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掺水乙醇在柴油机上应用的可行性,并利用柴油乙醇组合燃烧的方式对不同工况下纯乙醇和掺水(30%)乙醇在柴油机上的燃烧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掺水乙醇用于柴油机上,不仅能够替代部分柴油,还能有效的提高柴油机燃烧效率,降低车用乙醇的生产成本,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2.
一、燃料乙醇及纤维乙醇燃料2003年在原国家经贸委组织下,有关单位对乙醇汽油的应用技术进行了研究,河南省及黑龙江省完成使用E10(在汽油中加入10%无水变性燃料乙醇)的试点工作,2005年开始在9个省市推广使用E10。当时一部分人士反对使用燃料乙醇的主要理由是,我国粮食并不多,乙醇价格高,国家补贴经济上不合算。由于掌握的信息不多,分析问题不全面,没有从战略的高度去考虑,产生了不符合国情及世界发展潮流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柴油汽车采用醇类燃料技术经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醇可以从粮食或植物中提取,是一种可再生的生物能源,且掺烧乙醇燃料可以大幅度降低汽车排气中污染物。介绍了所选用助溶剂性能及对乙醇柴油相溶性的影响。在柴油机结构不变的条件下,进行了柴油掺烧不同比例乙醇燃料时对柴油机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并从技术经济角度阐述了柴油汽车掺烧乙醇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为了测量乙醇/柴油发动机新的排放物——乙醇和乙醛,对气相色谱分析测试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不同采样方法和采样条件的比较分析,确定了以去离子水作为吸收液的冰水浴两级吸收采样方法,实现了对发动机尾气中乙醇和乙醛的采样,吸收效率大于96%;通过引入采样系统稀释系数、流量校正系数和吸收效率修正系数的理论计算,提高了测量的准确度;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色谱分析方法和色谱标定方法,利用气相色谱仪实现了对样品中乙醇和乙醛的分离定量测试;整个测量系统对排气中的乙醇和乙醛检测限值为0.1×10-6,最大极限误差为0.5×10-6,并在一台实际乙醇/柴油发动机上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5.
在柴油机上燃用乙醇柴油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柴油机上对分别使用多孔喷油嘴和伞喷喷油嘴进行了燃用乙醇柴油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柴油机上燃用乙醇柴油后能够达到原机的功率,柴油机的排放状况有很大的改善,热效率有一定的提高,排气温度和最高燃烧压力基本不变。伞喷喷油嘴的效果好于多孔喷油嘴。  相似文献   

6.
乙醇代用燃料在汽车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介绍了汽车应用乙醇燃料方案的选择、汽油机使用乙醇代用燃料台架试验、汽油机使用乙醇代用燃料的汽车性能试验和乙醇代用燃料冷启动性能试验等有关乙醇代用燃料在汽车上应用的相关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7.
含水乙醇蒸气对内燃机充气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进气道预混合方式,在汽油机(柴油机)上燃用含水乙醇蒸气或者掺烧含水乙醇蒸气。本研究基于等热量假定和等摩尔量假定,计算和分析了掺烧含水乙醇蒸气对内燃机充气效率的影响。计算表明,含水乙醇蒸气完全替代汽油,充气效率有较大幅度下降;柴油机掺烧含水乙醇蒸气对充气效率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8.
巴西多年强力推广乙醇燃料的应用,全国每一个加油站都可以添加乙醇燃料,反过来又带动了乙醇燃料的消费。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6月7日召开关于可再生能源的会议,中国将停止在建的煤化工项目和粮食乙醇燃料项目,在不得占用耕地,不得消耗粮食,不得破坏生态环境的原则下,坚持发展非粮燃料乙醇。这意味着,原本寄希望于使用乙醇作为动力的汽车产业将面临被叫停的命运,汽车新燃料的一扇命门被关闭了。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电控喷射汽油摩托车发动机改造为电控喷射乙醇摩托车发动机的手段,以及试验台上数据的在线采集及发动机实时状态控制系统的原理、组成及其应用.该在线测控系统具有实时数据采集,实时数据保存,试验曲线实时监控和发动机状态的实时控制功能.并对电控喷射125mL汽油机和乙醇发动机的过量空气系数和点火提前角与动力性能、排放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指出了影响乙醇发动机排放的这些敏感参数的合理取值范围,可作为乙醇发动机参数匹配的参考.验证了发动机燃烧乙醇燃料可降低NOx排放浓度的事实.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液氮发动机的基本原理以及国内外发展概况。参照内燃机性能评价方法,探讨了液氮发动机的性能评价指标。根据经过改造的采用旋转阀式进气机构的单缸发动机实验结果,从输出功率、能量利用率和气耗率等方面分析了液氮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发现液氮发动机在较低转速下有较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2.
天然气汽车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天然气汽车功率下降和早期磨损的原因。介绍了提高天然气汽车功率的措施,即提高发动机的充气系数,适当提高发动机的压缩比及使用专用天然气汽车发动机润滑油。试验表明,使用专用发动机润滑油对提高发动机功率和防止早期磨损具有显效果。  相似文献   

