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修订原则及技术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1999年颁发的<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已不能完全适应测绘新技术的应用,而且其中某些条款还限制一些先进技术的推广,为此对其进行修订.就新修订的<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的主要技术特点进行阐述,以便在工程测量中采用先进技术.研究结论:以新建铁路工程测量"三网合一"的测量理念,对新修订的<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新增加的工程控制网体系进行了论述.并阐述了GPS-RTK中线测量、地形测量、航测法测绘路基横断面,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在山区进行三等高程控制测量等测量新技术在铁路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Indoor GPS技术及其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世伟  谷川 《铁道勘察》2008,34(3):31-34
Indoor GPS技术是在GPS技术原理启发下开发的用于室内精密定位的测量系统.详细介绍了Indoor GPS技术的测量原理和系统组成,从基础设施、测量阵列、简单测量、复杂测量、局域改正以及实时协作等方面对Indoor GPS及GPS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最后介绍了其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以及工业测量等领域的具体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为了准确、快速地测量和记录车轮圆周方向的外形,以求得车轮不圆度和直径等参数,研制开发了一款便携式轨道车轮不圆度及直径测量装置.该装置由便携式测量机构和便携式计算机组成.测量机构将传感器所采集到的数据转换成脉冲计数,通过USB总线接口传输至便携式计算机.计算机软件对外形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并显示结果.绐出了测量原理、算法及误差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
介绍基于激光测距的三轴试样径向变形测量装置构成,提出相应的测量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通过不排水和排水蠕变试验,对三轴蠕变试样加载前后不同时间的径向变形进行测试和分析.基于激光测距的三轴试样径向变形测量装置用于三轴试样径向变形、轴向局部变形、试样体积变化等方面的测量与分析特点明显.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提出对试样多点测量,利用数值平均方法可减少试样不均匀变形对测量结果影响等结论.  相似文献   

5.
何之径 《铁道运营技术》2011,17(3):56-57,60
针对使用检查器手工测量铁道车辆轮踏面各种参数的传统方法存在的问题,研制出利用激光传感器非接触测量方式研制的车轮踏面参数智能检测仪进行测量.对该检测仪的设计原理、工作程序进行了阐述,并作了测量不确定度分析.经现场使用证明,该检测仪技术先进、精度高、测量速度快,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6.
高速铁路道岔列车通过速度高,要求具有高安全性、高可靠性和高舒适度.道岔施工测量技术是道岔高平顺性的保障.本文根据道岔及前后连接段轨道施工特点,选择不同的测量控制方式,现场使用高精度测量仪器和富有经验的测量人员,提高了施工测量精度,满足了高速铁路运营要求.施工实践表明,沪宁城际高速铁路道岔静态验收和联调联试动测结果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7.
钢轨顶面短波不平顺对噪声、振动、安全和轮轨冲击荷载均有很大影响.为严格控制钢轨顶面短波不平顺开发了轻便、高精度的轨面短波不平顺测量装置.本文简要介绍了该测量仪的系统构成、测量原理,主要针对测量过程中由于仪器测量基长的限制,不可能一次性完成规定轨道长度的测量问题,从而采取分段测量、逐步数据拼接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地铁既有线改造必然出现诸多新老结构衔接问题.为了使铺轨工程顺利进行,必需做好线路调线调坡测量,它是调线调坡设计的重要环节.结合天津地铁1号线既有线改扩建工程,介绍了地铁既有线改扩建工程调线调坡测量、既有线与新线接口联接测量、结构断面测量及中线调整测量的方法和要求.参照相关规范、标准、文献,研究了测量方法、测量位置、测量精度、测量标准、数据分析等问题,提出了相应测量标准,满足了调线调坡设计要求.采取相应的调线调坡测量技术,通过调线调坡设计对现场采集的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合理调整新线与既有线的方向、高程,满足结构限界、设备限界、车辆限界的要求,尽量消除因施工误差引起的超限,是做好新旧线路顺接和实现整体线路平顺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五环路斜拉桥的索力测试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林  魏峰 《铁道建筑》2008,(1):13-15
简述频率法测量斜拉桥索力的基本原理及测试方法,并分析影响测量精度的要素.提出了斜拉索等效计算长度的概念,介绍了标定索力动测仪、确定测量时间、计入锚头回缩等一系列减小测量误差的措施,保证了索力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0.
客运专线CPⅢ测量有关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客运专线铺轨控制网CPIII的测量实践基础上,依据最新技术规范和国内外研究资料,对CPIII测量的有关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稳健估计在CPIII数据处理中的应用;悬灌梁CPIII测量技术.这对目前正在建设中的高速铁路的施工控制测量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CRH2型高速动车组动力转向架联轴节尺寸测量的技术要求,提出联轴节尺寸测量方案,对影响测量结果的测量系统中的测量基准、测量工具等因素以及轮轨定位关系等进行误差分析,进而确定测量系统各主要因素的相关测量参数.  相似文献   

