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人类历史进入90年代后,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已先后着手于海洋深处的探测研究。南朝鲜海洋研究所于1990年12月委托挪威“凯森”造船厂承造的“温努力”号海洋深处探测船于去年7月24日举行了下水典礼。“温努力”意为全世界。该船长63.8米,宽12米,吃水量1300吨,航速13.5海里。船上装有90多种世界上最先进的装备仪器,可探测南朝鲜沿海海域和太平  相似文献   

2.
《船艇》1989,(9)
日本东京都最近推出世界上首次采用喷水推进的气垫艇,将从7月开始航行。该艇装有借助遥控操作在水下摄影的水下电视机器人和水质计测装置,因而在客舱就能考察河川的状况。该艇总长19.9米,型宽7.96米,靠空气压上浮后即朝艇后喷水前进。由于水的阻力小故乘坐舒适,也不会因航行而产生大浪。  相似文献   

3.
车锐 《中国船检》2004,(9):82-82
中国船级社《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2001)第3篇第6章第6.5,5条规定:“锅炉上应至少装有2只安全阀,小型辅助锅炉上可仅装有1只安全阀,装有蒸汽过热器的锅炉,在过热器上亦应至少装有1只安全阀。”安装在锅炉上的安全阀为什么必须不少于两个呢?  相似文献   

4.
消息报导     
八四年六月十九日,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海洋石油勘探平台——“勘探三号”在上海船厂举行隆重的建成典礼,上海船舶工业公司董事长程望主持了典礼仪式,上海市副市长李肇基剪了彩。“勘探三号”是由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调查局和上海船厂联合设计的,它是世界上较先进的海洋钻井平台。它由平台甲板、立柱、浮垫和巨型井架等四大部分组成。平台甲板长71米、宽56米、高5.2米;下面有六根直径为9米、高达24米的圆形立柱分别与二只长90米、宽4米、高6米的长形浮垫相连接。平台甲板上方装有巨型井架,架  相似文献   

5.
据美国《国防》杂志报道,美国海军目前正在投资5500万美元研制一种海面无人船,该项目将持续6年。此无人船将用于在各种海洋环境下执行多种任务。该无人船系统称为“斯巴达”,是一种既可遥控也可自动运行的高速船。“斯巴达”可执行的任务包括沿海地区反潜战、反水雷战、防御鱼雷、收集情报、监视和侦察等。对“斯巴达”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已经在海军水下作战中心进行了三年。据水下作战战略规划与发展办公室主任约瑟夫·蒙帝称,“斯巴达”将使用现有的高速船——7米或11米长的硬壳平底船(RHIB),并在这些船上集成防御系统和武器系统。…  相似文献   

6.
《船艇》1991,(1)
由中科院声学研究所东海站与交通部海洋水下工程研究院共同研制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CTS—1型彩色图像声纳”,日前在上海通过鉴定。我国江河湖海水质严重混浊,常用的水  相似文献   

7.
小型潜艇     
意大利米兰基地的水下工程海洋潜艇供应商行,已建成世界第一艘使用一部90马力闭合回路式柴油机的小型潜艇。这艘被称为“凤凰1350型”的小型潜艇,艇体全长11.4米、宽3米,高3米、艇重25吨计算下潜深度701米,水下作业时救生系统可供193  相似文献   

8.
[大虾]信箱     
~~有问有答□ 河南省新郑市综合高中普二一班时伟峰问:1.我国有没有自己研制的战略核潜艇?2.引进俄罗斯的是第几代潜艇,请介绍一下其性能。■答:我国有自己研制的战略核潜艇。据外刊报道,这种战略核潜艇被称为“夏”级,水下排水量为8000吨,水下航速22节,载有12枚“巨浪-1”型潜射战略导弹。我国引进的俄制潜艇是被外刊称为“基洛”级的常规潜艇,据外刊报道有877EKM和636型两种。“基洛”级由俄罗斯“红宝石”设计局设计,水上排水量约2350吨,水下排水量3000吨,长73.8米,宽9.9米,吃水6.3米,最大下潜深度300米,工作深度240米,水面航速11节,…  相似文献   

9.
关键词     
太阳能潜艇 在全球变暖的大环境下太阳能潜水艇应运而生——世界上第一艘太阳能潜水艇将在2012年现身瑞士图恩湖湖底。打造首艘太阳能潜水艇的计划被称为“金鱼”计划,它代表的不仅仅是基于全球变暖之形势,对于普及绿色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需求,也代表了对于太阳能水下冒险的渴望。  相似文献   

10.
2008年5月7日,起重量世界第一的海上浮吊——“蓝鲸”号7500吨全回转浮吊在上海振华港机公司研制成功。“蓝鲸”号浮吊船体长239米,宽50米,它既可将吊具深入水下150米,又可将重物提升到水上125米。其起重臂可以放倒或旋转,十分灵活。7500吨全回转浮吊能自如应对恶劣环境,大大扩展了我国海事工程和求助打捞事业可涉猎的海域。  相似文献   

