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它的基本内容是建立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不仅有赖于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制度建设,而且有赖于全社会成员生态文明观的形成。高校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生态文明观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阐述网络生态文明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网络生态污染的种种表现及引起大学生文明失范现象,并从建设主流网站、加强污染院监控、培育监管队伍、加强宣传教育等方面提出了修复网络生态引导大学生文明成长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的位置,是从当前中国实际出发制定的规划。面对日益严峻的环保问题,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有目共睹。高校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和社会建设中坚力量的摇篮,应积极开发整合校内外环保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激发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参与环保的能力和习惯,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公路环境保护是交通行业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十八大报告中“生态文明”的提出为未来公路交通的发展指明了新方向.鉴于此,结合我国公路交通环境保护的现状,分析了目前公路交通行业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公路交通行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2015年,甘南州启动了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与此同时,该地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建设也同步进行当中,以甘南州典型传统村落迭部县益哇乡扎尕那村、临潭县流顺乡红堡子村、临潭县王旗乡磨沟村为例,对以上村落进行实地调研和规划研究基础之上,分析该地区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背景之下传统村落保护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策略,即以下五点:一是提高上位规划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分类开展生态文明小康村规划的编制;二是强化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提高村民参与热情;三是从遗产保护视角完善村庄基础设施,优化生态环境,提升人居环境;四是体制创新,部门协作,提高建设资金的利用率;五是健全地方法规,明确利益主体,建立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6.
正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十九大报告为未来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指明了路线图。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相似文献   

7.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要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表明人类社会正在进入生态文明时代。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基础,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既表明了尊重和汲取当代人类文明成果的科学态度和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也是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作出庄严承诺,展示中国在全球事务中负责任的东方大国形象和应有风范。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不断提高.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因此,及时总结公路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科的发展现状,对比分析国内外研究进展,展望学科发展趋势,对于更好地促进学科发展,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公路交通体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编者按]加快发展绿色交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是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交通运输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的应有之义。绿色低碳循环公路建设是发展绿色交通的重要方面。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大  相似文献   

10.
国家力推生态文明建设和全面健身与全面健康发展的大背景下,体育文化是在人类社会实践中主体自我进行身体改造和意志品质的过程中产生,并且体育文化软实力在生态保护、智慧城市建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时代国家整体发展的战略思想的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发展新布局,至此应以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科学把握和社会发展的思维和方法,将思想的抽象性转变为现实的具身性,正确、客观、科学地去认识体育生态文化主体的构成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最终实现体育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促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和谐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