双层介质理论用于铁路既有线路基基床质量评价以及在路基基床及道床质量检测的判译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以笔者开发研制的、以瞬态瑞利波为理论基础的路基质量评价专用仪器,在不了解被检测路基及轨道结构工作状态的情况下,依据现场检测数据的计算分析,对郑徐电化既有线提速民权—兰考试验段的路基及道床状态进行综合评价,并得出满意的评价结果。实践证明,该检测技术对既有线路基可实现无损、快速而准确的评价与监测,同时亦可评价轨道道床的工作特征,为评价既有线路基及轨道道床工作状态提供了一项全新的检测技术与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5.
简要阐述瞬态瑞利波技术用于既有线基床强度检测试验原理、试验目的、试验仪器设备及主要技术性能.根据集通线既有线基床检测的试验数据,对试验结果进行评价,并对该方法进一步用于既有线检测提出建议.实践证明:该检测技术对既有线路基可实现无损、快速而准确的评价与监测,同时亦可评价轨道道床的工作特征,为评价既有线路基及轨道道床工作状态提供了一项全新的检测技术与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
铁路客运专线修建在岩溶地区时,需要对岩溶地基进行加固,岩溶地基注浆这种地基加固方法得到广泛应用。为了验证注浆效果,需要对其进行检测。本文重点介绍瞬态面波法的原理及其在沪昆铁路贵州段注浆质量检测中的应用。瞬态面波法具有操作方便、快速、分辨率高等特点,且有相应的判定标准,能保证检测质量。本文应用实例表明,瞬态面波法是高效、可行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沪杭铁路"平改立"工程新建箱涵桥周边软土地层陆续出现不均匀沉降,塌陷形成土洞,多次进行物探检测,效果不理想,本文旨在充分研究该地区箱涵桥软土地层结构及其沉降成因后,采用地质雷达法、瞬态面波勘察技术进行检测试验研究。研究结论:综合多座箱涵桥的成果分析认为,采用不同于传统面波法的多次覆盖多道瞬态面波进行探测,并采用CMP解析法,可有效地压制干扰波,提高信噪比,在箱涵桥的沉降检测中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采用瑞雷面波法对某顶进桥土体固化效果进行检测,注浆固化前后速度对比分析及V_R与地基系数相关分析表明,瞬态瑞雷面波法能够客观验证注浆固化的效果,检测方法可行、可靠。  相似文献   

9.
高速列车车头驶入隧道产生初始压缩波,其传播到隧道出口向外辐射引起微压波现象,危害周围环境。而隧道壁面摩擦是影响初始压缩波洞内传播的重要因素,从而影响微压波的强度。采用考虑瞬态摩擦的一维可压缩非定常不等熵流动模型研究初始压缩波洞内的传播过程。研究瞬态摩擦对CRH380A驶入隧道引起的初始压缩波传播的影响,给出了不同传播距离处瞬态摩擦的影响特性,获得了不同阻塞比及不同速度等级下瞬态摩擦对压缩波压力变化和压力梯度的影响特性。得出的研究结果可为今后正确考虑一维流动模型中的瞬态摩擦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岩土工程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瑞雷波勘探具有其它方法无法比拟的优点;其在岩溶路基注浆质量效果检测中,具有操作方便、快速、高分辨率等特点。本文采用瑞雷波法对沪昆铁路贵州段部分里程段进行检测,同时结合瞬态面波法检测判定合格标准,判定路基岩溶注浆施工质量。应用效果表明,在岩溶路基注浆效果检测中,瑞雷面波法是高效、可行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岩溶易引起路基坍塌和下沉,是严重危害铁路运输安全的路基病害。本文采用探地雷达和多道瞬态面波相结合的综合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对青藏铁路K1333+000—K1333+660段石膏岩路基进行探测。结果表明,该段路基存在多处岩溶病害及岩溶引起的次级病害。后期的钻孔结果验证了本次测试的准确性。采用探地雷达和多道瞬态面波综合物探技术,能够较为全面、高效地检测路基中可能存在的隐患,可为及时采取加固处理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提出广西北部湾某铁路站场素填土填海地基分区域按2 000~12 000 k N·m能级强夯处理设计方案。为便于对强夯地基处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采用动力触探和瑞利面波法对强夯处理前和处理后的地基进行了检测,采用静力载荷法对强夯处理后的地基进行了检测。综合检测结果表明,经强夯处理后地基性能明显改善,地基承载力和压缩模量均达到设计要求,强夯处理效果较好,并且检测出局部软弱地层,为后续进一步地基处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铁道勘察》2005,31(4):90-90
由北京北方波华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艾达天地岩土技术有限公司共同研制的SRS24程勘察地震仪,具有多道瞬态面波、浅层工程地震、地震映象、地脉动、桩基质检等多种勘探与检测功能;是一种轻便地震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可在地矿、石油、化工、水电、交通、铁道、建筑、  相似文献   