11.
一凡 《航海》2009,(4):43-43
据美《技术评论》网络版报道,美一家先创公司推出了一种制造大型可卷曲太阳能板的技术。这种卷带式制造技术可在不锈钢薄板上形成薄膜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每个太阳能模块大约1米宽、5.5米长,且电池板重量轻、可卷曲,很容易集成到建筑物的屋顶和外立面,也可用于车辆外体,电池板可卷起来放在背包里给笔记本电脑充电。  相似文献   

12.
正水下机器人也称无人遥控潜水器(ROV),是一种工作于水下的极限作业机器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提出:"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在海洋强国建设的大背景下,水下机器人作为一种智能潜器可广泛应用于海洋研究、海洋开发和水下工程等方面,其在海洋开发中所起到的作用举足轻重。英文版《水下机器人技术手册》来自国际知名的爱思唯尔出版集团,本书的作者Robert Christf和Robert Wernli在水下  相似文献   

13.
正水下机器人也称无人遥控潜水器(ROV),是一种工作于水下的极限作业机器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提出:"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在海洋强国建设的大背景下,水下机器人作为一种智能潜器可广泛应用于海洋研究、海洋开发和水下工程等方面.其在海洋开发中所起到的作用举足轻重。英文版《水下机器人技术手册》来自国际知名的爱思唯尔出版集团.本书的作者Robert Christ和Robert Wernli在水下  相似文献   

14.
正水下机器人也称无人遥控潜水器(ROV),是一种工作于水下的极限作业机器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提出:"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在海洋强国建设的大背景下,水下机器人作为一种智能潜器可广泛应用于海洋研究、海洋开发和水下工程等方面,其在海洋开发中所起到的作用举足轻重。英文版《水下机器《技术手册》来自国际知名的爱思唯尔  相似文献   

15.
王壮凌 《航海》2003,(4):12-13
美国麻萨诸塞州科学家正在研制一种水下滑翔机,能够利用海洋温差产生的能量作为“水下飞机”的动力能源,可以实现几年内翱翔在海洋,而不受海洋深度与距离的限制。 目前,这种滑翔机己通过了试验与测试。在不久的将来,这种智能滑翔机可“定居”海洋,定时提供给人类关于海底世界的一切变化和资料。  相似文献   

16.
正水下机器人也称无人遥控潜水器(ROV),是一种工作于水下的极限作业机器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提出:"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在海洋强国建设的大背景下,水下机器人作为一种智能潜器可广泛应用于海洋研究、海洋开发和水下工程等方面,其在海洋开发中所起到的作用举足轻重。英文版《水下机器人技术手册》来自国际知名的爱思唯尔出版集团,本书的作者Robert Christ和Robert Wernli在水下机器人及水下技术领域拥有超过40年的丰富经验,在业界享有盛名。  相似文献   

17.
正多元化智能海洋探测系统("I-EXPLORER")由母船、温差能驱动型水下滑翔机和水下仿生机器人组成,3个部分各自探测不同深度、多种类型的海洋数据,独立作业能力强又高度协调工作。I-EXPLORER可实现多层次、立体化海洋数据探测,以大数据技术构建"数字化海洋"。系统设计特点如下:1)基于"母—子"船的设计概念;2)突破了传统ROV携带AUV的作业方式,实现AUV携带AUV;3)通过将母船、水下滑翔机和水下仿生机器人收集到的海洋数据进行处  相似文献   

18.
<正>水下机器人也称无人遥控潜水器(ROV),是一种工作于水下的极限作业机器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提出:"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在海洋强国建设的大背景下,水下机器人作为一种智能潜器可广泛应用于海洋研究、海洋开发和水下工程等方面,其在海洋开发中所起到的作用举足轻重。英文版《水下机器人技术手册》来自国际知名的爱思唯尔出版集团,本书的作者Robert Christ和Robert Wernli在水下机器人及水下技术领域拥有超过40年的丰富经验,在业界享有  相似文献   

19.
我国首制的2.2万立方米半冷半压式乙烯液化气船今天在沪下水,该船由江南造船有限公司为美国航海人控股公司建造,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乙烯液化气船。这条名为“航海人火星”的乙烯液化气船,总长170米,两柱间长160米,型宽24.20米,型深16.70米,吃水10.97米,载重2.28万吨。船上装有4个独立的双环液罐,每个液罐均适用于装载乙烯、工业丙烷、无水氨、丙烯、丁二烯、  相似文献   

20.
<正>水下机器人也称无人遥控潜水器(ROV),是一种工作于水下的极限作业机器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提出:"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在海洋强国建设的大背景下,水下机器人作为一种智能潜器可广泛应用于海洋研究、海洋开发和水下工程等方面,其在海洋开发中所起到的作用举足轻重。英文版《水下机器人技术手册》来自国际知名的爱思唯尔出版集团,本书的作者Robert Christ和Robert Wernli在水下机器人及水下技术领域拥有超过40年的丰富经验,在业界享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