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萧 《中国船检》2014,(7):84-86
近年来,船舶噪声问题越来越受到航运业的关注。船舶噪声这种较为严重的安全问题,不仅会导致船用设备疲劳损坏,缩短船舶使用寿命,更严重影响了船员健康、给乘客带来诸多不便。如今IMO第91界海安会(MSC91)通过的SOLAS公约II-1章3-12条修正案(MSC.338(91))已对2014年7月1日之后签订合同的1600GT以上的新造船强制实施《噪声水平规则》。直面强制实施后的《噪声水平规则》,船舶制造业将面临哪些困境?链条中的“捕声者”们又将遭遇哪些新挑战?  相似文献   

2.
聂垒鑫  吴立斌  钟涛 《船舶》2022,33(1):98-104
船舶生活污水真空管路系统噪声对船员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会产生严重影响,船员对于该管路系统降噪有强烈的需求。该文对船舶生活污水真空管路系统噪声源进行特性分析,研究了该管路噪声控制技术,提出了该管路系统降噪措施,开展了管路消声器设计及性能试验研究,对改善机舱及生活舱室工作生活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水上消防》2012,(4):42-42
日前结束的国际海事组织(IM0)海上安全委员会(MSC)第90次会议批准了《船上噪声等级规则》修订草案,对《规则》适用的船型、船舶不同区域的噪声限值、舱壁和甲板隔声指数、噪声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等进行了修订,对船舶的降噪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据介绍,《规则》修订草案主要对船员工作及生活区域作出了噪声限定,明确了其适用于1600总吨以上的新建船舶,但是挖泥船、打桩船和高速船舶等不受这一草案限制。  相似文献   

4.
船舶操舵系统的液压冲击噪声不仅影响到船员的工作和休息, 甚至会对管路和设备造成破坏。降低操舵系统的噪声是船舶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对船舶操舵系统的液压冲击现象进行了分析, 介绍了综合治理中采取的技术措施和效果。  相似文献   

5.
海事消息     
《水上消防》2012,(4):42-43
IMO批准《船上噪声等级规则》修订草案日前结束的国际海事组织(IMO)海上安全委员会(MSC)第90次会议批准了《船上噪声等级规则》修订草案,对《规则》适用的船型、船舶不同区域的噪声限值、舱壁和甲板隔声指数、噪声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等进行了修订,对船舶的降噪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据介绍,《规则》修订草案主要对船员工作及生活区域作出了噪声限定,明确了其适用于1600总吨以上的新建船舶,但是挖泥船、打桩船和高速船舶等不受这一草案限制。草案中,对噪声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的新规定,强调不仅要在船舶航行试验时进行噪声测量,  相似文献   

6.
车驰东  徐旭敏  陆红干  许斐 《船舶工程》2021,43(5):前插3-前插10
随着现代化船舶领域对船舶大型化以及各方面要求的提高,船舶推进装置功率不断增加,船舶电站及辅助系统工作强度增大,从而使得船舶结构振动以及各舱室(如驾驶室、机电集控室及船员住舱等)的空气噪声问题愈趋严重.一方面,高指标的振动和噪声不仅会影响船上设备的运行,还会影响到乘员的适居性,从而影响到船员的工作休息,乃至船舶的正常航行;另一方面,由于动力性需求的增大,机电设备功率不断增加,而海洋平台等海工结构为了满足动力定位(Dynamic Positioning,DP)的需求,也开始配备大功率推进装置,这些动力机械引起的高强度结构振动还会导致周边结构的疲劳破坏,并影响其他设备的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7.
船舶噪声对船员的听力损伤是众所周知的,甚至发生部分船员的永久性听力损失。国际海事组织第91届海安会通过了新的《船上噪声等级规则》,围绕实施噪声规则,分析了听力保护的技术要求和正确选用听力保护器的技术依据,探讨了佩戴听力保护器对语言交流和感受听觉信号造成的影响。强调必须开展听力损伤的风险评估,并对识别听力损伤的特殊风险因素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深入研究人为因素对船舶安全的影响,文章在分析船舶事故特性的基础上,从工资待遇、船员培训、船舶硬件技术提升、设备自动化和船员心理几个方面探讨了船舶事故中人为因素产生的原因,并针对以上因素提出改进措施,从而减少船舶事故。最后本文还展望了船舶安全管理中船员管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新的设备和仪器不断装备于船舶,但船舶事故,特别是船舶海难事故仍然频繁发生,而且有80%以上的事故是由人的非标准行为所导致。基于这种情况,IMO先是主持制订了船员培训公约,规定了船员的最低技能要求和资格检查制度,逐步严格港口国监督制度,对不合格船舶进行连续监控。1987年3月ISO公布9000系列质量管理和保证标准来控制质量。1988年IMO的MSC(海安会)审议了海上安全服务公司提出把质量管理的原理应用于安全管理上的提  相似文献   

