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火生 《公路》2012,(2):4-9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路网的不断完善以及受土地和环境资源的制约,旧有高速公路的改扩建工程将是未来交通建设领域的一个重点.以广东省佛开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为背景,简要介绍了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总体方案论证、建设规模的确定,旧有桥涵、路基、路面的评价和数据采集,桥梁与路基拼接技术,软土处治,路面设计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占辉  李宇春 《公路》2012,(2):36-39
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对原高速公路交通影响较大,而路面施工又是交通影响相对较大的阶段,如何保证路面施工阶段的道路通行能力,成为整个交通组织的一个关键.通过对佛开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路面施工阶段交通组织方案及实施关键性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今后的改扩建项目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3.
佛开高速公路谢边至三堡段改扩建项目已陆续开始进入全线路面工程施工阶段。结合现场暴露出来的问题,原设计图纸中关于路面工程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方案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面临高压态势的工程安全管理形势,存在改进和优化完善的地方。结合设计研究内容和国内外的相关应用成果,对佛开改扩建项目路面工程施工阶段交通组织方案进行了研究探讨,提出了改进和完善的方案,借此为其它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提供一定程度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治国 《公路》2022,(4):98-100
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数量逐年增加,由双向四车道改扩建为双向八车道后,如原道路超高渐变段与纵坡小于0.5%的段落叠加,扩建后由于路面宽度增加较多,雨后积水现象严重。通过对多路拱设计方法的分析研究,为原纵坡平缓超高渐变路段提供了超高渐变的方案,以解决改扩建后路面排水问题。  相似文献   

5.
李湘知 《公路》2012,(2):150-152
在佛开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佛开高速公路仍处在原有业务不中断的状态.因此,佛开高速公路改扩建机电工程施工必然面临施工界面分散、不连续,以及新旧机电系统互相兼容、并存、切换的难点.如何在这些复杂的条件下完成机电项目工程施工,是对机电工程施工参建各方组织管理能力和工程实施资源合理应用的考验.文中重点论述了在佛开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的机电工程改扩建施工管理方面的有关经验.  相似文献   

6.
1项目来源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市场主导性科技项目。2主要完成单位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广东华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3主要技术内容3.1技术特点佛开高速公路三堡至水口段改扩建工程在国内首次提出最大程度利用硬路肩的绿色理念,基于刚柔复合式路面改扩建工程中结构型式复杂的病害特征、原路面结构中水泥板下设置有盲沟受力薄弱点、非常规水泥混凝土板块尺寸受力及拼接型式等难点,通过硬路肩承载能力评价方法及评价效果研究、原路面深层病害探测识别技术研究、新旧路面均衡设计方法与改善措施研究、刚柔复合式路面拼接技术及裂缝反射规律、加铺标准、施工标准、评价方法等系统性的研究,旨在形成全套的路面工程绿色改造检测、施工、设计关键技术及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7.
刘永  匡耀  陈金许 《交通科技》2022,(1):23-27,33
在高速公路与扩建工程中,传统的以指导路面养护为核心目的而构建的路面技术状况评价指标体系无法科学、系统地指导改扩建工程.文中提出某些指标用以建立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既有旧路面技术状况综合评价体系,根据评价结果提出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既有旧路面综合利用决策方案.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旧路综合利用决策方案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8.
李清斌 《路基工程》2016,(2):138-142
通过对郑漯和漯驻两条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旧路病害状况和病害成因的分析,提出了高速公路改扩建路面结构设计应考虑的因素,并明确了重载交通特征及量化指标;结合路面结构受力特征分析,推荐了高速公路改扩建合理的路面结构设计,并对改扩建路面衔接设计提出了建议和应考虑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粘滞滑水与动水压强滑水的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明确合理的几何设计可改善路面排水性能,避免车辆行驶产生滑水情况;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定动水压强计算方法及参数取值、水膜厚度和径流长度计算方法,建立高速公路完全滑水条件检验模型;以该模型为基础,对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常见工况进行完全滑水分析。结果表明,一般路段发生完全滑水的可能性小,超高过渡段为最不利工况;加大纵坡对改善超高过渡段的排水条件有限,增设路拱线是改善改扩建工程路面排水条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了给现有的"白改黑"公路路面反射裂缝处治提供可借鉴的依据,通过佛开南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实践,介绍了高速公路"白改黑"路面改造过程中针对反射裂缝、刚性基层强度不足的补强措施,其中着重介绍了高聚物注浆技术在路面病害处治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为确定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旧路路面的技术状况,借助路面智能检测车、落锤式弯沉仪、探地雷达等设备对道路路基与路面状况进行检测与评价,并结合路面钻芯试验确定路面典型病害的成因。针对现有路面评价指标不适用于高速公路改扩建的问题,提出路面面层评判关键指标——路面修补率,制定局部病害以及连续病害路段的处治方案,为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旧路检测及改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长大纵坡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严重车辙病害且不能彻底治理的现状,分析了长大纵坡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了PR剂量、试验温度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抗车辙的影响规律,结合试验路检测验证,对忻阜高速公路长大纵坡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特殊的材料设计.  相似文献   

