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介绍了“营运车辆安全保障技术开发及大范围集成应用”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研究形成的我国营运车辆安全性准入与退出技术体系,使营运车辆安全性能有了源头保障;研究形成的营运驾驶人的技能素质要求标准及其培训方法体系,使营运驾驶人的执业安全技能与素质得到持续提升;研究形成的与现代道路运输企业运营管理相衔接的安全监管手段,使营运车辆运营全过程得到有效监管.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客运驾驶人准入管理及日常监管的规章制度和经验做法,提炼发达国家营运驾驶人安全管理模式的先进特征,梳理中国营运车辆驾驶人培训考试、准入管理及日常监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论述了国外营运车辆驾驶人集成驾驶许可与运输资质管理模式、低龄营运驾驶人职业初期安全监管、职业化教育输出保障机制、运输单位安全主体责任制度等方法措施;指出签注式职业驾驶人营运资质管理便于根据运输业务开展从业资格准入和继续教育管理,定期限定权限的签注方式便于执勤执法,也方便从业人员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营运许可;提出整合交管和运管资质管理、职业化教育定向委培、防御性驾驶教育实践、行车动态监管平台化等创新模式,促进中国大型客车驾驶人职业化教育改革平稳推进。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客运驾驶人准入管理及日常监管的规章制度和经验做法,提炼发达国家营运驾驶人安全管理模式的先进特征,梳理我国营运车辆驾驶人培训考试、准入管理以及日常监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重点论述了国外营运车辆驾驶人集成驾驶许可与运输资质管理模式、低龄营运驾驶人职业初期安全监管、职业化教育输出保障机制、运输单位安全主体责任制度等方法措施。"签注式"职业驾驶人营运资质管理,便于根据运输业务开展从业资格准入和继续教育管理,定期限定权限的签注方式便于执勤执法,也方便从业人员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营运许可。研究提出整合交管运管资质管理、职业化教育定向委培、防御性驾驶教育实践、行车动态监管平台化等创新模式,为我国大型客车驾驶人职业化教育改革提供对策建议,促进江苏、安徽和云南等地大型客车驾驶人职业化教育改革平稳推进。  相似文献   

4.
图话安全     
<正>安全返程宣宣提示:乘客在春运返程如果选择公路客运,请到正规客运场站乘坐具有合法运营资质的车辆,切勿在站外、高速公路旁拦截车辆上车,拒绝乘坐非法营运和超员车辆,严禁携带易燃、易爆、易腐蚀危险品和管制刀具乘车。宣宣提示:驾驶人驾车出行前请及时了解天气及道路通行情况,检查车辆安全状况及随车工具,合理选择出行线路,尽量避免恶劣天气驾车出行。驾车行经农村道路、山区公路时应当谨慎驾驶,雨天、夜间驾车要减速慢行,注  相似文献   

5.
<正>做好营运车辆技术管理工作,是落实"三关一监督"(即严把运输经营者市场准入关、严把营运车辆技术关、严把客运驾驶人资格关和搞好汽车客运站的安全监督)职责的重要保证,是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一项具体要求,是参与方(运管部门、道路运输经营者、维修检测企业)应履行的职责。良好的车辆技术状况是道路运输安全的基础性和技术性保障,严把营运车辆技术关,就是要求严格执行车辆技术等级评定制度,加强营运车辆定期维护和综合性能检测,确保车辆技术状况良好,减少因车辆机械故障造成的事故。在营运车辆技术管理工作中,应明确责任主体,参与方在管理工作中要认真履行职责。1车辆技术管理的责任主体只有加强车辆技术管理工作,才能把好车辆技术关。车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道路设施的不断改善,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加。营运车辆在道路运输迅速发展的同时以其独有的方便、快捷的优势,成为道路运输的主要力量,但是由于车辆保有量大,使用率高,因此道路运输的安全状况不容乐观。营运车辆发生的交通事故占交通事故的比率较大,除因驾驶人、道路状况及气候条件等因素外,营运车辆自身  相似文献   

