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上海长江大桥主桥墩特大型钢吊箱尺寸76.4 m×41.4 m×10 m、重达1500 t,采用施工套箱与防撞体相结合的设计理念和整体制作、滑道下水、远距离浮运和双浮吊抬吊就位的施工方案。介绍该钢吊箱的施工思路及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钢吊箱围堰因施工简单快捷、挡水效果明显、便于施工周转,在桥梁深水基础中被广泛采用.但是它对起重设备要求较高,一般采用大型起重船进行安装.文中结合上海黄浦江大桥基础钢吊箱施工,介绍了无大型起重船配合施工时钢吊箱的设计计算与安装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3.
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钢吊箱兼作钻孔平台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2×1 080 m三塔悬索桥,该桥中塔承台采用钢吊箱围堰法施工。考虑钢吊箱围堰需满足护筒插打导向、钻孔依托平台、承台施工围水结构及渡汛4个功能,将钢吊箱围堰结构设计为底板、壁板、内支撑桁架及定位系缆装置四大体系。设计计算下水、浮运、锚碇定位、转化为钻孔施工、渡洪、封底浇筑、吊箱抽水及承台施工8项内容,各项计算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4.
沪通长江大桥主航道桥为(142+462+1 092+462+142)m钢桁梁斜拉桥,桥塔墩基础采用沉井基础,其中28号墩钢沉井顶平面尺寸为86.9m×58.7m,高44m。28号墩钢沉井在船坞内制造完后整体浮运至桥址处,浮运总重达14 500t。为合理地配置浮运拖轮,确保浮运顺利,采用理论方法、数值模拟方法和物模试验方法对钢沉井浮运阻力进行计算。经过对比分析,经首尾形状修正的《海上拖航指南》方法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和物模试验结果相近似,适用28号墩钢沉井浮运阻力计算。通过计算,在钢沉井吃水8m、风速6级、对水速度2.5m/s时,钢沉井纵向拖航的总阻力为2 167kN;采用"7+1"8艘(1艘备用)拖轮的配置模式进行拖航作业,有效输出拖力(3 060kN)拖航最大总阻力(2 326.74kN),满足钢沉井浮运要求。  相似文献   

5.
上海长江隧桥主墩钢套箱的下水及浮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过震文 《桥梁建设》2006,(4):56-59,77
对世界上正在建设的最大隧桥结合工程—上海长江隧桥工程中的上海长江大桥主通航孔主墩基础施工中钢套箱的下水及浮运进行介绍。该套箱采用防撞体与施工套箱相结合的设计理念,为工厂加工,整体下滑入水,浮运至现场吊装。套箱尺寸76.4 m×41.4 m×10 m,为目前同类工程中最大的一个。  相似文献   

6.
九江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双塔混合梁斜拉桥,22号墩哑铃形承台采用超大钢吊箱施工,钢吊箱采用气囊法下水.施工时采用(¢)1.5 m、(¢)1.8 m规格的气囊,设置了牵引与止速设备、下水后的稳定装置及脱缆设备.经钢吊箱下水工况分析可知:气囊布置合理,气囊承载力及钢吊箱下滑力均满足要求,钢吊箱最终吃水深度4.65m.钢吊箱下水施工时,按间距4 m左右布置气囊,对气囊充气后进行松墩、撤墩,启动绞车使箱体向下滑移直至自滑(滑移中采取充、放气的方法调整气囊间距),解除底托板,进行脱扣作业,使钢吊箱快速下水自浮.该桥钢吊箱气囊法下水施工顺利,入水状态及最终吃水深度均与设计相符.  相似文献   

7.
重庆红岩村嘉陵江大桥为高低塔双索面公轨两用钢桁梁斜拉桥,索塔斜拉索锚固采用钢锚箱形式。钢锚箱为箱形结构,最大节段尺寸为6.2m×2.2m×3.0m(长×宽×高),节段最重达26t,吊装高度达160m。首节钢锚箱索导管长达8m,跨越塔柱2个浇筑节段(标准节段高6m)。针对钢锚箱体积大、重量重、吊装高度高和首节钢锚箱索导管超长的特点,采用专用起重设备吊装钢锚箱节段,首节钢锚箱与索导管分离安装,首节钢锚箱索导管通过空间位置放样、初定位、精密定位确保三维坐标精度,采用L10角钢进行加强以防首节钢锚箱变形,剩余节段钢锚箱安装采用导向装置就位。施工中严格控制每节段钢锚箱的平面位置、高程、倾斜度、顶面平整度,实现了钢锚箱安全、优质、快速的施工目标。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11月5日,武汉青山长江公路大桥北桥塔首节钢围堰成功浮运到位(见图1),该钢围堰平面尺寸目前居世界首位。武汉青山长江大桥北桥塔钢围堰为哑铃型双壁套箱结构,平面尺寸为103.8m×43.4 m,全高37m。此次浮运的是钢围堰高为18.2m的底节部分,底节浮运总重近6 000t,其吃水度深达5.6m,浮运  相似文献   

9.
泉州湾跨海大桥为主跨400 m的双塔双索面结合梁高速铁路斜拉桥,桥塔墩位于东海海域泉州湾深水区,气候和海况条件复杂,水深受潮汐影响。桥塔墩承台采用装配式单壁钢吊箱围堰施工。钢吊箱平面尺寸为26.6 m×40.6 m,高10.1 m,壁体共分为20块拼装,壁体之间及壁体与底板之间采用可拆卸的螺栓连接。钢吊箱在加工厂分块制造并拼装为整体后,采用驳船运输至现场,采用大型浮吊整体吊装就位。在桥塔墩承台角点位置的钢护筒处设置导向装置,采用手拉葫芦及卷扬机进行钢吊箱姿态调整,并设置搁置梁及限位装置保证钢吊箱的精确下放。封底混凝土厚2 m,分2次浇筑。在钢护筒上设置反压牛腿及环向钢筋提高封底混凝土的握裹力。  相似文献   

10.
钢吊箱整体起吊时力学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吊箱整体起吊是钢吊箱施工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为了确保其安全性,需对钢吊箱在整体吊装阶段的力学性能进行全面分析。首先分析了钢吊箱在整体吊装阶段需要考虑的计算工况,然后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对两种不同形状钢吊箱整体起吊时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钢吊箱结构整体构造合理,但局部应力集中较严重,椭圆形钢吊箱可以不设钢管支撑和支撑桁架,对于风和水流的阻力系数小,因此,宜优先采用椭圆形钢吊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