14.
应用瞬态多道瑞雷波技术,利用NZ24地震仪,对邯郸至大名高速公路K58+230~K63+600段软土路基强夯效果进行了检测。讨论了瞬态瑞雷波检测软土路基强夯效果的基本原理,分析了软土路基工程地质情况及地震地球物理条件,进行了地震观测系统参数设计。依据地震数据解译资料,进行了软土路基强夯前后的频散曲线和波速度对比,定性地评价了软土路基的加固效果;建立了瑞雷波波速与地基承载力与变形模量的定量关系,对该段软土路基强夯加固效果进行了定量评价。检测结果表明,该段路基加固效果良好,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传统路基填筑质量检测方法无法对已成形路基进行系统的整体评价,基于面波的分层和频散特性,运用弹性波速探测技术的多道瞬态地震面波方法,实现了对包括基床表面、路基本体和基底处理情况在内的路基填筑整体质量的一次性评价。通过对野外采集数据进行处理及异常区域现场开挖验证表明,该方法可快捷、有效和全面的对路基填筑信息进行整体综合评判,提高了路基填筑质量检测的连续性和均匀性,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针对地铁曲线段钢轨波磨与滚动接触疲劳损伤共存现象,在ANSYS/LS-DYNA软件中建立了采用显式时间积分的瞬态有限元模型,分析钢轨短波波磨对其上滚动接触疲劳裂纹瞬态扩展行为的影响。以我国某地铁R450 m圆曲线段低轨损伤为例,考虑21条长度15 mm、深度3 mm、倾角30°且等间距分布的半椭圆形裂纹,波长30 mm、波深范围为0.03~0.09 mm的典型短波波磨,分析在速度67.6 km/h、摩擦因数0.5和牵引系数0.1等条件下,导向轮对通过时低轨侧瞬态滚动接触行为和裂纹群瞬态扩展行为。结果表明:裂纹群对轮轨接触产生持续周期性激励,且造成法、切向动态轮轨力波动幅值远低于典型短波波磨;处于波磨激励下动态加载时段内的裂纹,其最大裂尖动态应力强度因子较无波磨工况更大,而在减载时段内则相对更小,整个裂纹群的动态应力强度因子结果呈现出与波磨几何相对应的周期性波动;当波深增加时,最大裂尖动态应力强度因子也相应增大。在波长30 mm、波深0.09 mm的波磨激励下,裂纹群内的等效动态应力强度因子最大值较无波磨工况增加了34.4%,采用文献中报道的裂纹稳态扩展速率Paris公式发现,对应裂纹扩...  相似文献   

17.
考虑轨道—车辆系统耦合振动以及轮轨几何非线性,建立高速轮轨瞬态滚动接触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隐式与显式相结合的方法模拟高速轮轨瞬态滚动接触过程,轮轨接触采用面—面接触算法。基于列车通过频率和钢轨Pinned-Pinned频率,分析非稳态载荷作用下钢轨短波波磨区段轮轨间相互作用以及列车通过频率对波磨区段轨道—车辆系统动态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钢轨波磨区段,轮轨瞬态接触力和牵引比随钢轨波磨几何不平顺的变化呈周期性波动,且牵引比与钢轨波磨几何不平顺呈反相位;当列车通过频率与钢轨PinnedPinned频率相近时引起轮轨系统共振,轮轨接触力出现"拍"振特性,在轨枕附近整体振动较大,加速钢轨扣件伤损,而在2个轨枕跨间整体振动较小;在牵引扭矩作用下,轮轨接触存在周期性黏滑振动,轮轨系统共振时,轨枕附近波磨波谷处的钢轨滑动磨损加剧,加速钢轨波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高速铁路板式无砟轨道离缝病害伤损检测中存在的不足,采用瞬态瑞雷面波法、地震映像法、地质雷达法、冲击回波法4种无损检测方法对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等比例模型进行对比试验,分析上述检测方法针对板式无砟轨道离缝检测的适用性与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冲击回波法能够通过冲击响应强度与主频来表征介质阻抗差异,适用于板式无砟轨道离缝伤损检测。  相似文献   

19.
瞬态瑞雷面波法具有无损快速连续检测的优点,能够较好地检测出路基基床软硬程度,但其无法对路基填筑质量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对瑞雷波速与地基系数、压实度的理论相关公式的研究,确定了幂指数形式的最佳回归方程。回归方程中的未知参数可利用最小二乘非线性拟合法进行求解,从而得到瑞雷波速和干密度、地基系数的幂指数回归方程。在某工程实例中,孔隙率设计值为31%,地基系数设计值为120 MPa/m,根据设计值和回归方程可反算出瑞雷面波的设计值为182 m/s,即当瑞雷波速大于等于182 m/s时路基填筑质量合格,从而实现了瑞雷面波法对路基填筑质量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20.
瞬态瑞雷面波法在南昆铁路八渡滑坡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详细介绍了在地形困难和施工干扰严重的南昆铁路八渡滑坡区成功开展的瞬态瑞雷面波勘探及其方法与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