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陈建男 《路基工程》2014,(1):183-186
基于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中的CRTSⅡ型轨道板生产线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研究了CRTSⅡ型轨道板生产线的几种方案,并从技术、生产、经济等方面对几种方案进行了对比,为CRTSⅡ型轨道板场生产线的方案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陈希成 《路基工程》2013,(6):139-142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具有稳定性高、刚度均匀性好、结构耐久性强和维修工作量显著减少的突出优点。本文剖析了CRTSⅡ型轨道生产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有助于CRTSⅡ型轨道板产品质量的提高和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3.
王彦霞 《路基工程》2014,(1):179-182
结合石武客专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实践,阐述了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充填层施工技术,包括轨道板限位装置安装、轨道板板腔润湿、轨道板封边(纵向、横向)、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拌制、灌注和养护关键工艺及施工控制要点,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灌注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程广朝 《路基工程》2011,(2):143-146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采用的水泥乳化沥青砂浆与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采用的CA砂浆相比,具有弹性模量、抗压强度高的特点,两者在搅拌、灌注工艺上也存在较大差异;砂浆原材料类型、环境条件、搅拌设备等对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均产生较大影响。结合沪杭铁路客运专线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工程施工实例,介绍了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拌制、运输及轨道板封边、预湿、砂浆灌注等工序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5.
轨道板蒸汽养生施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砟轨道CRTSΙ型轨道板生产预制采用工厂化施工,它以水泥混凝土标号高、控制精度高、施工技术新等特点被称为无砟轨道最具代表性的施工工艺。而在整个CRTSΙ型轨道板生产预制中,轨道板的蒸汽养生是其中最核心的技术之一。采用蒸汽养生主要是为了适应沪宁城际铁路建设工期紧的特点。21 300块板的生产任务必须在9个月的时间内预制完成,如果不采取蒸养,而是过多地增加厂房占地面积和轨道板模具数量,对项目施工成本是个极大的浪费,所以搞好CRTSΙ型轨道板蒸养技术,是轨道板生产预制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由于CRTSⅡ型轨道板的生产在中国尚属新工艺,其打磨环节是整个生产过程中的难点,对精度、质量等方面要求很高.因此如何提高其施工精度与效率是生产的关键。结合实践经验,总结了轨道板的打磨技巧,并就如何提高操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由于CRTS Ⅱ型轨道板的生产在中国尚属新工艺,其打磨环节是整个生产过程中的难点,对精度、质量等方面要求很高,因此如何提高其施工精度与效率是生产的关键。结合实践经验,总结了轨道板的打磨技巧,并就如何提高操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大跨度铁路桥梁CRTSⅢ型无砟轨道的施工工效,以(30+46+300+97+62.395) m高低混凝土塔混合梁斜拉桥——湖杭铁路富春江特大桥主桥为背景,提出了一种工效更高的CRTSⅢ型无砟轨道快速施工方案。该方案综合考虑施工过程中温度、桥面荷载对桥面线形的影响,针对类似工程CRTSⅢ型无砟轨道施工过程中CPⅢ控制点需多次测定、线形控制方式对工期影响较大的局限性,采用在每个底座板放样断面的桥面两侧埋设测钉作为线形观测点,以测点与放样点间高差为控制指标进行放样;基于防撞墙等附属设施施工前、后的桥面线形实测数据对有限元计算模型进行刚度修正,结合CRTSⅢ型无砟轨道的构造特点,采用刚度修正后的有限元模型计算施工预拱度以控制桥面线形。富春江特大桥主桥采用该CRTSⅢ型无砟轨道快速施工方案实际节省工期20 d,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达到了提高工效、节省工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冯承哲 《华东公路》2016,(4):121-123
以贵广客专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板施工为例,介绍了该轨道板轨排框架法的施工技术,采用该法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不但能加快施工进度,还能节约成本,具有灵活、高效、投入产出比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陈旻恒 《路基工程》2010,(6):188-190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系统是新型铁路高科技工程,应用于石家庄至武汉客运专线轨道交通工程,而无砟轨道板预制是该系统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在石武客运专线63.4 km范围内的轨道板预制中,由于严格按规定的主要工序及质量控制进行生产,从而使轨道板的规格和质量都达到了设计要求,并形成规模较大、质量稳定、工厂化生产的标准作业线。  相似文献   

