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通过车身修补涂装的表面处理,底漆的选择与喷涂,中涂漆的选择与喷涂.腻子的刮涂方法,面漆的选择与喷涂,修补漆面缺陷分析与处理生等六个方面,论述了豪华客车外蒙皮漆面修补质量。  相似文献   

2.
研磨工作对车身油漆喷涂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得到高质量的涂装效果,首先要对待喷涂的工件表面(不管有没有旧漆膜)进行研磨,目的是消除钣金后留下的细小突出物和边口磨缘。经过底漆处理后刮涂的腻子在干燥后也需通过研磨才能恢复原有形状。不但,在喷涂过程中底漆干燥后需要研磨;而且,喷涂了面漆以后还是需要用研磨抛光工艺来消除细小尘点和小流挂。由此可见研磨工艺在整个油漆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扫描电镜(SEM)、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电化学工作站和电泳漆膜检测仪等设备对高铝车身前处理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铝车身前处理工艺对铝材占比为50%的钢铝混材车身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经过该工艺处理后的铝合金板磷化膜质量为2.515 g/m^2,镀锌板的磷化膜质量3.572 g/m^2,且板材电泳漆膜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均合格;通过添加含氟药剂将磷化槽液中的游离氟控制在150~250 mg/L范围内,能够将磷化槽液中游离态的Al^3+完全排除到槽液体系外;经过该工艺处理后的铝合金板和镀锌板电化学腐蚀速率分别降低了5.744μA/cm^2和7.355μA/cm^2,自腐蚀电位向正向移动,电荷转移电阻增大,耐腐蚀性能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4.
(接上期)三、底漆的喷涂工艺在车身形状做到彻底规范地完整恢复之后再进行底漆喷涂。底漆喷涂时要特别注意防涂裱贴工作。现在通常使用的修补漆是单液性底漆、风干底漆、双组份底漆,还有环氧底漆等,其中风干底漆应用较广泛。风干底漆的特点是快干高效,但是某些产品在质量上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之  相似文献   

5.
②英国ICI P565-8882K快速厚膜底漆,漆膜特厚,可减少施喷层次,节省用料,提供极佳的黏着力、防锈及填充等功能,提高面漆的明亮度。特别为2K烤漆而设计,配合使用,效果完美。适用于钢材、铝材、彻底打磨后的完好旧漆,玻璃纤维(注意清除脱模剂)、原厂底漆配件。但不适用于丙烯酸漆及可溶性膜面(硝基漆)做局部小修补,以免边口显现。如在硝基漆表面喷涂2K底漆.必须要整件工件喷涂.以免产生边口显现等毛病。  相似文献   

6.
第六步:待中涂底漆喷灰完全干固及进行打磨后,必须使用溶剂性的除油剂对整个工件表面进行彻底的清洁除油工作,完成后便可以进行遮蔽(图7)。这样可确保喷涂面漆的板件完全零污染。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私家车保有量的飞速增长,车辆事故的发生率也明显升高,车身修复是汽修产业的重要部分,车身表面修复更能直观体现维修的质量。喷漆前对配件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喷漆后漆面的整体效果。本文介绍了车身喷漆前对损坏的旧件或需更换新件的前处理方法,阐述了对喷涂件的打磨和刮涂原子灰的技巧,分析刮涂原子灰时如何将表面刮涂平整和对原配件筋线的修复。1检查配件的划痕和凹陷部位1.1保险杠的检查方法与处理  相似文献   

8.
大多数车身部件在中途底漆喷涂前都需要整形填充料将缺陷修复,使车身部件恢复原有的形状,为下层喷涂奠定基础。但是由于车身部件的材质、损坏程度、质量等的不同,因而要根据具体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整形填充料,这样才能达到保证质量和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些常用的整形填充料。1.锡条在工件变形得相对较严重或是在焊缝较粗糙时,可将锡条用火焰熔于工件表面,再用钢制刮片将锡料快速刮平,然后再在锡料上刮涂腻子。另外,由于腻子的收缩系数较大,如果直接刮涂腻子,经子在刮涂过程中产生的砂眼或腻子在研磨过程中产生的细小滑痕,但不…  相似文献   

9.
喷漆阶段是汽车生产过程中最复杂、最耗时的汽车生产过程之一。即便是发展到今天,喷漆工艺已完全实现自动化,但是喷漆过程仍然包括多道工序。喷漆线的设备专家面临的难题在于设备元件应具有防爆保护,不含油漆湿润缺陷物质,同时缩短循环时间。Festo MS系列气源处理装置为D(u|¨)rr公司提供了最好的保障。D(u|¨)rr公司为汽车行业提供喷漆线,整个生产线上的喷漆过程都配备了机器人。在喷漆过程的第一阶段中,机器人先在车身上抹一层腻子,抹平凹凸处,使表面更平滑,然后喷底漆,给车身上色,最后喷涂清漆,以确保光泽度和密封性。快速喷漆:机械臂上高速旋转喷枪采用ESTA原理,  相似文献   

