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传统的膜片离合器的缺点后,较全面地分析介绍了能在离合器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膜片压紧力恒定和能使最大分离力降低的一种新颖的自调式膜片簧离合器。  相似文献   

2.
膜片弹簧离合器压紧力设计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膜片簧离合器膜片紧力特性曲线的计算方法,本文法比传统的计算公式增加了修正项,计算精度有了很大的提高。某些结构的离合器总成压紧力特性曲线与膜片弹簧压紧力特性曲线有较大的出入,文中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计算,拼提出了离合器总成压紧力曲线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卢玉祥 《汽车科技》2005,(3):54-54,15
1膜片弹簧离合器的特点 由于膜片弹簧具有压紧弹簧和分离杠杆的双重作用,从而使整个离合器的结构简化,同时也缩小了离合器的轴向尺寸。此外,制造及装配工艺简单,制造成本较低。膜片弹簧离合器在从动盘磨损后能保持压紧力几乎不变.或者说具有自动保持压紧力的特点。从结构上看它不象螺旋弹簧那样,会在高转速下因离心力而产生弯曲变形,导致压紧力下降。  相似文献   

4.
膜片弹簧是膜片弹簧离合器的关键零件。本文通过分析离合器的载荷一变形特性和多种约束条件,在参考成熟离合器结构参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离合器膜片弹簧的优化设计模型:在摩擦片磨损极限范围内,把弹簧压紧力变化的平均值最小作为优化目标。并采用遗传算法对某轻型货车离合器膜片弹簧进行优化设计计算。结果表明,应用此模型优化后的膜片弹簧各决策变量的值明显优于利用传统经验公式设计所得的结果。无论是在后备系数的稳定性、膜片的最大当量应力方面,还是在分离力的大小方面,均明显优于原设计。  相似文献   

5.
拉式膜片弹簧优化设计方法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介绍了离合器拉式膜片弹簧的优化设计方法,并根据优化结果与具有相同尺寸的推式膜片弹簧作了分析比较。在相同的约束条件下,优化后的拉式膜片弹簧,无论是在后备系数β的稳定性、膜片的最大当量应力σdI方面,还是在分离力P2c的大小方面,均优于推式膜片弹簧。故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汽车离合器。  相似文献   

6.
严正峰  颜东  彭东升 《重型汽车》2007,(3):11-12,21
前言随着膜片弹簧离合器逐步在重型车上得到广泛应用,其压紧力均匀、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的优点也得到充分的体现。但传递扭矩与操纵力的制约带来较多新的问题:当传递扭矩增大,分离力也大,操纵困难。为解决这个问题,重型车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应运而生。由于重型车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与传统膜片弹簧离合器相比具有结构更简化、转矩容量更大、分离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混合动力车自动膜片弹簧离合器的传递转矩建模,以应用于某款混合动力客车的膜片弹簧离合器为研究对象,建立膜片弹簧弹性特性计算模型,测试离合器盖和从动盘的载荷变形特性。综合考虑从动盘、离合器盖和膜片弹簧变形对离合器工作的影响,分析离合器膜片弹簧各加载点的静力学变形耦合关系,推导膜片弹簧离合器分离指行程与零部件变形关系的解析表达式,提出以分离行程为输入、以压紧力/分离力为输出的离合器操纵特性静力学计算模型。以离合器滑摩速度和滑摩温度为试验因素,以离合器摩擦片摩擦因数为试验目标,设计二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方案,在离合器综合试验台上进行摩擦片摩擦因数的测试,并通过计算分析得到摩擦因数回归模型。综合压紧力操纵模型和摩擦因数模型,提出离合器传递转矩的计算模型。最后通过离合器台架试验,对离合器传递转矩模型的计算结果和台架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摩擦因数回归模型拟合良好,置信度达到99%;建立的离合器传递转矩模型在大转速差范围误差较大,在小转速差范围计算精度较高,其能够有效预测离合器的传递转矩。  相似文献   

