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车轮踏面擦伤及其检测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列车向高速度、大密度、重载方向发展,车轮故障相对逐步增多,损坏轨道及车辆设备,甚至危及行车安全。其中最常见的车轮故障即“车轮踏面擦伤”。 踏面擦伤探源 列车在运行途中,经常需要进行加、减速或制动停车,如果制动力过大,制动缓解不良,或调车溜放时单方面使用铁鞋制动,或由于同一轮对的车轮直径相差过大等原因,使车轮在轨面上滑行,造成踏面上被擦成一块或数块平面,这就是常言所说的“踏面擦伤”。车辆在钢轨上滑行,或车轮踏面与钢轨、闸瓦强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铁路货车车轮踏面故障对滚动轴承寿命影响的调查分析,发现车轮踏面擦伤是车轮运行中发生的主要故障之一。从机务作业、车务作业和车辆运用3个方面介绍形成货车车轮踏面擦伤的原因,建立理想状态下轮对运动模型,说明轮对擦伤形成的冲击力随着速度提高而增加,易导致轮对轴承故障。对故障车轮进行了抽样调查分析,提出重视擦伤轮对轴承检查及发现轴承故障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轮对的运行品质对货车运用安全有重要影响,对于提速货车更是如此.而踏面旋修则是影响轮对修理质量的重要环节.近期以来,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车轮踏面旋修在轮对修理中的比例不断提高,运用货车因车轮踏面擦伤而需换轮旋修的数量居高不下.另外,货车脱轨事故(包括调车作业中的脱轨事故)发生频率较高,车轮踏面的旋修质量对货车运行安全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货车临修中轮对踏面擦伤故障的原因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全面改善列车制动质量、提高轮对质量、规范调车作业的对策建议,在确保运输安全的同时,提高车辆周转利用率,降低运输成本.  相似文献   

5.
统计数据表明,随着铁路干线货车商业运行速度提高至90 km/h~120 km/h,货车车轮踏面擦伤运用故障随之增加。本文介绍了提速条件下轮对踏面擦伤故障的统计情况,分析了造成轮对踏面擦伤故障增加的原因,提出了预防轮对踏面擦伤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6.
货车轮对踏面擦伤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秦线货车车轮踏面擦伤故障的增多,结合车辆运用的实际情况,从司机揉纵和车辆设备质量两方面分析了货车轮对擦伤的原因,并探讨了车辆部门防范踏面擦伤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分析、研究、解决即使单独使用铁鞋制动也不会产生轮轨间滑行制动擦伤踏面。为解决这一难题而设计的新型铁鞋充分发挥粘着制动的特性。即单轮使用新型铁鞋可使同轴另一轮产生轮轨间粘着制动的效果,既有效制动,又使产生擦伤的几率趋近于零。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货车滚动轴承轮对检修过程中常见的车轮踏面擦伤剥离故障进行了阐述和原因分析,并详细介绍了此类故障的对策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货车全面提速后,车轴和车轮面临挑战。对车轴裂纹和车轮故障的统计表明,车轴经过技术改进后较好地经受住了全面提速的考验,而车轮则表现出踏面圆周磨耗加剧及踏面擦伤的状况。从运行工况、制动力及载荷变化、货车闸瓦质量、车轮本身材质等方面,分析提速后车轮踏面圆周磨耗加剧的原因。针对车轮出现的不适应状况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针对铁路货车车轮踏面伤损检测问题,设计铁路货车车轮踏面伤损动态检测系统,提出剥离和擦伤的定位方法.首先对车轮踏面图像进行平滑去噪;然后对图像进行基于平稳小波和Canny融合算法的边缘检测,并根据标准车轮的宽度确定踏面区域;最后,根据剥离和擦伤的不同特征,对剥离踏面区域图像进行基于分块思想和种子填充算法的剥离粗定位后,再进行基于Canny算法和跟踪法的剥离精定位,并给出基于踏面边缘线搜索的擦伤定位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铁路货车运行速度为0.5 km/h~10 km/h时,踏面剥离的定位准确率达到96.7%,定位精度达到3 mm;擦伤定位准确率达到97.8%;可满足现场动态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