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苯属于高度危害毒物 ,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它主要经呼吸道吸入 ,皮肤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侵入途径。目前 ,多以环境监测结果来评定作业工人的接触水平 ,然而 ,这只是一种生产环境的度量 ,不能很好地反映机体的内吸收水平。本调查旨在利用空气中苯浓度与作业工人呼出气和尿中苯浓度的相关关系 ,试以探讨相应的生物暴露限值 ,更有利于苯作业工人的健康监护。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制鞋工人 36名 ,男性 ,年龄 2 1~40岁 ,工龄 1~ 1 1a ,在生产中使用含苯稀料与胶。1 2 检测项目与样品采集1 2 1 环境浓度测定 :由作业工人佩带G…  相似文献   

2.
本次为了解混合苯作业工人——喷漆工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 的变化情况。试图为苯或混合苯作业工人健康检查寻找敏感指标提供资料。故在职业中毒普查中对53名接触混合苯(二甲苯、甲苯、苯)的工人进行了血清免疫球蛋  相似文献   

3.
开展呼出气中的工业毒物的生物监测,已被国內外许多学者普遍重视。目前,有报道认为:呼气苯浓度可作为苯作业工人的暴露指标,来衡量其工作接触程度。为此,我们选择苯污染较严重的制鞋行业,测定不同车间空气中的苯浓度和苯作业工人的呼气苯含量,以探索两者的关系及呼气苯含量测定的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4.
甲苯主要经呼吸道进入机体 ,皮肤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途径 ,空气中接触限值是对作业者环境状况的一种度量 ;生物暴露限值则是对经呼吸道及其它途径进入机体毒物总量的一种度量。本调查旨在探讨空气中甲苯浓度与肺泡气、尿液中浓度的关系 ,试图提出一个相应的生物暴露限值 ,配合空气中接触限值 ,能更有利于作业工人的健康监护。1 材料与方法甲苯作业工人 82名 ,其中女性 40名 ,年龄 1 8~ 5 0岁 ,分别于班前 ,上、下午班中用容积约 2 0ml的具塞玻管收集其肺泡气 ;用 1 0 0ml注射器采集对应工人呼吸带空气样 ;用已知容积、自重的具塞玻瓶…  相似文献   

5.
甲苯主要经呼吸道侵入机体,其空气监测值只是对经呼吸道侵入的一种度量。本文以空气中甲苯质量浓度与尿中甲苯浓度的关系,试图提出一个相应的职业性生物接触限值,以利于甲苯作业工人的健康监护。1材料与方法1.1尿样采集:用已知容量的具塞玻瓶收集2组不同作业环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职业危害因素对作业工人遗传毒性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特别是化学物质引起的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与微核等的变化。苯是其中较重要的化学物质之一。以前虽然对苯作业工人进行了一些毒性遗传影响的研究,但对苯接触女工在这方面的研究较少。为此,我们于1990年5月对湖北某中型钢铁厂接触苯女工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了解接触混苯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法对吉林某地35名混苯接触组和20名对照组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检测.结果 接触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最高23‰、最低6‰(P <0.01).结论 职业性混苯接触可使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升高,细胞培养法是一种简便、易于掌握和应用,结果重复性好,适合于基层单位使用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我们试图从免疫学角度讨论职业中毒的本质,而对铅作业者的细胞免疫功能进行了测定。当前,关于直接接触铅等重金属的现场工人的免疫功能还没有报告。因此,此次对直接接触铅的工人的免疫功能,特别是细胞免疫方面的功能进行了研究。方法是使用据说对细胞免疫的功能细胞——淋巴细胞具有非特异性分裂刺激作用的植物血凝素。进行微量全血培养然后测定T细胞的逆转功能。即把所采取的血液不加任何处理就用培养液稀释10倍。加入植物血凝素(PHA)诱发逆转反应。取PHA的剂景。比较研究彼此之间最高反应率结果,确认铅作业工人与正常人比较,转化反应具有有意义的低下。尤其,在铅浓度高的作业现场尿中合铅量高的  相似文献   

9.
苯、甲苯都可引起人和动物外周血淋巴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互换(SCE)率的增高。但混苯(苯、甲苯、二甲苯的简称)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SCE率的改变及意义国内报道较少,本文试图用SCE率探讨混苯中毒的早期诊断。对象与方法一、对象:吉林铁路车辆段客修车间油工8人,吉林市木器厂折椅、家具车间油工23人,计  相似文献   

