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寿命周期费用分析是基于性能的沥青路面全寿命结构设计方法的关键组成部分通过实例对沥青路面全寿命结构设计中的主要寿命周期费用对设计结果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给出了路面结构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2.
沥青路面结构及其寿命周期费用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寿命周期费用分析是基于性能的沥青路面全寿命结构设计方法的关键组成部分,文中通过实例对沥青路面全寿命结构中的主要寿命周期费用对路面结构选择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给出了选择路面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沥青路面结构大修的经济性能,以沥青路面大修结构厚度、模量为设计参数,路面结构疲劳损坏的弯沉和最大拉应力作为约束条件,同时引入车辙指标,建立了基于响应面法的路面大修结构全寿命周期费用优化模型。该模型根据Plackett-Burman筛选原理进行实验组合设计,借助二阶响应面模型拟合计算结果,得到在寿命周期下费用最低时的大修结构组合,并检验了响应面的拟合精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黄延高速剪子岔2号隧道试验路为基础,通过选取路面使用性能衰变模型,对普通沥青路面和钢渣沥青路面进行性能预估及性能周期划分,从原材料成本和后期维修养护费用方面,采用净现值法对普通沥青路面与钢渣沥青路面的全寿命周期费用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钢渣沥青混合料经济效益更优。  相似文献   

5.
利用已建立的全寿命沥青路面结构行为方程和寿命周期费用分析模型,在考虑不同的设计条件、不同的经济优化目标和分析期内不同的罩面措施组合的基础上,采用现值法进行沥青路面结构厚度优化设计。通过实例重点分析分析期内不同罩面厚度组合对结构厚度优化设计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随着交通行业的发展,公路的运营时间也在要求逐渐延长,但同时车流量的不断增加,导致了道路的路用性能不断衰减,使用寿命不断降低。在综合考量资金以及资源的前提下,维修养护的科学性成为了养护效果的关键。本文基于全寿命周期的费用理论对沥青路面的大修时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阐明了全寿命周期费用理论的基本概念以及费用的组成和计算方法,同时介绍了大修时机的判定方法,并采用全寿命周期费用分析理论对某高速公路进行不同方式的养护措施,最终优选出最佳养护策略。  相似文献   

7.
柔性基层长寿命沥青路面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昆明-安宁高速公路路面工程为实例,采用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方法,对柔性基层长寿命沥青路面结构和传统强基薄面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进行经济分析?分析表明,柔性基层长寿命沥青路面结构在分析周期内具有更低的直接成本,使用寿命可延长5~6倍,维修作业时间可缩短6~9倍,维修方便易行,对交通影响很小,可节约大量的用户间接费用.  相似文献   

