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8 毫秒
1.
现代土木工程时常涉及大体积混凝土,其施工及养护过程极易出现质量问题,因此项目实施过程中检测工作始终贯穿于各个环节。常规混凝土无损检测方法一般无法对混凝土内部大截面进行直观评判,而弹性波CT则一次性重构截面波速分布,经反演后直接推定剖面内缺陷存在与否以及缺陷的位置及规模。通过弹性波CT在大体积混凝土检测中的应用,并结合超声法等验证手段,验证了该方法分辨率高、可靠性好、图像直观等优点,为其他相关类型项目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公路桥梁混凝土构件由于技术管理和施工控制等原因,会导致混凝土内部出现空洞、不密实等缺陷,这些缺陷会影响桥梁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影响到桥梁的运营安全。超声波法是混凝土无损检测的主要方法之一,可以用来判定混凝土中的缺陷情况。运用超声波对测法对桥台盖梁混凝土内部缺陷状况进行检测,准确得到异常点内部是否存在空洞,并确定其分布区域和不密实的空间位置。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述了钻孔灌注桩混凝土质量超声检测的优越性及其能提供基桩质量的信息;超声波检测原理和方法;影响检测质量的因素;超声波检测应用实例等内容。 为了检验基桩混凝土质量,由周之津、吴慧敏、徐人忠负责进行了超声波无损检测混凝土灌注桩质量的研究和应用。超声波无损检测可提供基桩施工质量和混凝土质量情况,确定基桩中缺陷的大小和位置,估算其强度,测试其它物理力学性质和参数,而无损于灌注桩的结构构造及其使用性能。并可进行长期重复检测和动态检测。因此,采用超声波无损检测不但可以确保工程质量,节约材料,而且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加快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4.
针对路面结构内部经常出现的裂纹,松散,空洞,离析等缺陷提出了一种利用瞬态表面波频谱分析法无损检测路面结构质量的基本原理和检测方法。通过工程试验验证;态表面波频谱分析法能较好地反映路面结构内部质量分层介的情况,且检测方法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5.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水泥混凝土无损检测中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外热成像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无损检测技术,主要是利用材料表面的温度和辐射率的差异形成可见的热图像,从而检测材料表面的结构状态和缺陷,并以此判断材料性质和内部缺陷.从水泥混凝土的热传导方程出发,导出了水泥混凝土缺陷深度的定量计算公式,且该公式能满足实际工程的精度要求,所以我们认为该技术应当成为检测水泥混凝土缺陷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桥梁墩柱、系梁、盖梁等工程结构体在现场浇筑时受气候、施工工艺、养护等因素影响,混凝土内部可能出现空洞、密实性差、裂缝等质量问题,严重影响桥梁工程耐久性和安全性。常规检测方法很难精准、全面查清桥梁混凝土内部质量缺陷。本文应用新型声波CT检测仪对桥梁混凝土内部缺陷检测开展了应用研究,论述了新型声波CT检测仪的工作原理、工作流程、优势特点,并对该技术在桥梁混凝土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证实了该新型声波CT仪在桥梁混凝土质量检测中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可推广至各类桥梁混凝土质量检测中应用。  相似文献   

7.
PC连续梁无损检测采用了弹性波层析扫描(CT)法基本原理及检测方法,设置现场检测试验,验证检测方法有效性。结合对PC连续梁0号块混凝土无损检测结果,分析混凝土内部缺陷及强度增长与弹性波传播速度之间关系,并采用扫描图像结果揭示缺陷及强度增长过程,最后通过在疑似病害区域取芯,进一步验证扫描结果的准确性,总结弹性波层析扫描法在混凝土无损检测中应用经验。工程实践表明,该检测方法切实可靠,能有效反映混凝土内部情况,检测结果以图形显示,直观明了,为病害整治及工程加固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韩林  孙超  王寓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7):278-280,294,22
目前桥梁工程中由于振捣不充分,混凝土质量不过关等原因而导致的混凝土不密实、空洞等缺陷屡见不鲜.针对混凝土缺陷引起的结构物承载能力和耐久性严重下降的问题,结合工程检测实例,通过对某互通式立交箱梁腹板混凝土缺陷的检测,具体介绍了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的检测原理和方法及混凝土缺陷的预防、处理措施.结果表明用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检测...  相似文献   