7.
营运车辆的道路交通安全面临着非常严峻的问题,近些年来由于营运驾驶人不安全驾驶行为导致的交通事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分析驾驶人不安全驾驶行为的现状,为今后交通管理的完善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客运车辆相关标准日趋严格,自动驾驶技术和主动安全技术的不断优化升级,车辆的安全性有显著提升。但这不意味着作为车辆的操控者——驾驶人可以松懈,要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严格遵守安全驾驶行为要求,杜绝交通违法行为。而客运企业在确保日常安全管理外,更要加强客运驾驶人的管理,这样才能减少营运客车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李品才 《驾驶园》2011,(11):65-65
广西贺州富川县公安交管大队联合安监、交通等部门开展客运道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强力推进客运车辆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一、强化源头管理,把好事故预防第一关。大队对辖区营运客车实行户籍式管理,根据不同营运路线分别落实责任单位,民警与车辆挂钩,企业、驾驶人、民警共担风险。同时,大队集中对辖区的客运企业进行安全检查,主要是检查各企业安全学习、车辆例检等制度落实情况,与企业、驾驶人签订交  相似文献   

10.
正营运车辆卫星定位监控系统可以对道路客运车辆运行过程进行控制,实现车辆、驾驶人动态监控,强化事故预防分析教育,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消除各类违章违规行为,达到预防和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安全行车目的,是现阶段各大道路客运企业行车安全管理的必不可少环节。随着2014年7月1日《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的正式施行,营运车辆卫星定位监控系统已上升至国家法律法规高度予以规范执行。本文结合生产实际浅析营运车辆的定位监控系统工作原理和常见故  相似文献   

11.
<正>5月26日,国务院安委办就"5·15"特大交通事故发出通报指出,2015年5月15日15时27分左右,陕西省西安相伴商贸有限公司租赁私人一辆大客车。行驶至成阳市淳化县一处下坡转弯路段时冲出路面,坠下右侧35米深崖。造成35人死亡、11人受伤。事故暴露出企业非法从事旅游经营、客车非法营运、车辆安全技术不符合规定、驾驶人应急操作不当、道路安全防护设施不足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2.
强制维护、定期检测是我国道路运输车辆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其目的是消除营运车辆的故障隐患、确保车辆良好的技术状况,保障行车安全。由于驾驶人意识不强,少数维修企业作业不规范和管理手段薄弱等众多因素造成车辆漏保、失保、以修代保和维护作业项目不到位等现象屡屡发生,严重地影响了车辆维护质量,车辆行车安全得不到充分保障。研究并制定适应发展需要的营运车辆维护制度的管理方法,尤其是二级维护,是广大车主的呼声,也是完善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随着道路客运市场的发展,对营运客车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为提高客运硬件品质,维护旅客的合法权益,在客运资质管理规定中,要求营运客车类型等级与其营运的线路等级相适应,从事高速公路客运、旅游客运及超长线路客运的车辆必须达到中级车以上。因此,对营运客车进行等级评定成为车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路货运量及公路营运载货汽车拥有量的持续增长,货运交通安全及货运行业安全管理问题面临巨大挑战。与此同时,货运驾驶人在驾驶过程中使用手机、疲劳驾驶等现象突出。本文针对长途货运驾驶人心理特征、驾驶愤怒、职业健康、驾驶行为理论分析、企业安全管理展开了问卷调查及分析,并基于问卷数据分析了货运驾驶人心理特征对驾驶行为的作用机制、企业安全氛围与驾驶人职业健康的相互作用关系。得到货运驾驶人存在的安全问题,并提出企业安全教育改善对策。分析结果可为货物运输企业的安全文化提升提供指导性意见,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汽车与安全》2012,(12):30
大中型客货车驾驶人大多驾驶营运车辆,在社会交通中承担重大的交通安全责任,其安全驾驶意识和技能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针对近年来暴露出的吸毒后驾驶机动车问题,对吸毒人员申请驾驶证或者驾驶机动车采取"零容忍"措施,严格限制吸毒人员申请机动车驾驶证。  相似文献   