10.
许多资料报道镉可引起机体的免疫系统变化,并可抑制动物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镉对人体的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具有抑制作用。本文通过测定T淋巴细胞水平,观察镉对工人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检测了铝厂作业工人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免疫球旦白IgG、IgA、IgM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α醋酸萘酯酶(ANAE)含量,结果显示CD+3、CD+8、IgG、ANAE含量在短期铝、氟暴露工人中显著增高,而在长期铝、氟暴露工人中均下降,CD+4、IgM含量降低呈显著性差异,而且生产环境空气铝浓度与工人血清IgG、CD+4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提示:铝厂工人免疫功能的改变具有双向性,铝对工人的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2.
动物实验和调查均证实苯可诱导微核产生,苯的遗传毒性与其代谢产物有一定关系也为许多实验所证实。酚为苯的代谢产物之一,关于酚作业工人遗传毒作用的调查国内尚无报道,为了探讨酚的致微核作用,研究苯中毒作用机理,我们对接苯和接酚工人进行了微核水平实验检查,同时对苯作业工人工龄及白细胞与微核率关  相似文献   

13.
我区大多数工厂均有油漆作业点、油漆工人数相当多。以往对油漆工进行职业性体检时,均以苯接触作业对待,主要检查有否苯中毒。由于劳动保护工作的加强,对苯的毒性有较充分的认识以及苯的来源短缺等原因,各种油漆所用的有机溶剂及稀薄剂已有了很大变化,总的趋势是苯的含量逐步减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慢性TNT中毒性肝病的发病是否与机体免疫有关,以进一步与病毒性肝炎相鉴别,对受检者除必查项目外,增加了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并分组统计:第一组健康炊事员54名、第二组病毒性肝炎患者20名、第三组无肝功损害的TNT作业工人49名、第四组单项SGPT升高(>100u%)的TNT作业工人52名、第五组慢性TNT白内障患者42名。  相似文献   

15.
免疫功能的变化是机体对毒物毒作用的一种反应,毒物所引起的机体免疫功能发生变化的阈值远远小于它的毒性阈值,同时免疫反应的出现较毒性出现早,有一定的特异性,因此,通过检测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来反映毒物的毒性已逐渐为人们所重视。近年来,由于免疫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免疫功能的检测方法在毒理学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有许多实验室均已建立了一套评价毒物免疫毒性的实  相似文献   

16.
随着工业的发展,苯作为一种有机溶剂应用相当广泛,估计我国目前有工人528729名。职业接触苯或苯的混合物,抽样调查发现,制鞋工业中苯所致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生率为一般人群的5.8倍,苯中毒发生率为0.51%。由于苯是一种高挥发性有机溶剂,主要经呼吸道吸入,而呼吸带污染浓度视操作方式、工作环境及空气流动等有很大波动,且吸收速率差异很大,故单纯测定空气苯浓度只能反映外接触水平,难以对个体吸收量作出估计。有报  相似文献   

17.
苯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因其具有相当的毒性,近20年来已逐渐被甲苯、二甲苯所取代,因而接触甲苯、二甲苯的工人日益增多,故我们选择了甲苯、二甲苯作业空气浓度高于国家允许浓度的作业组,进行了几项指标的观察,以便寻求甲苯、二甲苯中毒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用2-乙氧基乙酸(Ethoxyacetic acid,EAA)作为牲标志物评估2-乙氧基乙醇(Ethoxyethanol,EE)作业工人的总接触水平的可行性,用3M个体徽章式采样器对感光版制版作业工人进行空气监测。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人呼吸带中EE蒸气的含量及尿中代谢产物EAA的浓度。结果表明:工人经呼吸道接触EE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与班后尿EAA深度显著相关。经皮肤和呼吸道两个途径接  相似文献   

19.
关于评价职业性接触苯的指标,迄今国内外已有大量报道。一般认为白细胞下降、血小板降低是苯中毒最早和最常见的征象;空气中苯系物浓度测定结果,虽是重要指标,但往往不能反映作业环境的全貌及其与个体遭受危害之间的关系;血液学指标缺乏特异性,且出现阳性结果时,苯对人体的毒作用业已产生,难以达到预防为主的目的。因此,寻找更理想的评价苯接触的指标成为职业病防治工作者共同努力的一个目标。近几年来,我们在苯作业卫生学调查的基础上,于1977~1978年又对苯接触工人测定白细胞的组织化学——中性粒细胞硷性磷酸酶(N-ALP)作为苯接触评价指标的初步探讨;现结合有关文献,着重讨论职业性接触苯的一些评价指标,为今后职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从接触羽绒粉尘作业工人的临床表现,X 线表现及机体免疫状态和遗传毒理学方面对羽尘的职业危害作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接尘工人主要出现了咳嗽(占20%)、咳痰(占16.7%)、气短(占10%)、胸闷和胸痛(占10%)等呼吸系统症状.同时检出有皮肤过敏者占10%.在IgG、IgM、IgA指标及微核率方面接尘工人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