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8 毫秒
1.
目前,我国定点生产轿车的厂家基本上是合资或合作企业,上海大众公司自1984年与德国大众公司合资以来,至今仍未完全形成自主开发能力;一汽集团公司红旗牌轿车应是我国拥有全部知识产权的民族品牌轿车,但后来与德国大众公司合资生产的捷达轿车等却领带于国外先进技术,是国外品牌,为此,我国轿车工业要更新自主开发观念,探索新的自主开发模式,引进先进技术,建立便捷的融资渠道,全面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真正自主开发出国产品牌的轿车而努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中国轿车工业目前的总体水平,阐述了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发展轿车工业的影响,提出了我国轿车工业只能走吸收外资、与国外厂家进行全面合资合作,借用外力来发展的路子,并根据“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大力发展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车型和零部件产品。  相似文献   

3.
胡安生 《汽车情报》2006,(15):14-19
我国的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建立始于1953年,当时主要是依托一汽的建设,以及后来的二汽的建设,是为卡车的零部件作配套生产。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轿车工业的起步和发展,我国整车企业通过与跨国汽车集团(6+3)合资,引进国外技术生产轿车。同时,国际汽车大公司在国外的零部件原配套供货商,纷纷紧随整车公司一同进入中国,新建合资或独资企业,相继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建立本土化的轿车零部件配套供应体系,零部件产业步入了成长期,为轿车配套使产业技术含量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4.
姜湘南 《汽车情报》2006,(26):11-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轿车工业走上了“以市场换技术”的引进合资之路,轿车市场成为合资品牌的天下。跨国公司不仅参与合资企业分红,还赚取了从车型转让、技术转让、知识产权、设备、零部件认证、专家培训等多个环节的高额利润。合资轿车品牌一统中国轿车市场天下的格局让业内无数有识之士“汗颜”。  相似文献   

5.
朱睿 《驾驶天地》2001,(6):52-53
2000年12月16日,我国第一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可以与跨国公司产品一净高下的“中华”牌轿车下线后,给我国汽车工业带来的是非凡的惊喜,然而,惊喜之余更多的却是忧虑,回顾50年的轿车工业,20年的合资之路,看到的只是越来越多的洋品牌霸主似地占据着国内市场,而真正属于我们的品牌--红旗却难以猎猎招展,上海轿车早已难觅踪影,中华刚刚才上路,在WTO日渐逼进的今天,要不要我们自己的品牌轿车”,“如何发展我国轿车工业”,再次成为国人争文论的焦点,对此,有识之士疾声呼唤:中国汽车工业要壮大,必须走树立自己吕牌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民族汽车工业新形势,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轿车工业以来,作为中国汽车工业主力军的一汽集团、东风集团、上汽集团主要走合资经营之路,参与国际合作,从当初建设资金不足到今天能生产与世界同步的轿车,真可谓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是三大轿车基地至今没有形成自己的轿车开发能力,也没有形成自己强有力的民族品牌.  相似文献   

7.
简要回顾中国轿车工业的发展历史,概括中国轿车工业目前的水平状况,介绍国外汽车工业发展趋势,剖析中国轿车工业成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提出从现在起,到中国加入WTO之后对汽车工业的保护期结束之前的几年,是中国轿车工业有可能获得发展的最会机会,呼吁以政府为龙头,全社会共同努力,争取中国轿车工业的最好前景。  相似文献   

8.
浅谈汽车工业对塑料的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行业的发展带动了许多行业的发展,如汽车塑料加工行业。随着我国轿车工业的迅速增长.及对汽车轻量化、环保和美观的要求.我国汽车用塑料加工行业通过大规模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设备、加工工艺技术.采取技术改造或合资合作的方式,使我国车用塑料加工行业发展很快.目前从加工手段、技术、工艺、新产品开发和产量等方面已基本满足国内,特别是轿车工业发展的需求。文章介绍分析了我国汽车行业近年来发展现状,并对其用塑料材料、品种、规格、使用量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一、目前我国轿车工业的现状在80年代里,我国已引进了19种汽车整车技术及总装生产线,其中轿车吉普车厂家以合资企业为主。上海桑塔纳,北京切诺基,广州标致,天津夏利等产品在国际上基本属于中档普及型轿车,为70~80年代产  相似文献   

10.
由于轿车及其霍部件企业没有形成经济规模、生产集中度低、科技资金投入明显不足、产品价格高于国外同类产品等原因,中国加入WTO后,轿车工业将要受到非常大的冲击。货车、客车及其零部件工业的主要企业已进入经济规模。具有一定的自主开发能力。产品具有价格优势。与轿车工业相比。受到的冲击较小,面对中国加入WTO的挑战。我们要继续坚持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主导思想,轿车及其零部件工业要选择两条腿走路的发展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