16.
《汽车与安全》2015,(2):40-44
<正>在被誉为人类史上规模最大迁徙的春运里,客车作为一大"热门"交通工具,承栽着巨大的运输量,其安全必然是众人关注的焦点。而客运车辆的安全行驶,除了依靠相关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和治理之外,客运企业及客运驾驶人在其中同样承担着责任,尤其是驾驶人,其安全意识、驾驶水平、应急处理能力等都直接影响着车辆的行驶安全。驾驶人需要在遵循安全驾驶行为要求的前提下,做好日常车辆维护,行驶中安全操作,并不断提高紧急情况处置的能力,以保证将无数乘客安全送回家。  相似文献   

17.
危化品非法运输问题的治理,相关部门需要在期生产、储存、经营、运输企、车辆、驾驶人资质等方面进行严格把关;企业则需要落实自身的主体责任的不落实;而这一切行动的最终指导都来自相关的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18.
正2021年春运即将开启,为了保障春运期间道路旅客运输安全,近日,宜兴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对参加春运的重点营运客车逐车进行安全专项检测,防止车辆带"病"上路。此次客车安全专项检测主要针对县际及以上班线车辆和市际及以上旅游包车车辆,重点检测车辆外观、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照明及信号指示灯、车轮及轮胎、安全装置等涉及车辆行驶安全的项目。  相似文献   

19.
为了给大型营运客车换道预警系统设计提供参考,采用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车道线识别传感器、GPS、视频监控系统以及控制器局域网(CAN)总线数据采集仪等设备,基于小型乘用车搭建浮动车采集平台。通过在试验线路上进行1.5×104 km的驾驶试验,获取1 200余次营运客车的真实换道数据。以Jula提出的换道安全性模型为基础,结合营运客车的换道行为特征,通过分析换道进程结束后客车需要与周围车辆保持的安全距离,建立适合于营运客车的3类换道安全性识别模型(客车与自车道前方车辆、目标车道前方车辆、目标车道后方车辆),并利用真实数据对3类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客车换道持续时间均值为10.4 s,换道起始时刻与目标车道后方车辆的距离为10.0~40.0 m;所有换道样本中,73.3%的换道过程中客车速度要高于目标车道后方车辆,且超过90%的换道过程是由前方慢车引起;不同的速度区间下,车速和航向角联合变化情况下,驾驶人控制营运客车的横向偏移速度保持稳定,可认为客车驾驶人的心理预期换道进程存在固定经验模式,这与小型车换道的研究结论存在较大差异,传统的TTC预警算法识别率较低,在不同速度区间情况下,所提出的模型对客车与自车道前方车辆、目标车道前方车辆、目标车道后方车辆的换道安全识别评价准确率均超过了90%。  相似文献   

20.
为了指导驾驶人安全地使用自动驾驶系统,在模拟驾驶仿真平台上研究驾驶人在复杂交通环境下实现自动驾驶切换到手动驾驶的绩效表现,以及影响驾驶人驾驶方式切换过程的因素。试验收集了36名驾驶人在2种险情下切换驾驶方式过程中的驾驶行为数据,包括驾驶速度、车头间距、车辆横向位移和车辆转向等数据。研究结果表明:部分驾驶人会在险情提示出现之后即刻切换驾驶方式,而部分驾驶人则在提示出现之后继续监控道路和车辆信息,直到交通冲突出现的时候才进行驾驶方式切换;对上述2种切换方式进行独立分析发现,进行第2种切换的驾驶人在接管车辆之前所处的状态(玩游戏或者听音乐)对驾驶人接管车辆所用的切换时间有显著性影响,驾驶人处于玩游戏的状态下接管车辆所用的时间会小于驾驶人在听音乐状态下接管车辆所用的时间;切换方式对车辆横向位置有显著性影响,而且进行第1种切换的驾驶人在后续的驾驶过程中能保持较小的安全速度行驶,说明"切换方式1"与"较小的安全车速"存在相关关系,但二者的因果关系尚需深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