9.
地质雷达无损检测技术在混凝土箱梁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混凝土箱梁底板缺陷检测手段的制约,使得缺陷处治方案长期以来具有一定的主观性、经验性以及盲目性,因此将地质雷达无损检测技术应用混凝土箱梁底板缺陷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研究了地质雷达的工作原理以及波相识别方法,然后在某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应用该地质雷达无损检测技术,以确定其混凝土的密实性、脱空区域、底板厚度以及预应力管道位置等,钻芯取样方法验证了地质雷达无损检测技术在混凝土箱梁底板缺陷检测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混凝土色差是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检测与评定时的重要参数之一。目前,混凝土色差的评定主要依据检测人员的经验对混凝土表面颜色的均一性进行直观定性判断,其结果难以客观评定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基于图像分析技术的应用,提出采用数码相机现场采集混凝土结构表面图像,对图像进行灰度转换,计算灰度图像的标准差,考虑人类视觉识别特征和拍摄环境的影响,建立混凝土表面色差的定量评价体系和方法。基于所提方法,对一混凝土结构的表面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检测与评定混凝土表面色差缺陷。  相似文献   

11.
地质雷达技术及其在公路隧道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在新建公路隧道中,衬砌是隧道的主要承载结构,也是隧道防水的重要工程,其施工质量对隧道长期稳定和使用功能的正常发挥具有很大的影响。目前,隧道衬砌常见的质量问题有衬砌与围岩结合部的缺陷、局部裂缝、混凝土强度不够、衬砌厚度不足等。针对隧道施工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采用雷达检测技术,可以对混凝土衬砌与围岩结合部出现的脱空、回填欠实、富水区圈定、衬砌厚度等进行无损检测,及时发现问题,为采取加固措施消除隐患提供了依据,起到了对隧道施工质量实时监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根据红外热辐射原理,研发出对混凝土结构主动激励、红外成像采集、红外图像处理分析等设备和系统,并进行了桥梁结构内部空洞病害类等缺陷检测的模型试件试验及公路桥梁实桥试验研究;试验研究表明通过接收来自混凝土表面的热辐射值,可以对其结构内部的缺陷状态作出基本判断。但混凝土结构在无主动激励时,其周围介质的温度差值较小,红外图像不会反映出内部缺陷状态;在对混凝土进行人为主动激励的条件下,结构内部缺陷介质的影响使其产生温度场发生变化,通过自主研发的数字热红外成像仪,采集获得了混凝土表面温度场分布的热像图谱,从而实现混凝土内部缺陷识别判定,不但完成了主动激励的混凝土结构模型试件的试验工作,还成功应用于运营桥梁结构体的缺陷检测工作;采集到桥梁结构表面非常清晰的温度场图谱,实现了对桥梁结构混凝土内部空洞类等缺陷的有效检测和识别。并对内部设有缺陷的模型试件试验及已运营的实桥检测试验对比、分析验证了主动激励红外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及可靠性,成功攻克了快速检测混凝土内部缺陷病害识别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对MTU396-03系列发动机的活塞销进行无损检测时,因其曲率大,无法采用直接接触法进行探伤。为此研制了水浸线聚焦脉冲反射波检测活塞销内部缺陷的方法。本文对该方法作了概述,阐述了探伤参数的选定,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  相似文献   