13.
用硬度塞法分别测量了相同工况下二甲醚(DME)发动机和柴油机的活塞温度分布,测量结果表明,90%标定负荷工况时,DME发动机活塞顶部和火力岸处表面温度为255℃~290℃,比同工况下柴油机要低20℃~40℃,燃用这两种燃料的活塞温度分布情况及其变化趋势则基本相同。采用零维燃烧模型对DME发动机与柴油机的燃烧放热规律和缸内温度变化历程进行了预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相同工况下DME发动机的热负荷低于柴油机,这是导致DME发动机活塞温度较柴油机低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4.
后置发动机客车机舱空间温度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整车道路试验和不同工况的转鼓试验台试验,实测了不同环境、不同整车负载情况下,后置式发动机客车机舱内温度场的分布规律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环境温度、机舱内的温度、发动机的工作状况等参数对发动机出水温度、热负荷的影响,提出了基于机舱温度的整车冷却系统沸腾风温评价指标,为后置式发动机客车的冷却系统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宫长明 《汽车工程》1998,20(4):239-243,211
本文通过在1130单缸柴油机上燃用全甲醇的试验。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快速混合燃烧过程(FMC)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其在一多缸柴油机上的应用结果,在单、多缸柴油机燃烧系统硬件配置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取得良好的性能指标,满足了整机对燃烧过程的要求,且多缸机的各项性能指标与单缸机基本相当,证明了单缸机性能模拟整机性能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车用发动机表面辐射噪声源识别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一车用6缸柴油机为研究对象,通过表面振动测量法进行了发动机表面噪声源识别的研究,首先在半自由声场条件下测量了该发动机的实际声功率,而后通过发动机各噪声辐射部件的表面振动速度的平方对对时间和在振动表面上的平均值预测了各部件表面辐射噪声声功率,从而识别出了该发动机的主要表面噪声源。  相似文献   

18.
The impact of small compression ignition (CI) engine operation conditions and fuel properties on diesel and biodiesel particulate matters (PMs) quantity using opacity smoke meter is investigated. The biodiesel engine’s PMs are around a half of diesel engine PMs under the same engine operation conditions. Morphology of both engine’s PMs are also studied using 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The average primary nanoparticle sizes of diesel and biodiesel engine’s PMs are approximately 34 nm and 32 nm, respectively. The result shows that engine operation condition and fuel property are strongly impact on the quantity and size distribution of primary nanoparticles emission. PM oxidation kinetics on conventional cordierite 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s (DPFs) powders by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GA) is also successfully studied. The calculated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ies of biodiesel engine’s PM oxidation on conventional cordierite DPFs powders are lower than that of diesel engine’s PM and carbon black because of unburned oxygenated molecule. The calculated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of biodiesel engine’s PM and diesel engine’s PM oxidize on conventional cordierite DPFs powders with pure air are in the range of 109 ~ 131 kJ/mole and 117 ~ 130 kJ/mole, respectively. It might be expected that smaller primary nanoparticle size of biodiesel engine’s PMs and bio-oxygenate unburned hydrocarbon can promote more PM oxidation rate during vehicle’s DPF regenera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19.
在增压中冷4100柴油机上进行了D40(含40%质量分数二甲醚的二甲醚柴油混合燃料)、M15(含15%体积分数甲醇的甲醇柴油混合燃料)和柴油3种燃料燃烧特性与污染物排放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D40发动机的最高燃烧压力和峰值放热率均低于柴油机,燃烧持续期与柴油机相当;M15发动机的最高燃烧压力和峰值放热率均高于柴油机,燃烧持续期较短;D40发动机的NOx排放和烟度均明显低于柴油机,可较好地解决NOx和碳烟排放之间此消彼长的问题;M15发动机可以降低碳烟排放,但NOx的排放明显上升。两种混合燃料发动机的HC排放在全转速范围均高于柴油机,而CO排放在低转速时低于柴油机,高转速时高于柴油机。  相似文献   

20.
以油耗较高的标致505SX型车为研究对象,在其XN1A发动机上应用发动机管理系统开展了降低油耗与排放的研究工作.通过发动机管理系统选型、发动机台架标定试验、整车标定试验等研究工作,开发了XN1A发动机燃油喷射电控系统与电控点火系统,并进行了发动机外特性及万有特性的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该发动机管理系统能使发动机及整车燃油消耗明显降低,其动力性优于原化油器式发动机,排放性能也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