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隧道施工塌方机理分析及处治技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隧道在工挖过程中,常常发生塌方。本文分析了出现塌方的主要原因及塌方的机理,将塌方归纳成五种形态,共包括16种没类型。并提出隧道塌方的处治方法,分为洞身塌方处治和洞口塌方处治两大类,分别根据不同情况作了详细阐述,可供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2.
隧道施工中出现塌方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发生在营盘上隧道施工中的几次塌方出发,通过对塌方进行分类,多方面分析了塌方的原因,对认识塌方发生的规律和如何避免隧道施工中出现的塌方问题,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益,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3.
长山梁土质隧道进口段发生塌方。,由于采用了小管棚超前支护,特别注意了管棚的整体性和有效性,正确处理了塌方事故,终于通过了塌方段,进入正常施工。  相似文献   

4.
结合雷公山隧道局部塌方的实例,分析塌方发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防止塌方再次发生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塌方抢险、塌体邻近段的加固及塌方段的掘进等方面,介绍了白花山右线隧大塌方事故的处理方法和经过。  相似文献   

6.
大跨度隧道塌方处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家伟 《铁道工程学报》2007,24(5):86-88,94
研究目的:大跨度隧道洞口地形地质情况复杂,围岩完整性差,易出现塌方,对隧道施工进度和质量影响较大,本文结合大丽线禾洛山隧道出口段塌方的处理,对复杂地形地质情况下大跨度隧道洞口段的施工进行总结。 研究方法:针对禾洛山隧道出口段的地形、地质条件以及塌方情况,采用工程类比、数据分析和优化方案的方法,确定经济合理的处理措施,并对围岩、结构变形等进行了量测和分析,对主要结构进行了必要的检算。 研究结果:针对禾洛山隧道出口段具体的地形、地质以及塌方情况,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研究结论:大跨度隧道洞口段地形、地质情况复杂,围岩软弱,有效预防和处理隧道塌方,顺利通过洞口段是隧道施工成败的关键。本工程采用大管栅、小导管注浆联合超前支付、预留核心土开挖塌体的处理方法,使塌方得到了有效控制和处理,保证了安全顺利通过塌方段,解决了隧道施工进洞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龙(岩)长(汀)高速公路十二排右线隧道在开挖、初期支护后发生52m长大塌方事故及其处理为例。介绍了隧道产生塌方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处理方法的要点是在塌方体两端设型钢拱架支撑加固,穿越塌方区时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塌方体、三台阶分部开挖的施工方法。该方法为隧道工程施工中防止和处理塌方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京九线赣龙段两座隧道,施工中先后塌方数次,冒顶两次,由于采用了管棚法,得以安全成功地通过塌方地段,还达到了节省费用、缩短处理时间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赵开祥 《铁道建设》2004,(1):45-46,50
处理隧道塌方的办法多种多样。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既简单,又实用的隧道塌方处理办法。该办法在渝怀线29、39标段的隧道施工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宝中线大寨岭隧道出口端,在距洞240m处发生了大塌方,采用了全断面钢轨钢架支硼法进行处理,达到了预期目的,该法为处理塌方提供了新的手段和经验  相似文献   

11.
郭庆昊 《铁道建筑技术》2012,(Z2):129-130,143
结合实际工程,介绍了某隧道浅埋段塌方冒顶的处理方法,详细分析了塌方原因,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了相应的处理方案。同时在塌方处理和处理后过程中对塌方段洞内及洞外均进行了监控量测。实践证明该隧道塌方处理方案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2.
隧道围岩差异性风化地段施工塌方原因及处治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地质情况本身所具有的不确定性,尤其围岩差异性风化,再加上设计施工认识不够等人为原因,导致隧道塌方时有发生。结合某城际铁路盘道岭隧道工程施工期间塌方情况及塌方段差异性风化的地质情况,分析了该隧道塌方原因,从而提出了处治该隧道塌方的方案。同时,在隧道塌方处理及处理后的过程中,对塌方段洞内及洞外均进行了监控量测。根据监控量测的数据结果分析,该隧道塌方处理方案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3.
针对李塘隧道塌方、围岩松散的情况,介绍采用超前锚杆,小导管预注浆加固的施工技术通过塌方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隧道施工中塌方是常见的事故,塌方处理方案的关键是要考虑安全、合理、经济等因素。通过某浅埋黄土隧道的塌方处理实例,从塌方原因分析、处理方案技术经济比较等方面浅述了该隧道塌方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15.
介绍殿沟隧道塌方处理情况:采用注浆管棚、注浆固结塌体和型钢支护相结合的方法,顺利通过塌方地段。在体会部分,作者强调了施工方法应根据围岩变化作相应调整,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分析南昆线某隧道软弱富水围岩塌方的原因,介绍采用小管棚配合大管棚,深孔超前预注浆堵水并加固岩体,通过塌方体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7.
介绍某下穿铁路地道桥工程的施工方案、施工过程和发生塌方的情况,并对塌方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塌方是隧道施工中常见事故。阐述了隧道塌方的机理,从地质、设计、施工技术及管理等方面分析了隧道塌方的原因,并从洞口与洞内两方面论述了隧道塌方的处理方案,提出的工程对策,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云南广(通)大(理)铁路新哨隧道大面积通天塌方的处理方法:先采用注浆、锚杆等方法加固塌方体,然后将塌方段分块,按称上后下、从两端到中间的顺序逐块清碴并灌注衬砌,共效果远比不分块一次清碴再衬砌好。  相似文献   

20.
黄土隧道塌方处理及原因浅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包西线石沟隧道塌方原因分析和塌方处理方案的实践,详细介绍了黄土隧道塌方的综合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