8.
潘锷 《上海汽车》1995,(3):13-15
本文介绍了上海桑塔纳轿车离合器操纵性过去的状况。文中分析、探讨了改善其离合器操纵性问题,从降低离合器盖总成的分离力着后,通过膜片弹簧有关尺寸的调整。直至对盖总成结构参数的修正,以其达到改善离合器操纵性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膜片弹簧离合器是现今手动挡汽车的主要离合器形式,针对膜片弹簧在轴向受压过程中,弹簧大端压紧力与变形量的关系,新膜片弹簧工作点的压紧力与摩擦片最大磨损点所对应的膜片弹簧压紧力之间变化平缓以及驾驶员平均操纵力最小这两个矛盾问题的优化。利用权重系数法对其权重进行分配,并采用遗传算法对压紧力变化的平均值最小与驾驶员操纵力最小进行优化[1]。优化表明,在保证足够的工作压紧力下,摩擦片工作过程中磨损导致的膜片弹簧特性曲线部分变化平缓且驾驶员操纵力最小。通过这一算法,可以快速地得到膜片弹簧的各结构参数,为实际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某车型自调式膜片弹簧离合器为研究对象,建立其有限元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对膜片弹簧、力感应弹簧、离合器盖和压盘进行静力学、模态、瞬态动力学和疲劳分析。通过静力学分析说明其设计是安全的;通过模态分析获得其固有频率及振型,为避免共振提供理论指导;通过瞬态动力学分析获得各构件的动力学特性,表明其工作特性达预期要求;通过疲劳分析获得其最大应力值与最大应力点位置,为离合器的结构设计提供优化方向。文章的研究结果可为自调式膜片弹簧离合器的结构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基于膜片弹簧的的结构特点,阐述了轿车离合器膜片弹簧的弹性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载荷与变形之间的曲线特征。以轿车轿车离合器使用过程中摩擦片正常磨损的范围内,弹簧的压紧力变化量最小为优化目标,选取膜片弹簧结构中独立而又对弹性性能影响较大的参数为设计变量并加以约束,构造罚函数求得最优解。实例验证计算表明,该优化设计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2.
离合器膜片弹簧屈曲和刚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理论分析和有限元计算两方面出发,对离合器膜片弹簧进行屈曲分析和刚度分析,探讨了膜片弹簧离合器在分离过程中和当踏板被踩到底时离合器的分离情况,以验证膜片弹簧刚度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一、离合器的结构特点CA1020F、CA1040系列载货汽车离合器共有(?)240mm和(?)215mm两种尺寸,全部采用英国AP公司的DST型结构及其制造技术;是干式、单片膜片弹簧离合器(参见图1)。整个离合器不仅结构先进,而且在性能方面也有较多优点,例如,在使用过程中,膜片弹簧由于压紧力分布均匀,变化又很小,并与压盘以整个圆周接触,既可不使压盘易于变形和产生局部过热或裂纹,又能使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膜片弹簧离合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工作特性,并结合实践列举了叉车用膜片弹簧离合器的计算方法。叉车整车实验表明在叉车上应用膜片弹簧离合器优于螺旋弹簧离合器。  相似文献   

15.
自80年代来,国内几家离合器厂先后从国外引进了 膜片离合器制造技术,现在基本实现了国产化,并开始自主设计开发膜片离合器。膜片离合器不仅应用于轻、轿型汽车,中、重型汽车也开始采用膜片离合器,如一汽解放5t车CA1092、6t车CA1110R、太脱拉T815分别装上国产化DS330、DS350、拉式420膜片离合器。膜片离  相似文献   

16.
针对公司新设计的高档客车底盘LBC6110选装ф420单片干式膜片弹簧离合器,并结合离合器操纵系统对离合器的传递转矩、温升、滑磨功、踏板力及行程等进行设计校核计算。  相似文献   

17.
《汽车与配件》2012,(42):48-50
现代汽车离合器中一个最重要的零件就是膜片弹簧,膜片弹簧离合器已几乎全部取代了以前使用的螺旋弹簧离合器离合器压盘总成(见图1)与飞轮和从动盘一起组成了一个摩擦系统。压盘通过压盘盖上的螺栓旋紧到飞轮上,通过离合器从动盘将发动机转矩传递到变速器输入轴。现代汽车离合器中一个最重要的零件就是膜片弹簧(3),膜片弹簧  相似文献   

18.
为了确保离合器的工作性能,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在膜片弹簧的生产过程中对其负荷特性进行检测是非常重要的。该检测系统采用了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工业控制计算机及数据采集卡,并配备了液压加载系统。介绍了离合器膜片弹簧负荷特性计算机检测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原理,重点阐述了硬件、软件系统的功能与设计。该系统检测精度高、检测安全可靠,适用于膜片弹簧的批量检测。  相似文献   

19.
<正>在现代机动车辆的离合器中,最重要的组件之一便是膜片弹簧,它几乎完全取代了汽车离合器中的传统螺旋弹簧。根据不同的设计和驱动系统,离合器可以分为推式膜片弹簧离合器和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任务离合器压盘与飞轮、从动盘共同组成了摩擦系统。压盘通过螺栓被固定到飞轮上,通过从动盘将动力传递到变速器输入轴。在现代机动车辆的离合器中,最重要的组件之一便是膜片弹簧,它几乎完全取  相似文献   

20.
《汽车与配件》2012,(47):40-41
如今越来越普及的高性能发动机需要能传递更高转矩的离合器来配合,也就是说,踏板力也随之提高。虽然在一定的限制范围内,也许可通过改进分离系统来跟上这一发展步伐,然而,对踏板操纵力更小的离合器的需求一直在不断增长。在过去的几年中,膜片弹簧离合器技术突飞猛进,如今已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即自调式离合器(SAC),其结构见图1。与以前的离合器规格相比,此设计结构的最重要的优点在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