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滑坡是山区高速公路的主要病害之一.介绍分析了滑坡的分类及成因,列举了滑坡的常见处治方法.并通过介绍常吉高速公路K169 200~K171 900段路基边坡整治工程和K174 220~K174 440左侧滑坡的成因、防治理念、防治措施、施工要点及处治成效,总结了山区高速公路滑坡处治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深路堑边坡的稳定性问题是工程建设特别是山区公路建设中非常关注的一大难题。以某高速公路深路堑边坡滑坡病害为例,对某深路堑顺层边坡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提出了滑坡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以后的新建工程多处于地形复杂、地质较差地区,路堑高边坡将不可避免。本文以云南宣威至曲靖在建高速公路边坡滑坡治理工程为例,系统阐述了边坡滑坡的治理原理,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加固防护治理方案,为以后类似的工程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山区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复杂,故在山区高速公路路基施工中,常出现大规模边坡垮塌现象。以某山区高速公路滑坡治理为例,对其滑坡现场的地形、地质、水文等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并对滑坡进行力学计算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反压法并结合抗滑桩对滑坡进行处治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鄂西北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深路堑边坡开挖后失稳的情况较为突出。结合实例,分析了滑坡产生的原因,评价并计算了滑坡的稳定性,总结了该类型滑坡多为软弱夹层发育片岩边坡受顺层及节理控制,同时在施工和降雨的共同作用下诱发。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山区高速公路高边坡滑坡治理合理方案选择,以贵州省道新高速公路某高边坡滑塌为据,依据工程地质条件与边坡自身稳定状态,分析边坡滑塌产生的原因,采用不平衡推力法对边坡稳定性进行验算.根据验算结果提出采用抗滑桩配预应力锚索的方式进行边坡加固,并阐述加固施工方法.对抗滑桩桩顶位移进行监测,数据表明加固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治理边坡下滑,保证工程安全.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山区高速公路高边坡滑坡治理合理方案选择,以贵州省道新高速公路某高边坡滑塌为据,依据工程地质条件与边坡自身稳定状态,分析边坡滑塌产生的原因,采用不平衡推力法对边坡稳定性进行验算.根据验算结果提出采用抗滑桩配预应力锚索的方式进行边坡加固,并阐述加固施工方法.对抗滑桩桩顶位移进行监测,数据表明加固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治理边坡下滑,保证工程安全.  相似文献   

8.
预应力锚索是整治滑坡的新一代施工技术,对于山区高速公路,路基工程挖方数量大、路堑边坡高、地质比较差的地段一般采用预应力锚索格子梁,以确保路基高边坡稳定。文章结合某高速公路工程滑坡设计与施工,滑坡体特征、成因等,对预应力锚索防护施工工艺及技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山区高速公路发展迅速,但诸多挖方边坡在修建过程中就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病害。这些病害产生的原因包括气候、地质条件和人为因素,给施工工期、造价及安全管理造成较大影响。鉴于塌方病害在广东地区山区高速公路挖方边坡中较为常见,根据破坏方式及影响范围的深度将其划分为浅层溜塌、浅层滑塌和深层滑塌(滑坡)。结合工程建设经验,提出了山区路堑边坡的防治策略,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西部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必然会产生深挖高填施工,而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边坡在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威胁公路建设的安全。文中通过对贵州省赤水至望谟高速公路仁怀至赤水段第RCTJ-23合同段旺隆互通BKO+000~BKO+320右侧边坡实施深部位移监测,以及对深部位移监测数据的分析比较,实时掌握滑坡的滑动状态和滑坡的稳定状态,为滑坡治理施工提供预警和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边坡工程病害是公路建设中的难题之一,目前的处治技术不少,其经济性和处治效果相差很大。在对注浆钢花管技术了解的基础上,结合某山区高速公路边坡工程病害的特点,对注浆钢花管、钢锚管框架、钢花管和抗滑桩组合以及注浆钢管锚索等加固技术在边坡滑坡处治中的施工工艺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可供公路工程科研、设计和施工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2.
立体综合防护技术在山区高速公路高边坡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深切顺层岩质边坡治理问题在西部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较为突出和普遍.通过滑坡推力计算、处治方案的比选论证及结构计算分析,提出采用刚架式抗滑桩结合单桩以及框架锚杆,分级实施、立体防护、综合治理技术.文中简要介绍了滑坡治理的施工要点和监控结果.实践证明该治理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山区高速公路的边坡(滑坡)治理中得到推广应用,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随着西部大开发进程的不断推进,山区高速公路建设里程数迅速增加。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由于施工不可避免地进行山体填挖,因此滑坡事故发生频繁,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滑坡风险极大,因此有必要开展滑坡风险管理研究。文章首先阐述了山区高速公路工程滑坡发生的机理,分析了其风险发生本质,随后建立了适用于山区高速公路滑坡风险管理的模型,分别从频率分析以及后果分析两方面,基于风险矩阵理论对滑坡风险进行评价,并提出了定性的风险接受准则。  相似文献   

14.
