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利用GPS、GPRS和INTERNET等通讯网络,通过透镜、太阳能电池、蓄电池、LED阵列光源设计一个智能监控系统来远程遥测遥控航标灯,以达到维护航道的目的.通过在内河航道的实际运用表明,该智能航标灯器具备自动恢复、自动检测、自动报警、自动收发数据等功能,能更好的维护航标保证航道的正常运行,大大节约航道维护的成本.  相似文献   

2.
张浩  代礼红  吕刚  徐红 《水运工程》2023,(10):158-163
针对龙溪口航电枢纽工程施工期所在河段不断航,且来往船舶多,临时航道通航环境复杂的情况,设计开发了施工期智能航道系统,该系统以电子航道图为显示基础,实现航道水位、流速流量和水深的实时监测、航标遥控遥测、船舶动态管理等功能,并提供共享与服务接口,系统的实施实现了对河道表面流速场的非接触、无人值守的实时测量,以及对航标、船舶的动态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保障了龙溪口枢纽工程施工期工程河段的通航安全。  相似文献   

3.
为确保对航标灯进行有效监控和管理,设计基于北斗卫星通信的智能航标灯远程控制系统,对目前未覆盖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的海域进行航道管理。该系统可以实现对航标灯状态数据检测、航标灯位置测控及航标灯周围海域环境的监控,并将检测到的数据通过北斗卫星通信传送给服务器,由服务器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以及发出预警信息并储存到数据库中。航道管理人员通过客户端从数据库中获取航标灯相关信息,对航标灯出现的故障及时进行维护,向过往船舶提供航标灯所在海域的航道信息,确保船舶的安全通行。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航标遥测遥控系统数据准确、终端在线、监测预警、资产管理和系统平台等5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实现对南海航标的有效监测,保障船舶安全航行,对系统需求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完善和优化。从前端通信设计的角度解决数据准确、终端在线方面的问题;利用系统后台运算解决监测预警方面的问题;通过设计实现航标、终端和卡号的自动识别与绑定,解决资产管理方面的问题;对系统结构与功能等进行设计,解决系统平台方面的问题。完善和优化后的系统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在南海海区全面应用该系统的结果表明,该系统的使用能有效保障南海水域船舶的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5.
陈明忠 《水运工程》2020,(1):107-112
跨海大桥桥区航道是典型的船舶航行受限水域,船桥碰撞安全风险大,桥区航道智能助航技术有助于提高桥区航道安全保障水平。分析了桥区航道通航风险因素以及水文气象分布规律,按通航规则将水域划分为预警、警戒、航道等不同区块,构建了桥区航行的船舶动态领域风险辨识模型。研发了自主检测船舶动态并向其播发防撞预警信息的装置,以及自动管理和运行软硬件设施的桥区航道船舶避碰智能助航系统。该系统已应用在福建省平潭海峡大桥桥区航道,有效改善了桥区水域的航道通航安全形势。  相似文献   

6.
传统船舶航行环境监测系统无法将异常数据识别与动态实时预警相关联,导致系统识别过程与预警输出之间存在时间误差。为此,提出基于LoRa技术的船舶航行环境智能监测系统。基于LoRa技术创建系统框架,重构系统硬件,在此基础上,结合LoRa技术传输特征,对航行数据进行LoRa协议特征优化,同时,对航行状态输出阈值进行动态调整,实现LoRa网络下监测数据的实时共享。实验结果表明,提出设计的监测系统,能够有效缩短数据输出时的误差量,且满足实际应用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7.
陈欢 《中国水运》2021,(1):36-39
本文介绍了互联网卡一体化智能航标灯的技术和特点,充分利用电子技术、智能电池技术、太阳能光伏技术、大功率LED技术及无线遥测遥控技术的最新成果,对航标灯及其太阳能充电电路关键技术参数进行自动采集,通过RF无线方式将采集到的参数传输到物联网NB-IOT通讯终端,由物联网NB-IOT传输到航运监控室,整个过程全自动,免维护。依托闽江干流马尾罗星塔—水口航道整治工程航标工程的建设,推广应用互联网卡一体化智能航标灯后,改变了该航段航标灯维护管理状况,提升了闽江航运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8.
航标是水上交通运输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保障船舶航行安全、宣誓国家海域主权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西沙航标处经过多年探索,将航标业务、驻岛管理、航标运行监测、航标信息展示融合一体,实现对辖区航标的准确感知、可靠传输、准确预警、高效管理,切实发挥航标遥测遥控系统平台对航标管理维护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港口船舶流量增长,通航密度和船舶会遇率急剧上升,船舶碰撞航标及船舶之间碰撞的事故时有发生。本文介绍了一种集成式带有实时监控、录像储存、拍照储存等功能的遥测遥控航标灯器,评估了该航标灯器的实验使用效果,并对其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林强  徐峰 《水运工程》2011,(3):126-130
"南浏段"数字航道系统主要由电子航道图系统、综合监控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及系统支撑平台等组成。综合监控系统是数字航道应用系统的核心,主要由航标遥测遥控平台、船舶监控平台、水位监控平台3部分组成。该系统正式运行后,在航标技术信息动态监控、工作船舶动态监控、水位动态监测、标志被打及船舶交通事故调查取证等航道维护日常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提高了航道维护工作效率。未来随着航道科技的不断进步,综合监控系统将拥有更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三峡库区蓄水后,库区部分岸标位于悬崖绝壁之上,职工上标检测、维护航标灯十分困难,且危险耗时。本文通过对无线遥控技术的介绍,利用遥控航标灯日光阀来检测航标灯灯光是否正常。在航道维护工作中应用无线遥控技术,对降低职工劳动强度,提高航道维护水平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长江电子航道图和已建成的兰鳊段数字航道,提出一种内河航标位置实时监测与预警技术,并研发了相应的软件系统,用于解决在水位变幅较大时,对航标位置的合理性及准确性进行检测、评判和预警,并提醒航标管理人员及时对需要调整的航标进行现场维护,以满足不同水位条件下航标所标示的航道能够满足航道维护尺度和船舶安全通航的要求,在提高航标维护效率和可靠性的同时大量减轻职工劳动强度,航道维护管理实现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管理型过渡。  相似文献   