11.
Prevention of train from derailment is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 for the railway system. Keeping derailed vehicle close to the track centreline is beneficial to minimise the severe consequences associated with derailments. In this paper, the post-derailment safety measures are studied based on low-speed derailment tests. Post-derailment devices can prevent deviation of the train from the rail by catching the rail, and they are mounted under the axle box. Considering the different structures of vehicles, both trailer and motor vehicles are equipped with the safety device and then separately used in low-speed derailment tests. In derailment tests, two kinds of track, namely the CRTS-I slab ballastless track and the CRTS-II bi-block sleeper ballastless track, are adop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track types on the derailment. In addition, the derailment speed and the weight of the derailed vehicle are also taken into account in derailment tests. The test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ost-derailment movement of the vehicle includes running and bounce. Reducing the derailment speed and increasing the weight of the head of the train are helpful to reduce the possibility for derailments. For the CRTS-I slab ballastless track, the safety device can prevent trailer vehicles from deviating from the track centreline. The gearbox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ontrolling the lateral displacement of motor vehicle after a derailment while the safety device contributes less to keep derailed motor vehicles on the track centreline. The lateral distance between the safety device and rails should be larger than 181.5?mm for protecting the fasteners system. And for the CRTS-II bi-block sleeper ballastless track, it helps to decrease the post-derailment distance due to the longitudinal impacts with sleepers. It can also restrict the lateral movement of derailed vehicle due to the high shoulder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CRTS-II bi-block sleeper ballastless track should be widely used in derailment prone areas.  相似文献   

12.
根据混凝土施工经验,从模板、配合比、施工工艺3个方面介绍控制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施工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陈加升 《路基工程》2014,(3):184-186
以成彭双线高速铁路CRTSⅢ型板无砟轨道为例,总结了施工测量控制、混凝土底座施工、轨道板的粗铺和精调、自密实混凝土调整层施工工艺以及关键点和控制点。  相似文献   

14.
结合荣兰路的预防性养护工程,详细介绍了红外线加热板的工作机理、设备功能及结构、工艺流程、施工方案和作业要点等,并对其实际作业效果进行了观测、分析、评定,在经济性和实用性上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城市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中破裂稳固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通过对板式冲击锤、冲击式压实机(蓝派)、多锤头破碎机(MHB)3种破裂(碎)稳固技术的应用和破裂效果分析,介绍了板式冲击锤破裂稳固原理、施工工艺和关键技术。结合实例,提出了适合城市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改造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6.
改性稀浆封层技术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稀浆封层是一项较理想的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经多年的应用技术比较成熟,并具有施工简单、不中断交通、提高路面质量较快的特点。结合具体养护工程,对改性稀浆封层技术处理路面车辙问题及其施工工艺作进一步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7.
王强 《路基工程》2016,(1):163-167
在行车密度大,施工场地狭窄的条件下,对新建贵广铁路老罗堡联络线1/42有砟道岔进行施工并确保安全,其难度较大。为此,在比较各种施工方案的基础上,确定了区间整体插铺、分级提速的施工方案。重点介绍了线外道岔整体预拼、轨道形位控制、轨排加固、横移及起升同步控制系列技术。工程实践表明:该方案保证了施工质量和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8.
冷道远 《隧道建设》2009,29(2):239-242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要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连续性和高平顺性,施工中需采用高精度三维控制测量技术。结合温福铁路飞鸾隧道、甬台温铁路九牛山隧道及凤凰山隧道的测量实践,介绍高速铁路无砟轨道CPIII控制网测量技术的特点、技术要求以及测量方法,并对部分测量误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卢浦大桥主桥三角区岸跨桥面梁施工为例 ,介绍了在狭窄空间下 30 0t履带吊双机抬吊吊装施工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卢浦大桥的特种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20.
熊文安 《隧道建设》2015,35(Z2):97-100
为了解决小断面特长隧道施工时经常遇到的以下施工难题:隧道断面小,洞内施工组织难;独头掘进长,洞内通风差;合同工期短,要求进度指标高等,以正在修建的乌兹别克斯坦安革连-琶布铁路隧道安全隧道有轨运输技术应用为例,从有轨运输设备选型、洞内外场地布置、轨线设置和资源配置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总结出有轨运输方案在小断面特长隧道施工中可实现出碴运输高效、无废气排放利于改善洞内空气质量、解决因断面小施工组织困难等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