8.
寿命周期费用分析在沥青路面罩面厚度选择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利用罩面后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衰变模型,通过几种典型罩面厚度下的性能预估和寿命周期费用分析,例示了寿命周期费用分析在旧沥青路面罩面厚度选择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有效降低沥青路面在使用寿命期内的总费用,同时保证沥青路面结构在使用寿命期内不发生结构性破坏,文章基于全寿命成本分析的沥青路面设计理念,引入沥青路面极限寿命的概念,针对某重交通试验路,对路面结构设计的相关参数及指标等进行了研究,采用路面结构优化模型对沥青路面结构厚度进行了优化。另外,文章结合试验路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基于全寿命成本分析的重交通沥青路面合理结构,其可同时满足使用寿命期内的性能要求和经济性最优两大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高速公路建设的投资效益,基于路面使用性能衰变的预测和养护维修时机、策略的选择,建立了沥青路面全寿命周期费用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投资方案的初始修建费、养护维修费、用户费用和寿命期内的其他相关费用,可以为高速公路投资决策和运营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厚度计算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设计的首要任务,结构层厚度会直接影响到沥青路面结构的受力特性及使用寿命。应用SHELL设计方法的BISAR3程序,系统分析各结构层厚度变化对重载交通沥青路面路受力特性以及路面结构疲劳寿命的影响,阐述了面层、基层、底基层厚度对并重载交通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的影响规律。通过参数的敏感性分析计算,给出了重载交通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使用寿命的预测模型,有利于合理选择路面结构层厚度,做到工程造价与使用寿命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2.
该文借鉴国内对水泥混凝土面板加铺沥青面层的成功经验,提出在方整块石路面上加铺沥青面层的结构设计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分析在方整块石路面上直接加铺沥青路面的方案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并对其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沥青路面的车辙变形主要是由于沥青混合料在高温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引起的,山区长上坡路段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是在交通荷载长时间作用、高温和重载的综合作用下产生的。通过对贵州地区高速公路路面车辙病害问题的调查,分析了高速公路长大纵坡路段车辙病害产生的原因,对长大纵坡路段车辙病害形成机理和解决措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重载交通、坡度、低速行驶是导致高速公路长大纵坡路段车辙病害产生的主要原因,对于山区高速公路长上坡路段的路面结构设计需要从车道设计、沥青混合料设计、路面结构组合设计等方面进行单独设计,从而提高沥青路面结构的抗车辙能力,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4.
0引言目前,国内外对于沥青路面局部破损的养护方法主要是坑槽修补,这种修补方式相对于利用加热板对局部路面加热软化后修补的方式,无论在修补后的路面质量还是在使用寿命上都更为突出.早期使用的坑槽开挖设备有切割机、风镐和人力镐等,利用这些设备开挖坑槽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  相似文献   

15.
介绍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tone Matrix Asphalt,简称SMA)路面的特点及其结构机理,并从工程实践考虑,提出了设计、施工中应关注的重点问题;认为SMA结构能全面提高沥青混合料和沥青路面的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减少维护费用,但也须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介绍了在编制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过程中,借鉴国外与国内公路研究成果,并考虑城镇道路自身特点,完善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指标体系,首次引入了设计可靠度,形成了以路表弯沉值、柔性基层沥青层层底拉应变、半刚性材料基层层底拉应力和沥青层剪应力为设计指标的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专门开发了城镇道路沥青路面结构设计计算系统(PDS-CJJ169)V1.0,申请了软件著作权(2012SR017789)。  相似文献   

17.
刘浩  黄开宇  邓蓉 《中南公路工程》2012,(2):162-166,171
采用有限元计算分析在无横向裂缝和有横向贯通裂缝两种工况条件下沥青路面的弯沉、沥青层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剪应力、半刚性层最大拉应力以及计算疲劳寿命,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半刚性层存在横向贯通裂缝时,内部应力增加且计算疲劳寿命将大为降低。在提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必要时应考虑存在裂缝的工况下进行验算。  相似文献   

18.
水泥灌浆半柔性沥青路面是指在大孔隙沥青混凝土中灌入一定量的水泥砂浆从而形成的一种刚度介于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之间的路面.总结了半柔性路面的结构设计理论、参数和结构组合设计以及半柔性路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母体沥青混合料和水泥灌浆的材料设计,分析了半柔性路面的路用性能,重点总结了近年来对于半柔性路面低温开裂问题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稀浆封层和同步碎石作为道路下封层工艺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嵘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6):206-208,323
黑色沥青路面是我国路面重要的结构形式,被广泛应用于各等级公路路面结构层.该结构层通常由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面层(包括上中下层)、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半刚性基层或水泥稳定碎石刚性及半刚性基层以及垫层组成.为了提高路面的承载力、耐久性和抗水毁能力,对于沥青混凝土路面各层间的处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这种多层次结构在设计与施工时,其层...  相似文献   

20.
李光明 《路基工程》2010,(4):108-110
针对目前我国高速公路路面普遍存在的早期损坏现象,以及使用寿命短、建设维护和重建成本高等问题,依托交通量及重车比例大、超载严重的深圳南光高速公路,为提高路面使用寿命,采用全寿命分析法进行路面结构设计方案研究:根据国内外路面发展状况及广东省高速公路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七种结构设计方案进行比较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与项目投资实情,选择了基层寿命较长、沥青面层较薄的强基薄面半刚性基层作为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