14.
在客运专线桥梁建设中,支承垫石混凝土的质量对整座桥梁的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判断支承垫石混凝土耐久性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混凝土的密实度。混凝土的密实度可通过对混凝土直接取芯进行外观判断,也可以用超声波无损检测或用渗水性测定仪器间接判定,但这些检测方法都有速度慢、效率低的缺点,同时还有造成误判的可能。采用冲击弹性波无损检测方法可以有效避免这些不利影响,能够较为准确地测定混凝土内部密实度质量。阐述冲击弹性波无损检测的原理,介绍弹性波检测的测点布置及编号规则、测试数据及结果。  相似文献   

15.
无损检测技术指的是使用光、超声波等来检测混凝土的性能。使用这种方法检测钢纤维混凝土可以在不破坏混凝土结构的基础上,对混凝土结构的密实度、强度和均匀性进行检测。并且整个检测过程操作方便、检测成本低。基于此,现对无损检测技术在钢纤混凝土工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红外热像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无损检测技术,主要是利用材料表面的温度和辐射率的差异形成可见的热图像,从而检测材料表面的结构状态和缺陷,并以此判断材料性质和内部缺陷。从红外热传导方程出发,导出了混凝土缺陷深度的定量计算公式,其公式的精度有待在实践中验证。  相似文献   

17.
赵学勐  李达祥 《公路》1995,(6):60-62
应用水电效应法对珠海大桥桩基础进行了普遍检测,使大桥隐蔽工程的质量得到了有效控制。该法使用方便、速度快、无损桩身,既能检测桩的完整性又有测定桩的承载力,并可判断桩的缺陷位置及混凝土的浇注质量。水电效应法特别适用于大直径和深水中的桩基检测。  相似文献   

18.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造成的离析是路面早期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传统的检测手段和评价方法很难对路面的离析做出准确和定量的判断.结合国内某条新建高速公路,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全面管理中,综合采用无核密度仪PQI和激光纹理仪MTM无损检测技术,快速、便捷、安全地获得大样本的检测数据,然后利用统计学原理进行分析,根据所推荐的分级标准对离析状况进行准确的分级定量,表面和内部结合综合评价离析状况,可有效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比较客观真实地反映离析的状况,具有显著的统计意义.研究表明,综合采用适当的无损检测技术,才有可能获取大样本的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施工质量的过程与环节进行准确和定量的评定,快速直观地发现离析范围及分析离析产生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防止离析的措施,从而有效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9.
温度控制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施工工艺参数是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该文通过采用Mida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浇筑方式、冷却管间距、浇筑温度和保温开始时间等施工参数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的影响,结合具体工程所处环境情况,提出了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技术措施。优化水泥混凝土材料组成,采用40%粉煤灰等量取代水泥,可以降低材料绝热温升9.08℃左右;混凝土浇筑采用分层间歇5d或分层连续间隔4h,冷却管水平和竖直间距为1.5m;浇筑温度越高,内部温升峰值明显增加,应通过在拌和水中掺加冰屑、石料提前浇水预冷等技术措施尽量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为减小里表温差和温降速率,浇筑48h后用保温篷布进行保温,同时应根据实时监测温度数据及时调整保温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从20世纪以来,混凝土就已成为房屋建筑、桥梁、水利、公路等现代工程结构的主要材料,混凝土原材料、生产工艺、品质也在持续提升,针对结构混凝土的质量检验评定方法也在不断地进步。然而完美中仍存在不足,常规方法是采用同步成型尺寸为150mm×150mm×150mm的试件标准养护测试其强度,作为结构混凝土的强度判定依据,但试件受制作环境、制作方法、养护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仍不能完全体现实际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真值。虽然无损方法能做到一定程度的验证,但结构混凝土质量出现怀疑时,仍不能作为评定依据。采用结构上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方式能直接体现混凝土质量,虽然对结构造成一定的破坏,但该评定方法直接有效且真实可靠。利用某结构混凝土实体芯样强度数据为依据,针对目前国家及行业各种规范中对钻芯检测结构混凝土强度评定的不同要求进行比对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