10.
船舶低噪声设计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动力装置引起的机械噪声是影响船舶舒适度、船舶电子设备可靠性、船员工作环境的最主要噪声源,也是船舶水下辐射噪声的主要噪声源之一。随着船舶动力装置向高功率密度方向发展,船舶的噪声级越来越高,简单的振动噪声处理已难以满足其噪声和振动限值的要求。为了研究控制船舶机械噪声,提出了船舶低噪声设计方法,建立了全船振动噪声评估及控制方法的设计流程。并以某型船舶低噪声设计为例,通过实船测试,验证了船舶低噪声设计方法的正确性、可靠性和规范性。该方法可适用于各种低噪声船舶的设计中,如物探船、游船、火车渡船等。  相似文献   

11.
吴忠 《船舶》2017,28(1)
船舶噪声不仅影响船员的身体健康,而且影响船舶性能。国际海事组织发布《船上噪声等级规则》,该规则对船舶噪声提出更高、更严的要求。本文以4 350标准箱高速集装箱船为研究对象,对不符合噪声要求的区域提出改进措施,通过实船测量验证该船噪声等级已符合新规范要求。其改进措施可供其他船舶参考。  相似文献   

12.
船舶各个舱室中集成了众多的电气化设备,这些设备在狭小的空间中不可避免会发生共振,造成严重的空气噪声干扰,这给船员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同时也不利于舰船的航行安全。为了降低船舱空气噪声的干扰,本文主要对空气噪声生成的原理进行阐述,并通过一定的控制算法,实现了对船舶空气噪声的有效控制,以降低噪声,隔绝干扰。由于船舶空气噪声的来源非常复杂,频段覆盖范围也较广,因此必须采用滤波算法,对各个频段的空气噪声进行有效的估计,提高噪声模式的识别效率。通过仿真计算和噪声优化,整个船舱的空气噪声水平获得显著的降低。  相似文献   

13.
船舶管理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硬件,就是船舶;另一部分是软件,就是船员的管理.船舶的安全事故80%以上是人为造成的,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管理好船舶,最关键的就是一个理字,有了理才能谈管.  相似文献   

14.
孙化栋 《世界海运》2009,32(3):67-67
随着船舶大型化、高速化的发展,其振动和噪声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对船员的生活、工作甚至心理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柴油机是绝大部分船舶的推进主机和发电机原动机,是船舶的心脏,也是船舶最大的噪声源,如何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船舶柴油机的振动与噪声是船舶噪声控制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5.
宋冬 《中国水运》2014,(10):44-45
根据噪声规则的要求,船东应提供一份经验船师认可的包括每一类船员暴露等级的计算报告。当测量的舱室超过《船舶噪声检测指南》(简称指南)的要求时,验船师需确认船员的噪声暴露等级不得大于80d B。文中将主要分析一下船员暴露等级的计算办法以及对噪声防护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货船空调是为货船的居住区域提供新鲜和温度适宜空气的。如果空调送风产生较大噪声,会直接影响船员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所以对空调噪声的控制,在现代船舶中十分重要。货船空调噪声主要来源有背景噪声、空调自身的设备噪声、风管传播噪声和室内末端设备噪声。通过对货船空调噪声形成原因的分析,探讨了在设计和建造中,通过合理有效的手段,控制货船空调噪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据IMO统计资料显示,80%以上的海上船舶事故与船员人为因素有关。我国自开展船员培训以来,坚持按照STCW78/95公约标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规则》,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监督体系。但在实际操作中,船员培训质量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如何有针对性地制定船员培训监管对策,加强船员培训管理,从而确保和提高船员培训质量,成为新时期船员管理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8.
吴男 《海运情报》2004,(4):31-31
2002年国际船舶保赔协会的追加保险费平均上涨了25%,而2004年2月保险单更新时.船东和租船人必须为其船舶第三方责任险支付更高的保费。大部分船种的营运成本平均上涨了约1.3%.其中除了保费上涨25%外,船员工资也提高6%以上。  相似文献   

19.
正0引言由《2016年中国船员发展报告》可知,我国注册船员1 392 751人,其中:海船船员672 961人,国际航行海船船员497 197人;3 000总吨及以上船舶的船长15 426人,大副9 663人,二副14 269人,三副22 080人;500总吨及以上船舶的值班水手85 993人;主机功率3 000 k W及以上船舶的轮机长14 469人,大管轮7 950人,二管轮13 278人,三管轮17 544人;主机功率750 k W及以上船舶的值班机工60 964人。  相似文献   

20.
船舶在水上活动.由于种种客观因素和人为因素.造成船舶发生火灾。轻者会影响船舶营运,重者会造成船舶的沉没。为此,要确保船舶及船员的安全,必须让船员熟知船舶明火作业的安全技术要求.重视船舶日常防火注意事项和船舶应急的处置方法及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