在基于陕西某山区高速公路的挖方边坡工程,对其安全防护和稳定性评价进行了研究,总结出适合我国山区高速公路挖方边坡的安全防护和稳定性评价技术。结果表明:对具有极高的边界和山坡上土质极差的不良破在进行挖方边坡工程的时候要及时对于开挖后的山坡施行支护;同时在进行山体挖方边坡工程的时候,也要选择适应的时期来进行,避免由于雨季降雨量大所导致的积水滑坡,针对这一问题还可以优化工程排水工作,避免山体滑坡现象的发生。本工程采取治理措施,根据设计实际情况来进行对于结构单元模型的设计,并且通过模型模拟计算从而得到该工程山体出现滑坡现象所造成的最大位移为1.95 cm,该最大位移数值也可以反映出该工程坡体依旧保持稳定。对于滑坡体处于不稳定状态而言,则要是用预应力锚索锚索抗滑桩对滑面较深的大型滑坡进行治理效果显著。预应力锚索桩可减少锚固深度和桩身截面,并使桩身内力大大降低。预应力锚索抗滑桩使成本降低、节约材料、地下作业量减少,抗滑效果增加,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支护方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越来越多的高速公路在山区的建设,不可避免遇到大量的不良地质,尤其在受区域性的褶断带改造的岩体中开挖边坡,极易诱发工程滑坡,滑坡产生的速度快、规模大。以在某高速公路建设的边坡施工中修建便道及清表时,触发某边坡产生较大规模的滑坡为例,通过地质调查、钻探、物探等工作,查明滑坡区的地质构造、岩土特征等。对较易通过室内剪切试验获得抗剪强度指标的岩土层采用Mohr-Coulomb破坏准则;对不易通过剪切试验获得其抗剪强度指标的岩土层,则采用Hoek-Brown破坏准则对滑坡体开展数值分析。并与现场监测数据、地表滑移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滑坡产生破坏变形的机理及主要诱发因素,验证岩土层采用Hoek-Brown破坏准则进行判别的可靠性。并利用反分析的结果,结合路基开挖,通过数据模拟分别采用放坡、排水或加固进行滑坡处治方案的评估,以达到最优的处治目的。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永宁高速公路K106滑坡区工程地质概况的基础上,阐述了滑坡的变形特征、性质,并探讨了滑坡的成因。分析认为路堑边坡的临空面大小及地下水对基岩顺层边坡演变为滑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滑坡的病害特征,对该滑坡的整治分为应急工程、一期工程及二期工程。滑坡整治工程完工后,进行了为期1年的深孔位移监测,报告显示滑坡趋于稳定。期望对类似高速公路整治顺层基岩滑坡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特殊条件下公路边坡病害变形类型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许多在建、拟建高速公路正在向山区延伸,使得高速公路建设不可避免地遇到众多的边坡失稳破坏和滑坡问题,特别是当路线通过特殊地质地段时,产生的边坡病害集中、类型复杂、规模大、治理难度较大。本文对坡体病害地段、特殊岩土地段、高山峡谷地段和顺层地段的高边坡病害变形类型和特征进行初步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的高速公路在大力往山区和丘陵地带建设中,这就导致出现很多边坡需要治理。本文结合某高速公路高大边坡的治理方式,重点介绍了预应力锚索加土钉墙在高大边坡治理中的运用,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以实体工程为例,介绍浅表型滑坡处治方法,并对此类滑坡推力的计算、处治方法的综合选择,以及施工关键技术应用进行了研究。实践证明,该处治方法对山区公路建设边坡治理,防止浅表型滑坡的形成和发展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山区高速公路初建时期由于施工开挖、工程爆破、防护不到位或者高边坡防护措施不合理,后期易受到雨水冲刷发生浅层山体滑塌,严重威胁高速公路行车安全。文章针对某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发生浅层山体滑坡的实际,在边坡施工条件受限情况下,选择有效边坡加固防护方案,先对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确定设计施工参数,然后对该段高边坡施工安装预应力锚索和浇筑肋板墙加固处治,有效提高了坡体的稳定性。目前边坡浅层表面未出现继续滑塌现象,坡面裂缝未有明显变化,达到了加固防护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