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波  滕培智 《上海汽车》2006,(6):33-35,38
概述了汽车动力传动系统一体化控制的概念,分析了一体化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组成,总结了智能控制技术在车辆动力传动系统中的应用,指出智能控制技术已成为汽车整体控制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汽车动力传动系统设计的首要目标是寻求符合用户需求的车辆不同性能间的“最佳平衡”,即特定循环工况下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性,平顺性和操纵性能的综合分析。动力传动系统动态模型的建立是车辆设计、匹配及性能研究的基础,但传动系统建模复杂,得出的结果仅仅是理论值,与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差别。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采用建模仿真进行动力系统匹配已成为研发汽车动力系统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汽车转向过程中,转向波动直接影响驾驶员操作稳定性和驾驶舒适性。文章主要介绍了某轿车转向传动系统的建模分析相关的方法、模型的优化及仿真结果,在Adams/View环境中通过已给硬点坐标建立转向传动系统模型,进行运动仿真、获取相关数据并分析其波动性能。  相似文献   

4.
从推土机对传动系统的要求入手,较为系统地介绍了目前推土机上采用的所有的传动系统,并对各种推土机传动系统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指出了推土机传动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满足整车动力性、经济性、轻量化设计等需求下,通过对传动系统的理论计算、仿真分析、强度校核,后仓布置空间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对电动方程式赛车的传动系统进行参数匹配和样机试制。经过比赛检验,在此对赛车传动系统参数匹配与仿真分析提供匹配方法和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
采用YAG激光器进行固体焊接,已成为汽车制造过程中一项成熟可靠的工艺。该项工艺现广泛用于车身和车架制造、传动系统制造、车座制造和其它领域。  相似文献   

7.
分析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的能量流,对传动系统类型的选择、设计和控制策略的确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结合行驶工况和自身状态这2种因素,对3种传动系统的能量流进行了理论分析,为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类型的选择、设计以及控制策略的研究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SUV车型加速工况车内轰鸣的问题,首先通过车内噪声和传递路径测试分析,识别出传动系统为问题产生的关键。对传动系统进行弯曲模态和扭振测试,确定扭振为车内轰鸣问题的原因。然后建立传动系统一维模型,进行仿真分析,识别传动系统不同部件参数对扭振的贡献。通过主减速器增加质量环,有效消除车内轰鸣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车辆混合动力传动系统开发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光强  罗邦杰 《汽车工程》1997,19(2):78-82,71
本文通过对车辆动力传动系统能量分配型式及特点的分析,提出在市区公共汽车等车辆上使用具有良好综合性能的混合动力传动系统。并对各种型式的车辆混合动力传动系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以后的研究,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全球性的环保与能源问题使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成为研究重点之一,本文着重论述了发展混合动力电动客车的必要性,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基本结构形式分析和行星齿轮变速装置在传动系统中的应用,并对行星齿轮变速装置进行了建模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前高档轿车已普遍采用自动变速器传动系统。根据修理经验,绝大部分故障是因为缺乏及时保养或保养作业不正确所致,而ATF油的检查与更换是主要作业项目之一。以往采用拔下机油尺进行油质采样,或通过拆卸放油孔螺丝来放油,再从机油尺孔管注入新油等操作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中基于车辆动力传动系统4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利用特征值灵敏度分析,获得影响各阶固有振动的关键转动惯量,确定共振频带附近激励时所需动力吸振器的安装位置。根据外部激励的宽频转矩模型与系统固有振动之间的关系,将振动频带切割分段,在相应频段的相应位置安装对应动力吸振器分段控制。然后对各个动力吸振器进行最优参数匹配设计,并对安装动力吸振器组的传动系统进行移频特性和固有振动能量分析,佐证减振机理。最后对安装动力吸振器组的传动系统进行瞬态振动分析,验证该方案对传动系统宽频减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以某中型载货车为例,通过建立前悬挂一转向传动系统的仿真模型,应用ADAMS分析软件,对前悬挂和转向传动系统的运动学特性进行仿真分析,提出优化汽车转向传动系统与悬挂系统之间运动干涉量的方法,解决整车加载过程中方向盘偏转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为改善混合动力传动系统的NVH特性,开展了限扭减振器的设计及试验研究。首先结合某款混合动力汽车的传动系统,分析了限扭减振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然后,设计了限扭减振器限扭力矩与扭转减振器的扭转特性,并通过试验对限扭减振器的扭转特性进行验证;最后,利用键合图方法对某款使用限扭减振器的混合动力传动系统进行了建模,采用MATLAB/Simulink软件搭建仿真模型并进行求解。传动系统主要元件的角加速度分析结果表明,限扭减振器对于发动机波动扭矩输入激励造成的传动系统扭转振动有明显的衰减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电机及控制技术的进步,交流感应电机、永磁无刷交流同步电机、开关磁阻电机逐渐零替代了直流电机成为电动汽车驱动电机,引起传动系统设计方案的变革。文中对传动系统的设计方案和驱动方式的选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汽车装配线传动系统的技术改造过程,文中通过对传动系统故障主要原因进行分析,针对传动系统的传动方式、结构及电气控制系统进行了重新设计,改集中驱动为桥式链和板式链分段驱动,通过电器控制实现桥式链和板式链自动同步运行,解决了装配一线传动系统频繁故障问题。提高了装备品质,降低了设备的维护费用和停线时间。  相似文献   

17.
混合动力汽车行星耦合传动系统的图论建模及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混合动力汽车行星耦合传动系统的图论模型。采用行星耦合机构邻接矩阵和构件邻接矩阵的组合来描述图论模型,并根据邻接矩阵输出编码来判断传动系统的同构方案。在考虑行星耦合机构和各构件的转动惯量的基础上,基于图论模型分别对单、双排行星耦合机构传动系统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为后续性能分析和传动方案优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某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振动和噪声的问题,建立了复合行星轮系和整车传动系统的扭转振动力学模型对该传动系统进行扭转振动分析。在计算传动系统固有频率的基础上,通过扭转减振器的刚度匹配实现共振转速的优化。研究发现,系统在某特定转速比下出现共振特性且在一定范围内随减振器刚度增大而增大;通过减小减振器刚度可以使共振转速远离发动机怠速转速范围,从而提高整车平顺性和乘坐舒适性。  相似文献   

19.
汽车动力传动系统扭转振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汽车动力传动系统进行了讨论分析和试验研究。提出了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的力学模型,用试验方法确定了模型中的全部参数。对系统进行了自由振动和强迫振动计算,在数据处理中采用了谱分析的方法。对不同形式的扭振减消措施的减消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20.
针对载货汽车传动系统异响现象进行分析,确定该现象为传动系统扭转共振造成的。采用常用措施进行故障排除未彻底解决问题。从理论计算出发,利用AMESim软件模拟分析引起传动系统扭转共振的因素,确定改进方向;优化离合器扭转减振器刚度特性。通过实车验证证明该优化措施有效,异响现象消失,传动系统扭转共振问题消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