12.
为了测量动车组密接式车钩中心高度,研发动车组用密接式车钩中心高度测量尺.通过分析、研究目前动车组检修规程中车钩中心高度测量要求,确定动车组用车钩中心高度测量尺计量性能要求,评定测量尺扩展不确定度,评定结果满足计量要求.分别使用动车组用密接式车钩中心高度测量尺和既有测量设备(钢卷尺和水平尺),测量密接式动车组车钩中心高度...  相似文献   

13.
悬高点的高程测量是铁路桥梁建设中不可避免的工作.简要介绍了悬高点高程测量的原理、方法,推导了双测站法测量的计算公式,并对悬高点高程测量误差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桥梁悬高点高程测量时的最佳角度.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铁路勘测设计实际需求,提出基于GN S S的铁路勘测设计数字化采集系统,包括中线测量、断面测量、水文测量、单点测量、既有线测量等.并从系统框架设计、功能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系统利用移动设备、北斗导航、移动计算、CORS系统、GNSS RTK等技术资源,实现CAD地形图实时导航引导外业测量工作,满足铁路勘测...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围绕建设高速铁路保证轨道高平顺性的关键技术之一的高速铁路工程测量技术,系统回顾我国普通铁路、客运专线铁路工程测量发展和实践的历程,系统介绍我国高速铁路及客运专线铁路工程测量技术和标准研究的基点和成果,提出对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研究结论:研究认为,我国普通铁路工程测量精度已不能满足高速铁路及客运专线铁路的轨道工程,尤其是无砟轨道工程的铺轨和整道需要.从秦沈客运专线建设和京沪高速铁路前期的研究,到客运专线铁路建设的全面展开,我国铁路测量技术已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现在,依据当今最新测量技术,借鉴国外高速铁路测量经验,从满足轨道平顺性要求出发,已建立起我国客运专线铁路工程测量体系和标准,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新的测量技术体系,已成功在京津城际铁路和武广、郑西等所有客运专线应用,为保证无砟轨道精度和轨道工程的高平顺性提供了可靠测量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6.
跨河高程测量是跨江桥梁或越江隧道建设必须依赖的基础测绘工作,传统的跨河高程测量方法存在着作业过程复杂、技术要求高等问题,为此,提出了采用跳板法实现跨河高程测量的思想.介绍了跳板法跨河高程测量的过程,分析了跳板法跨河高程测量的误差,找出了影响跨河高程测量精度的关键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给出了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17.
武广客运专线接触网专业计算需要对线路参数进行测量,以往的中线交桩及高程点交桩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测量精度及测量效率的要求.针对客运专线采用CP Ⅰ、CPⅡ、CPⅢ精测网的施工特点,为提高测量效率和保证测量精度,提出了结合客运专线精测网的支柱参数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铁路工程测量中常用的方法是根据已知里程和外矢距,计算置镜点和后视点相关的角度和距离,但在实际测量和复核工作中知道角度和距离,很难找到与线路对应的里程和外矢距.为此,研究一种测量反算程序解决对应里程和外矢距的计算问题.研究结果:通过对测量反算程序的研究,利用fx-4800P(4850P)计算器编写了测量反算程序,并对其使用方法和在铁路工程边桩测量放样、竣工测量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通过实际算例验证了该测量反算程序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洪记 《铁道建筑技术》2006,(Z1):178-179
结合青藏铁路大型机械养护前对线路中线及高程进行测量的作业实际,通过设置合理的测量作业组织及采用计算机编制程序进行测前、测后数据处理,快捷有效地完成了测量工作.介绍了测量作业组织的设计情况以及计算机编制程序的原理、数据处理方法等.  相似文献   

20.
韩彦民 《铁道机车车辆》2003,23(Z1):159-162
柴油机运行的振动噪声蕴涵着机器大量的状态信息,随着测试分析技术的改进,文章探讨从声压信号测量、声功率测量、声强测量、声阵列测量可以从中得到更多更详细的信息.柴油机状态检测可以保障机组良好的运行状态,预测状态趋势,降低运行和维修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