13.
实时采集船舶航行环境信息,不仅能提高航行安全性,还能提升航行效率,为此,研究采用主动式RFID技术的船舶航行环境信息实时采集方法。在主动式RFID标签内存储航道附近的航道与水文等航行环境信息,并安装至船舶航行的航道附近;通过触发器发射信息采集指令的低频触发信号,当主动式RFID标签进入低频触发信号范围内时,主动式RFID标签利用自身电源生成电流,并由天线发射航道与水文等环境信息的电磁波信号至RFID读写器;利用RFID读写器解码接收的电磁波信号,得到航道与水文等信息,完成船舶航行环境信息实时采集;通过概率功率控制的防碰撞算法,降低主动式RFID标签碰撞发生概率,提高信息实时采集精度。实验证明,该方法设计的触发器具备较优的信号触发性能,可有效实时采集船舶航行环境信息,且信息实时采集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4.
航标是保障船舶航行安全的助航设施,通过采用航标遥测遥控系统,节省了巢湖湖区航标管理和维护成本。本文介绍了航标遥测遥控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特点,提出一些改进措施,建议在—定范围内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段原昌 《水道港口》2018,(1):119-124
针对长江山区航道通航环境复杂船舶安全航行压力大,建立了基于移动平均法的航道水位预测模型,拟定了能见度传感器布设方案并形成了信息采集软件,解决了控制河段通航环境信息采集技术问题;同时建立了基于电子航道图的长江上游山区航道助航集成服务平台,实现了山区航道安全航行与可视距离预警以及控制河段通行指挥指挥等功能,为长江山区航道通航服务水平提升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专门研制的多功能智能测流浮标,运用标准横流标(浮标)为载体,配置集成专用多普勒流速仪、超声波水位器、风速风向传感器、卫星定位器、数据信息智能处理器等设备与专用管理系统,有效解决内河航道重要河段、河口的水位、水深、流速、流向、能见度、风速、风向等与船舶航行有关的实时动态要素的智能采集与传输等技术问题,实现内河航道要素船岸智能感知,引导船舶安全航行。  相似文献   

17.
彭培勇 《珠江水运》2004,(12):33-33
广东省广州市航道局城区航道分局与广州市机电工业研究所合作研制的智能一体化太阳能航标灯Ⅲ型及航标实时遥测系统成果,即将面世.这标志着我国航标管理即将进入智能航标(ITS)管理时代.智能一体化太阳能航标灯Ⅲ型及航标实时遥测系统的研制工作始于2003年初,同年10月完成样机,经过1年的反复试验,从运行数据反映,效果良好,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8.
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船只航行在有限的航道上,而这些水域上面的桥梁,就会对船舶的通行安全造成潜在危险,对于吨位特别巨大的船舶,尤其需要在船舶监控系统中,加装高度测量设备,对船舶航道的空间进行监测,并主动发出预警。本文主要对船舶通航安全的控制原理进行分析,并提出一种新型的高度测量方法,该方法主要依靠一种测距雷达实现对高度的预测。因此,文中主要对该雷达的各项性能参数进行重点优化,并给出优化后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9.
为更好地开展航道维护管理工作,在阐述航标遥测遥控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分析航标遥测遥控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就航标遥测遥控系统在航道维护管理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探究,以此提升航道维护管理成效。  相似文献   

20.
航道生产监测与管理系统以航道处主要生产设施作为管理对象,并监测航道维护船和车辆的实时位置、重点标位的实时水深等信息。通过安装在航道维护船和车辆上的GPS模块获取位置数据以及安装在重点标位上的测深仪获取水深数据,通过远程传输系统,在岸上监测中心显示航道维护船的实时位置和重点标位水深信息。该系统能在监控中心电子地图上实现航道生产资源管理以及水深信息、船舶位置和车辆位置信息监测、应急指挥和日常调度辅助决策等功能。基于百度地图的航道生产监测与管理系统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应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技术、数据库管理技术和网络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