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梁永志 《中国水运》2012,(11):56-57
"文化是一个单位整体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要用文化来引领巴南航道的发展"。2010年伊始,巴南航道管理处成立,面对"一穷二白"的局面,在职工们的期待下,处党委一班人认真思考,得出引领巴南航道发展主线思路。两年多来,在长江航道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文化成为巴南航道管理处奋起直追、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精神引领。提炼历史百年信号文化充分展现没有特色的文化,只能随波逐流。  相似文献   

2.
为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交通运输部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文件指示精神,长江航道党委高度重视、审时度势,系统规划、精心组织,大力加强长江航道文化建设,提出了文化兴局、文化强局的发展战略,制定了长江航道文化建设"十二五"规划和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111"的奋斗目标以及七项推进措施,其中长江航道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七大任务之首,也是长江航道文化强局战略的核心任务,长江航道局将通过加强长江航道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一步筑牢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内河航道的思想基础,形成长江航道的强大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李伟红 《中国水运》2012,(12):59-60
近年来,长江航道局坚决贯彻落实部党组关于加强文化建设的决策部署,在长航局党委领导下,以建设智能航道为契机,以实施"培育职工品格,提高服务品质,提升文化品位,打造航道品牌""四品"工程为载体,全力打造"绿色航道·畅通服务"文化品牌,进一步开创了航道兴旺、文化兴盛、职工幸福的良好局面。围绕"绿色航道·畅通服务"文化品牌建设,重点抓好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肖征 《中国水运》2012,(9):58-59
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对文化兴国做出了战略性部署,吹响了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号角,新的形势对长江航道行业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郝健 《中国水运》2012,(11):52-53
航道文化起源于航道建设、维护管理和科学发展实践中,并引引领航道向卓越方向发展。在航道实践中得以不断强化的核心价值和行为习惯,成为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制、落地生根文化过程,如长江南京局在航道实践中,坚持"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下游航道精神,主动作为,努力建设快速航道、深水航道、数字航道、人文航道,航道通过能力和公共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生产力,是软实力,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意识形态。南京航道局在文化发展过程中,结合下游航道深水化、数字化的服务文化战略,坚持以文化建设为先导,以品牌塑造为引领,使之成为下游航道建设、管理维护和基础管理实现长效发展向科学发展的路径。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南京航道局领导班子思想统一,致力于培育全员共同的价值观,使职工思想和行为得以统一,从而对南京航道局航道建设、维护管理和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一是强化领导层设计、决策意志。为  相似文献   

7.
航道文化犹如长江之水,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是长江航道人的价值血脉、凝聚纽带和精神家园。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为我们加强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对长江航道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树立文化自觉,建设文化强局,引领长江航道跨越发展、转型发展,为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内河航道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8.
《中国水运》2011,(7):66
"十二五"期将是构建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现代化水运体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长江航道从传统行业向现代服务型行业转型的重要时期,是长江航道建设发展被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航道建设进入大建设、大发展、大跨越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二五"期,长江航道行业文明建设将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以"绿色航道,畅通服务"为主打品牌,重点打造长江下游深水数字航道文化、荆江航  相似文献   

9.
吴懈 《中国水运》2007,(3):62-63
航道文化建设是文化概念在交通组织这一特定领域的延伸,是航道宝贵的、潜在的无形资产和精神财富,是航道乃至交通长期发展、走向辉煌的明灯。思想政治工作则是航道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设航道文化的过程就是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航道发展相结合的过程,航道文化的建设为加强航道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紧密联系航道实际情况的具体内容,又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0.
朱治宇 《中国水运》2012,(10):58-59
引言:今年6月,长江航道局党委下发了《关于开展长江航道文化品牌建设示范窗口创建活动的通知》,围绕"绿色航道,畅通服务"文化品牌的建设目标和要求,在所有直接面向服务对象进行航道维护管理、工程经营、支持保障、科研教育等工作的一线窗口,大力推行"一句话承诺,一站式服务,一体化管理"的"三个一"服务举措,实现了文化品牌建设与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管理水平与服务品质的同步提升。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站在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战略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工作的新期待出发,提出"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相似文献   

12.
郝健 《中国水运》2012,(12):61-62
长江南京航道局担负着长江干线上起江西上巢湖、下迄江苏浏河口818.6公里主航道,以及1300多公里其它航道的维护管理任务。在航道发展历程中,长江南京局不断加大快速航道、深水航道、数字航道建设,航道通过能力、公共服务能力、航道维护管理水平和服务品质稳步提升;与此同时,认真梳理长江下游发展历史和精神文明进步的脉络,弘扬凝结在长江下游航道发展过程中的优秀文化元  相似文献   

13.
建设长江航道文化品牌对于繁荣交通文化,提升航道服务水平,推进长江航道从传统行业向现代服务型行业转型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荩长江航道文化品牌的特点独特性。长江航道文化品牌凝聚着长江航道职工的智慧、情感、投入和创新思维,表现出独树一帜的风格和异乎寻常的文化魅力,它以一种文化形态渗透到组织活动当中,体现在与服务对象接触的各个层面和环节上,折射出长江航道深厚的文化底蕴。长江航道文化品牌的独特性源于长江航道文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七大以来,各行各业在行业管理中,纷纷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要求,研究探讨并开展文化建设。但在这个过程中有不少干部职工对开展行业文化建设和经常开展  相似文献   

15.
宁晓东 《中国水运》2007,(10):60-61
人类因梦想而伟大,企业因文化而繁荣。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没有头脑和灵魂的企业,这样的企业也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发展的目标性、战略性和持续性,即使短期内能够创造辉煌的业绩,但是很难做到长盛不衰。而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用文化力激活生产力,增强凝聚力和执行力,进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以求长期保持企  相似文献   

16.
档案软件怎样为档案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服务是目前档案界热议的话题。追根溯源,我国档案文化建设历史悠久,成就卓著。如今,国家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提出了"建设与文化强国地位相匹配的档案强国"的新战略目标。档案软件是档案信息化的灵魂,是档案事业体系的重要技术支撑,建设档案软件强国就是档案强国建设的具体化和集中体现。本文详细论述了档案软件为档案文化建设和发展服务遵循的原则、途径、方法等,并且展示了档案软件如何促进档案文化建设的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17.
在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把"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完成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和改革主要任务所必须抓好的八个方面的任务之一,并且强调指出其关系全国发展的大局,要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争取十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构想于1999年提出,已经列入党和国家的议事日程.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连接我国东、西部地区的"黄金水道"--长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认为,作为对长江航运实行行业管理的长航局,应着力加快长江中上游的航道建设,促进西部地区航运发展,为"西部大开发"鸣锣开道.  相似文献   

18.
吴加红 《水运工程》2001,(11):26-27
东宗线航道在地理位置上是一条十分重要的航线,它是沟通京杭运河、杭申线、长湖申线3大主干线航道的中心连接线和最短连接线;该航道在战略上也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阐述该航道地位和作用及建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陈以宽 《中国水运》2009,(12):58-58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是航道发展的必然需求 把安全管理提升为安全文化建设,应该是航道安全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和发展,同时也是航道部门在安全生产管理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占据主导地位并将为全体职工认可和恪守的共同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20.
马晓雪  王蕾  尚姝 《世界海运》2012,35(10):12-15
探索航标文化的内涵和功能,根据航标文化建设现状,分析新时期航标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从拓展航标文化功能、优化航标制度文化和丰富航标精神文化内涵三方面,提出加强航标文化建设的举措,谋求新时期航标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