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点燃式发动机在用汽车排放测试之双怠速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标准GB 18285—2005《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规定了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是我国目前在这个领域里的权威性文件。该标准规定的测量方法包含了双怠速法和三种简易工况法。本文只讨论双怠速法。  相似文献   

2.
1 在用汽车排放污染物的检测规范 2005年5月国家发布了GB18285-2005《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要求2005年7月1日开始实施。标准规定了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怠速和高怠速工况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同时规定了稳态工况法、瞬态工况法和简易瞬态工况法等三种简易工况测量方法,适用于装点燃式发动机的新生产车和在用车辆。在标准中对在用汽车排放监控明确规定: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  相似文献   

3.
5、排气污染物测量 (1)排放测量仪器 (2)排放测量的标准体系 1)检验类别、方法与限值 ◆对于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放测试,应按照GB18285—2005)《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的具体要求执行。通常的测试方法有:双怠速法:ASM稳态工况法:VMAS简易瞬态工况法:IM195瞬态工况法。  相似文献   

4.
GB 18285—2005《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自2005年7月1日开始实施,该标准适用于装用点燃式发动机的新生产和在用汽车,其中规定了点燃式发动机汽车的3种简易工况测量方法:稳态工况法(ASM)、瞬态工况法(IM195)和简易瞬态工况法(VMAS)。北京市、江苏省采用稳态工况法,辽宁省、山东省、浙江省、广州市等省市采用简易瞬态工况法。浙江省于2008年发布DB 33/660—2008《在用点  相似文献   

5.
<正>为加强汽油车排气污染防治,特别是加强对高污染排放汽油车的检测和治理,国家颁布了《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GB18285—2005),并要求从2005年7月1日起,在全国陆续强制执行环保检测"简易工况法",这是国际上通用的定量检测方法。对轻型汽油车采用稳态工况法(ASM),限制发动机排  相似文献   

6.
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2012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2.4亿辆,汽车保有量已达112亿辆。汽车保有量的急剧增长给国家的环境保护和能源供应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实行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对于机动车污染治理、实现国家节能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GB18285—2005《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要求,点燃式发动机在用汽车排放监控采用双怠速法,在机动车保有量大、污染较严重的地区也可采用稳态工况法、瞬态工况法及简易瞬态工况法这三种简易工况法之一。各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在用汽车排放监控方案,对于点燃式发动机可选择双怠速法或简易工况法中的一种方法,但对于同一车型在用汽车实施排放控制,环保定期检测时不得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排气污染物排放检测方法。采用简易工况法的地区,应制定地方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后实施。  相似文献   

7.
国家标准GB 18285-2005《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既适用于新生产汽车,也适用于在用汽车。但是,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汽车须满足下列三个条件方才适用本标准:(1)厂定最大总质量≤3500kg,即为轻型汽车;(2)为载客车辆;(3)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9。  相似文献   

8.
<正>为治理大气污染,国家质检总局、环保总局联合颁布了GB14621-2011《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双怠速法)》、GB3847-2005《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及压燃式汽车排放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和GB18285-2005《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放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等强制性国家标准。其中压燃式发动机汽车就是俗称的柴油车,点燃式发动机汽车就是俗称的汽油车。  相似文献   

9.
<正>在检测汽油车尾气排放时,需将尾气分析仪的取样探头插入排气管,对于单排气管的汽油车,插入一根取样探头即可,然而对于多排气管,应插入几根取样探头呢?下面笔者浅析双排气管汽油车尾气检测的取样方法,希望对广大同仁有所帮助。在《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GB 18285—2005)附录B.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全国多数省份均采用稳态工况法或瞬态工况法检验轻型汽油车的尾气排放,但是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及检验设备的应用局限,双怠速法仍然是很重要的检验方法。下面笔者与大家分享双怠速法检验的操作要点及规范化要求。1设备配备双怠速法需要配备四气或五气分析仪(含λ值)和双怠速自动测试系统,且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计量检定规程的规定。2适用车型双怠速法适用于点燃式重型汽车、基准质量超过2.5 t  相似文献   

11.
GB 18285-2018《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已于2019年5月1日实施。排气分析仪日常检查对保证双怠速法及稳态工况法排放检验结果提供强有力的保证。本文研究排气分析仪日常检查策略,旨在帮助机动车检验机构提高汽油车排放检验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12.
正《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GB 18285—2018)中HC残留量检查是指,汽油车(含其他装用点燃式发动机的汽车)在进行工况法检测前的设备自检,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排放检验的公平性与准确性,使车辆进行尾气排放检验时,检测数据不受上一辆车排放污染物的影响。调查发现,很多检测程序对此检查的取样判定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理解上也存在较大差异(图1、图2分别为HC残留量检查软件设置错误和正确时的系统界面显示),  相似文献   

13.
<正>4检测机构申报表的填写检测机构建站时,应根据本地区车辆最大质量和保有量及本企业的经营能力,配置相应的检测设备。申请计量认证评审时,应按要求填写检测机构申报表(表6)。5江苏省内执行的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5.1汽油车双怠速法排气污染物检验汽油车双怠速法排气污染物检验,其检验结果应≤表7中规定的排放限值。汽油车双怠速法排气污染物排放检验,应同时进行过量空气系数(λ)的检验,发动机在高怠速转速工况时,λ值应为0.95~1.05,或在制造厂规定的范围。  相似文献   

14.
双怠速法尾气排放检测是较早应用于点燃式发动机汽车的尾气排放检测方法之一,目前仍是工况法尾气排放检测的有力补充。随着时代的发展,双怠速法尾气排放检测自身暴露出一些问题,必须加以研究和解决。本文从标准限值、检测方法等入手,逐一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排放新标准对汽车市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前,国家环保总局公布了机动车污染物排放五项新标准,涉及汽车的有:《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阶段)》(即中国轻型汽车Ⅲ、Ⅳ号排放标准)、《装用点燃式发动机重型汽车曲轴箱污染物排放限值》和《装用点燃式发动机重型汽车燃油蒸发污染物排放限值》。轻型汽车Ⅲ号相当于所谓欧Ⅲ排放标准自2007年7月1日起实施。  相似文献   

16.
肖献法 《运输车辆》2009,(9):107-107
据①GB18552.3-2005《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国Ⅳ阶段)》、②GB17691—2005《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国Ⅳ、国Ⅴ阶段)》、③GB14762--2008《重型车用汽油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国Ⅲ、国Ⅳ阶段)》,  相似文献   

17.
<正>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汽油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GB 18285—2018)和《柴油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及加载减速法)》(GB 3847—2018),无锡市机动车维修行业协会专门邀请省内部分专家及本市部分检测站的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在座谈会上,与会专家认真学习了新标准,同时,对新标准中的检测设备选型、检测参数确认、检  相似文献   

18.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严格控制机动车污染排放,实施《车用压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17691-2001)和《车用点燃式发动机及装用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14762-2002)第二阶段排放限值,现公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自2019年5月1日起,新排放标准《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GB 18285—2018)正式实施。新排放标准与老排放标准相比有了较大变化,新标准增加了用于检测的OBD诊断仪,对检测仪器的检查周期、检查项目和参数限值及排放检验流程进行了调整。本文主要解析了新标准中汽油车稳态工况法的检验  相似文献   

20.
信息广角     
日前,新版国家《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工况法)》、《轻便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工况法)》和《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怠速法)》三项标准已通过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批准,并于2003年1月1日起实施。这三项新标准是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