13.
以广东省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林带示范工程——佛开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谢边至三堡段景观绿化设计为例,在分析沿线环境特点的基础上,探索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林带设计的技术方法,为今后的公路沿线景观林带建设提供参考依据和原则.  相似文献   

14.
沥青路面的车辙变形主要是由于沥青混合料在高温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引起的,山区长上坡路段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是在交通荷载长时间作用、高温和重载的综合作用下产生的。通过对贵州地区高速公路路面车辙病害问题的调查,分析了高速公路长大纵坡路段车辙病害产生的原因,对长大纵坡路段车辙病害形成机理和解决措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重载交通、坡度、低速行驶是导致高速公路长大纵坡路段车辙病害产生的主要原因,对于山区高速公路长上坡路段的路面结构设计需要从车道设计、沥青混合料设计、路面结构组合设计等方面进行单独设计,从而提高沥青路面结构的抗车辙能力,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5.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绿色交通已成为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之一。现有道路交通碳排放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城市道路机动车辆出行导致能源消耗产生的碳排放,鲜有针对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系统性碳排放研究。通过识别高速公路改扩建过程中勘测设计、工程施工和交通组织三个主要环节中的各类碳排放源,构建“从下到上”的高速公路改扩建碳排放测算方法,并从路面材料、施工工艺、交通组织和能源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低碳化改扩建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6.
依托广东佛开高速公路(谢边~三堡段)改扩建工程,集成应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科研成果与新型设计理念,从本质安全、防护安全以及运营安全和服务方面,开展新一代智能化的高速公路安全管理、控制与服务系统示范,有力提升佛开高速安全信息服务和管理水平,为我国下一阶段高速公路新建及改扩建工程建立示范样板。  相似文献   

17.
连霍高速公路郑州段路面改扩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连霍高速公路郑州段路面改扩建工程实践,针对原连霍高速公路郑州段现有路面状况、强度及路面结构形式,分析现有路面病害产生的原因,依据改扩建完成后车辆分布特点,提出分车道路面设计原则,以路表面病害及弯沉作为改善设计指标,在对旧路改善多方案比选的基础上,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提出适宜的旧路面改善方案,为其他项目路面改扩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前针对长大纵坡的研究多集中于爬坡路幅,无法全面反映长大纵坡路面使用性能变化规律.为研究高速公路长大纵坡路段全路幅的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衰变规律,对云南省元磨高速公路的2个长大纵坡路段3年路面使用性能检测数据进行研究,并结合沿线车辆驾驶习性、路面病害检测结果展开分析.结果表明,山区高速公路长大纵坡全路段均存在使用性能的衰减...  相似文献   

19.
结合湖南吉茶高速公路路面一标段存在连续纵坡和桥隧比例高的特点,设计了CRCP-AC复合式路面结构.该文介绍了复合式路面CRCP的设计、铺筑等相关注意事项,为连续配筋混凝土复合式路面在中国高速公路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李思清 《公路》2012,(2):1-3
以佛开高速公路的改扩建工程为案例,分析高速公路改扩建在保安全和保畅通前提下的项目特点与技术难度,提出相应的项目管理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