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张蕾 《中国港口》2012,(8):52-53
<正>港口轮驳企业是港口生产作业中不可或缺的企业。港口轮驳企业作为公共服务、生产服务企业,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需要有品牌的支持,但其品牌建设因受港口地理位置、外部经济环境、内部资源条件、集团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了与其他企业有所不同的品牌建设观。一、港口轮驳企业品牌建设不足之处1.品牌意识薄弱长期以来,港口轮驳企业由于受到经营机制、业务范围、作业地域、人力资源、经济环境等因素  相似文献   

2.
港口企业ERP的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珍英  陈伟 《中国水运》2003,(11):47-48
提出港口企业ERP的构想,探讨ERP在港口企业实施的时代价值,构造港口企业ERP框架,并分析港口企业实施ERP政策需求。  相似文献   

3.
冯彦杰  徐波 《水运管理》2007,29(9):19-21,32
为帮助国内港口企业了解国际港口企业并购中的企业估值方法,以铁行集团出售中收购方的报价竞争过程为例,分析港口企业价值评估的现金流折现法,指出港口企业估值的差异源于收购方对港口企业下属各码头未来经营收益的预测和收购方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不同,并以其旗下码头公司为例,说明港口企业估值所需的关键数据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世界海运》2009,32(8):38-38,40
青岛港发展模式在中国港口发展史上具有领航意义,在经历了码头性港口、物流配置中心发展模式后,向着以具有完备产业链为特征的现代企业模式发起冲刺,特别是人格品牌的打造,成为中国当代港口战略发展最经典的范例之一。现代企业的员工应该站在“经理”的视角上看问题,具有争先创优的责任意识,促使企业不断创造品牌。  相似文献   

5.
北二集司积极探索公司“港口+品牌+文化”多维架构:以创建特色港口品牌为目标,坚持服务生产经营中心任务不偏离,推动公司M35品牌迭代升级,让文化更有先进性和引领力一、探索港口、品牌、文化建设多维架构创建的背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作为市场中坚力量的港口企业面对市场多样化的竞争与冲击,如何保持中国港口持续健康发展,扩展港口影响力是一个永恒不变的命题。  相似文献   

6.
长江港口企业自1994年以来,从总体上看,一直呈行业性、整体性、连续性的亏损,而且这种趋势仍将在一定的时期内存在甚至蔓延.面对如此严峻局面,各港口企业都在寻找摆脱困境的出路.本文仅从港口企业盘活闲置资产的角度作若干思考,以促进企业结构调整.加快扭亏脱困步伐.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价值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结合煤炭港口企业设备运行管理的特点,以2012年吞吐量3000万t的某煤码头为例,阐述了价值工程在煤炭港口企业设备运行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和主要步骤。  相似文献   

8.
姚光胜  李莉 《集装箱化》2010,21(9):30-33
<正>企业品牌是企业的对外形象和标志,更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内在品质和外显实力的集中体现。作为宁波港港口生产的配套服务企业和我国外轮理货行业的重要一员,宁波外轮理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波外理)在打造富有特色、值得信赖的"宁波外理"这一企业品牌的过程中,注意练内功、提能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增长乏力,以及长江航运市场需求不旺的压力,长江干线主要港口企业坚持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市场经营为重点,服务客户为宗旨,积极推进港口品牌建设,通过促转型、优化货种结构、完善价格机制等措施,港口企业生产业务量总体保持小幅增长,运营效益得到进一步提升,生产形势总体稳中趋好。  相似文献   

10.
连云港港务局煤炭装卸公司(以下简称煤公司)自 1987年 4月投产以来,恪守“质量第一,货主至上”的服务宗旨,货运质量始终保持我国同行业先进水平。尤其是近几年来,通过实施名牌战略,有效地促进了企业快速发展,货物吞吐量占连云港港的 50%,利润占70%,被誉为连云港港的“龙头”企业。 创名牌产品,在工业企业已盛行多年。一个名优的品牌,能给企业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品牌的价值愈来愈被社会重视。那么,港口企业是否也要实施名牌战略呢?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化,港口企业…  相似文献   

11.
信息化正在悄然改变着港口的运行模式与生存环境。因此,如何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将数字经济和港口生产运营深度融合,持续挖掘港口数字信息价值,从而优化港口资源配置、提升企业核心价值、打造行业竞争力,是新时代港口企业需要深入研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港口企业的品牌文化具有鲜明的服务特性,是树立企业形象、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港集团把品牌发展战略定位于"国际一流,国内领先",考虑到上海港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区位优势,体现出深厚的历史渊源和鲜明的时代特征、行业特色,突出了国际航运区域枢纽功能和领先业界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3.
<正> 一、港口企业经营多元化的背景和目的 把港口作为一个企业来加以考察,是市场经济特定的产物。在我国,将港口赋予“企业”的概念也是港口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结果。港口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人们希望港口经营者能以“企业精神”的经营理念来经营和改造港口。即在不增加各项生产要素数量的前提下创造新的产业机能,以应对市场的需求与挑战,惟有以企业精神来改革企业的组织结构和产品服务策略,才能突破限制确保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港口企业经营多元化即为相应“企业精神”而提出,以应对日趋激烈的港口市场。  相似文献   

14.
张欣 《中国港口》2010,(6):11-12,18
<正>未来几年,我国港口企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总结回顾过去10年的港口企业发展特征、分析研究"十二五"港口企业发展的外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品牌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芜湖港总裁、董事长孙新华在对于芜湖港的品牌建设时曾这样说:“品牌这种无形资产是对长期不断付出努力的企业的一种高价值回报,是企业抢占市场制高点的法宝,是企业的生命和巨大的无形资产,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现形式。建设现代物流港口,就要以人为本,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6.
黄发义 《中国港口》2010,(1):50-51,54
<正>随着我国港口企业相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港口组织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投资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港口资本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如何优化港口资本结构已成为港口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刁素芳 《水运管理》2006,28(8):9-12
阐述我国加入WTO后对外贸易的发展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转变给港口企业带来的机遇,分析目前港口企业的4种主要发展模式,认为其中国有港口企业改组为上市公司和国内码头经营人联盟化两种模式较适合我国港口企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分散经营、各自为政的港口经营体制已经不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也不利于港口参与国际竞争。因此,实现资产重组,进行集团化经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实质性港口集团,是港口发展的必然方向。其中,港口价值评估是主体港口制定组建决策的主要依据,直接关系到港口集团组建的成败。  相似文献   

19.
<正> 1.问题提出 港口体制改革,港口经营者与行业管理者分离,直接为港口企业提供公平和适度竞争的平台,港口企业面临在同一平面竞争和发展的机遇。由于港口资源的稀缺性,港口企业包括国际港口经营人围绕港口资  相似文献   

20.
<正> 上海港军工路港务公司是一个以装卸杂货为主的港口运输企业。从1996年以来,公司以提高人的素质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围绕中心,面向市场,塑造形象,树立品牌,深入持久地开展争创文明行业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公司的两个文明建设。 一、创建工作的主要做法 1.加强教育,全员发动,不断提高创建工作意识 主要在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教育: 一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进行企业精神教育。主要是开展企业精神大讨论,征集企业精神,企业之歌,公司优质服务品牌。经过反复讨论,把“吞吐万物,争创一流”作为公司企业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