10.
通过扫描电镜(SEM)、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循环交变盐雾试验机等设备就后处理技术在钢铝混材表面处理上的应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车身上的冷轧板、镀锌板经过新型前处理工艺处理后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的磷化膜;铝板经过新型前处理工艺处理后,其表面形成钝化膜;随着铝材在钢铝混合材料中占比的提升,磷化渣产生量逐渐降低;当处理材料仅为铁材时,磷化渣量为2.5 g/m2,当所处理的材料全部为铝材时,磷化渣量低于0.5 g/m2;新型前处理工艺处理钢铝混材时,磷化液中离子浓度均保持稳定水平;3种板材的漆膜附着力测试结果均符合标准要求;冷轧板经过1 000 h盐雾检测后,单边扩蚀小于2 mm,漆膜未发生起泡和剥离;铝板和镀锌板经过1 008 h循环交变测试后,单边扩蚀宽度小于2 mm,漆膜未发生起泡和剥离。  相似文献   

11.
谢骋 《上海汽车》1995,(6):12-13
应用CAD手段设计的SH6606轻型客车车身侧围,具有以下特点:采用弹筑支撑方管压紧蒙皮的方法,以啬蒙皮刚性;窗立柱由3个槽形板件组成,风窗下沿布置了多个下立柱,并增加两根斜撑,拿车身局部形成桁架结构,以啬加强度,此外,采用加强板结构,以减少车身接头处的应力集中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油漆师傅     
汽车塑料零部件的涂装(一) 3.车内外用软性塑料 (1)聚丙烯塑料件的喷涂 聚丙烯是一种难粘、难涂的材料。因此聚丙烯的涂装必须先采用专用底漆打底或对其表面进行特殊的处理,然后才能喷涂丙烯酸色漆。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多品种、多材质的载货汽车车身外饰件混流生产的涂装线水性漆工艺设计。通过梳理外饰件零件种类及尺寸、质量目标确定设计要求,对零件装挂方式、喷涂方式、信息可视化等进行了阐述。通过对水洗前处理及水性漆工艺流程进行实验和测试,开发出酸性清洗工艺更适合于玻璃钢等复合材料的工件脱脂、除尘及与水性漆的配套性。采用合理组挂方式及可视化的生产管理系统可实现自动喷涂工艺。  相似文献   

14.
钣金腻子(也称钣金补土)是一种在钣金工作中修复钢板凹陷处和损坏处的双组份不饱和多元聚酯腻子,主要用于填补较深的凹陷,使车身表面修复平整,同时使底漆牢固地附着在车身上。因为钣金腻子具有研磨时不粘砂纸、柔软性好、填补厚度可达到50mm、附着力强、干燥时间短(在20℃时,刮涂20min后即可打磨)等特点,所以特别适合汽车快速修补作业。  相似文献   

15.
为保证涂层的最终修理质量,维修技师必须要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包括了解各种板材的材料、油漆材料与性能、前处理、中涂、常见缺陷及后期处理办法等,严格按照规范进行作业。不恰当的修理工艺与操作手法,将会导致漆面无光泽、鱼眼、起云、色差、漆膜附着不牢、起泡、开裂、脱落等现象。通过该讲座,可以让维修技师对整个喷涂流程、工艺等,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与认识,从而进行规范作业,避免实际操作时出现问题。  相似文献   

16.
某工厂车身为全铝车身,外覆盖件为SMC、PP、铝合金三种材质,采用干冰前处理、低温3C1B工艺及高固体分底漆、水性色漆、双组份清漆,实现了多种底材的共线涂装,喷涂效果良好,获得了优异的外观质量,为未来新能源汽车项目提供了可靠性的案例和数据,同时推动了汽车轻量化涂装工艺的发展。文章主要从底材、涂料、涂装工艺、验证结果等方面阐述了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影响车身磷化膜与涂料配套性的几个因素。从制造角度提出了改善磷化膜与车身基材表面和涂料配套性的相关措施,并从维修角度介绍了磷化底漆的防锈原理和调配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8.
对铝车身的表面防锈是确保汽车高寿命的重要任务,丝状锈蚀是铝材表面特有的锈蚀状态,对铝材的表面处理方法进行了筛选,确认涂层性能最好的是铬酸盐处理法;指出了铬酸盐处理时用磷酸钠为脱脂剂,Cr的附着量大且得到的保护膜的耐丝状锈蚀能力强;研究各种铝材在铬酸盐处理液中浓度,。时间和Cr附着量的关系,得出Cr浓度低而处理时间长的粘附性好,通过降低Cu的添加量,增加Mg的添加量可得成形性和耐丝状锈 蚀能力均优的合金以适合用作外板;研究了防止与铁制零件和橡胶零件的电化学腐蚀的技术,以实现全铝车身的实用化。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大客车车身张拉蒙皮在点焊时选择的规范参数,接头形式,搭边宽度,点焊顺序,减少点焊分流或焊件变形等注意事项;同时给出了蒙皮分段更新,挖补工艺以及喷兴时的色漆调配方法。  相似文献   

20.
《汽车驾驶员》2008,(9):10-11
宝马集团设计中心日前设计出了一款极具未来感的双座敞篷车型——GINA Light Visionary。它的车身表面有一层几乎无缝的蒙皮,是一种弹性织物,可以沿着可移动式的下部结构展开,因此当车门打开时我们能在表面看到褶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