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刘勇 《驾驶园》2012,(8):16-19
安凯客车从2001年开始研发新能源客车,并与北京理工大学联合开发出了纯电动客车。至今,安凯客车正在从研发伊始的单一产品类型向全技术产品类型过渡,目前,安凯新能源客车已经覆盖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等几乎所有新能源汽车技术类型。  相似文献   

2.
纯电动客车再升级 目前,常隆客车的产品开发仍主要围绕新能源客车."虽然新能源客车仍然处于起步期,但未来的市场规模还是非常可观的,新能源客车是我们坚持不懈的发展目标."常隆客车市场部部长文虎在采访中如是说. 此次展会上常隆客车虽然仅带来了1款产品,但这款增程式纯电动客车的出现表明常隆客车在该领域不断做强做专的决心.文虎介绍,纯电动客车的优势是零排放,混合动力则在续驶里程方面更有优势,该车型是将纯电动客车与混合动力客车优势结合起来.从之前的纯电动客车到现在的增程式纯电动客车,常隆并没有改变自己的坚持方向,根据市场需求,常隆作出了适应性调整.据文虎介绍,公司已经开始着手混合动力客车的研发,同时这也是针对政策走向进行的调整.  相似文献   

3.
豪彦 《汽车与配件》2010,(22):26-28
<正>博世公司是全球最早研发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电气化的跨国企业之一,在混合动力技术领域的研究已超过30年,目前有400多名员工在从事研发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车系统和零部件的研发和市场营销工作。博世公司在动力总成电气化发展过程中,目前研发重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是一种在常规情况下可从非车载装置中获取电能的、优先在纯电动模式下行驶的混合动力的电动汽车.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就驱动原理和驱动单元而言,都与传统燃油动力与电驱动结合的混合动力汽车相差无几,然而它有如下突出的特点: 1.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蓄电池包可以直接从外接电源(包括家用220V电源)充电.从这点上看,它像一辆纯电动汽车,通常优先在纯电动模式下独立行驶,一般由外接公共电网电源充电补充电能.  相似文献   

5.
刘雅坤 《世界汽车》2013,(11):42-43
混合动力车型打消了人们对汽车纯电动模式下续航里程的担心,但是其在节能方面的优势比较有限;纯电动车型无疑具有经济环保的优势,但是电池续航里程以及充电基础设施的欠缺制约了其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中和了混合动力车型与纯电动汽车的优势.成为很多汽车厂商关注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6.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增程式纯电动客车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成功列入2011年度国家火炬计划。安凯增程式纯电动客车,能源系统采用了超级电容与动力型锂电池及小APU(发电机组)相混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2011上海国际车展上,福田汽车展台总计参展11款车型,其中新能源车型就有5款,成为本次车展的一大亮点。不仅如此,目前欧V纯电动客车、欧马可电动环卫车、电动迷迪车以及欧V混合动力客车这些新能源车型均已投入市场使用。  相似文献   

8.
《汽车与配件》2011,(21):13-13
沃尔沃客车公司与中国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公司已经达成协议组建一家新的合资公司。新公司将生产新能源传动系统用于混合动力客车和纯电动客车。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公司和沃尔沃分别持有60%和40%的新公司股份。  相似文献   

9.
忻文 《汽车与配件》2012,(33):18-20
节选四: 我国电动汽车关键技术差距大 混合动力汽车发展不均衡、产品技术全面落后.总体来看,我国混合动力汽车技术不断提高,产品技术方案不断丰富.国内混合动力商用车技术发展较快,但混合动力乘用车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全面落后.截至2011年底,我国已累计生产了16622辆混合动力车,其中9922辆混合动力乘用车、6700辆混合动力商用车.混合动力乘用车尚未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自主品牌重度混合动力乘用车基本上还处于空白.  相似文献   

10.
比亚迪F3DM     
《汽车与运动》2012,(9):112
比亚迪早在几年前就推出了F3DM混合动力车型。但在严格意义上,F3DM并不属于油电混合动力车型。而是被称为"DM双模"车型。即是采用电动(EV)模式和混合动力(HEV)模式相结合的驱动模式。仅仅在加速工况时发动机才直接输出扭矩,其他工况下发动机只为蓄电池充电。所以DM技术实际上是PHEV(外接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的另一种称呼,是混合动力汽车向纯电动汽车发展的过渡性技术,PHEV是在混合动力汽车上增加了纯电动行驶工况,并且加大了动力电池容量,所以其燃油经济性比普通油电混合车型更高,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排放也更少,更加环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