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信息系统审计的5种类型,即系统开发过程审计,系统实现后审计,日常运行审计,内部控制审计,财务报告审计。信息系统的三种审计方法,即绕过计算机审计,通过计算机审计,利用计算机审计,重点讨论了计算机审计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给出了计算机审计系统的结构框图,功能说明及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航运事业的快速发展,市场经营风险加剧,审计风险日益突出,审计责任逐渐加大,审计风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此,审计机关及其从业人员应树立审计风险观念,建立健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提高审计质量,使审计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通过分析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研究其控制措施,以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持续深入,会计信息的电算化程度不断提高,为计算机审计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内审中的应用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对计算机审计在国有企业中应用的优势、功能、面临的困难和未来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审计理论及实务中,分析性程序是一种重要的审计方法,对审计人员获取审计证据,提高审计效率,有效判断和避免审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而在我国审计实践中,审计人员对其尚缺乏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和有效运用。本文试就审计分析性程度阐述了笔者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对高校特殊的经济运行状况决定了其内部审计工作也存在着独特的审计风险诱因进行分析。从现实各种环境条件下的影响风险的因素及意义、审计风险点的选择和设置、工程造价审计风险防范三个方面分析了审计风险。提出不确定性是内部审计风险最主要的特征,防范和避免审计风险,应对内部审计风险的根本起点和成因进行深刻、全面地认识,才能有效地促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观点。审计风险的产生是客观和主观的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抽查法中三种抽样方式的具体分析,着重阐明了审计实务中如何正确运用抽查法,以使审计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并在保证一一的审计质量的同时,大大地提高审计效率。在此基础上,文中料阐明了通过抽查法的规范实施,对促进我国审计电算化的实现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抽查法中三种抽样方式的具体分析,着重阐明了审计实务中如何正确运用抽查法,以使审计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并在保证一定的审计质量的同时,大大地提高审计效率.在此基础上,文中亦阐明了通过抽查法的规范实施,对促进我国审计电算化的实现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对高校审计档案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论述了审计档案的概念内容以及高校内部审计档案建立的原则,作用和特点,阐明了高校内部审计档案立卷和归档的程序,同时,结合所在单位实际,列举了审计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9.
数据库审计(Audit)属于数据安全范畴,由数据库管理员用于监视和记录数据库的活动或者收集数据库的使用信息,是数据库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介绍Oracle数据库的几种审计方式:Logminer分析工具、正规审计、触发器和细粒度审计(Fine—Grained Auditing,FGA),阐述它们的优缺点,并根据需要进行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0.
浅探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审计监督制度随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需要而产生,并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不断发展。随着审计工作不断深化和审计影响的不断扩大,审计质量问题受到审计机关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成为影响审计事业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李金华审计长曾指出“应以提升审计成果质量为核心,全面提高审计工作水平”。因此,充分认识审计质量的重要意义,客观分析审计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科学制定提高审计质量的具体措施,对促进审计工作上层次、上水平,推动审计工作在新阶段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王蓉 《港工技术与管理》2009,(4):28-30,35,38
本文结合笔者的审计工作实践,简单介绍项目分包审计的重点,并提出了项目分包结算审计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相似文献   

12.
面对大数据时代的变化与挑战,企业内部审计需要未雨绸缪,将审计信息化建设作为战略性任务进行规划和推进,使其成为推动内部审计发展的“助力器”。当今时代,从社会生活到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都在讲述一个正在发生的故事,那就是大数据已悄然改变我们的生活以及认识世界的方式。内部审计作为企业价值链管理的重要环节,在大数据时代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事前审计的特征描述以及对内部审计工作的现状分析,从模式、功能、思维习惯几个方面对内部审计的通常做法进行了梳理。对可以归类于事前审计的几种做法进行了提炼,强调了审计关口前移的必要性,指出审计关口前移的重点应当是效益审计。作者还从制度建设、审计人员素质、审计介入决策过程的机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相似文献   

14.
从审计风险的涵义出发,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及其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范措施,旨在促使审计工作者做出更深更细的理论研究,并在实践工作中做出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5.
水安全风险预警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水安全风险的角度出发,系统分析了水安全方面存在不确定因素,建立了水安全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确定了风险指标及其相应的预警阀值和预警信号,并应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水安全风险预警模型。  相似文献   

16.
范惠玲 《中国造船》2004,45(Z1):461-466
通过内部审计工作的实践,提出了为什么要摆正内部审计人员在企业中的位置,阐明了如何发挥审计人员在专业公司制度审计和项目管理审计中的作用,并以事实说明内部审计人员在企业中所起的作用,对今后如何更好地开展内部审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现代企业制度下港口企业内部审计的要求,介绍了烟台港为实现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而采取的六个方面的措施,探索了审计的新机制,推进了审计工作的改革。  相似文献   

18.
鄢丰俊 《中国水运》2007,7(11):184-185
针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应用程序,本文介绍了程序审计的主要内容,着重分析了程序审计的几种方法及特点。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内部审计是由部门、单位内设的审计机构从内部对其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的审计监督,内部审计的目的在于促进本部门、本单位经营管理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因而内部审计既是本单位的审计监督者,也是根据单位管理要求提供专门咨询的服务者。作者近期赴德国考察,参观了德国汉堡港仓储公司(HHLA),觉得德国的  相似文献   

20.
李本霞 《中国水运》2007,5(10):205-205
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水平的迅速提高,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日常管理工作中被广泛应用,且大大提高了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在此环境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内部审计工作,通过对审计情况的综合分析,站在较高层次去审视单位经济活动中的动态问题,为领导层宏观决策提供依据,以推进单位改革和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