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用"车市波动分析法"(以1系数(扩张系数)+2效应(扩张效应,收缩效应)为工具)分析2009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受国家拉动内需政策促进及车市周期波动的影响,我国第1季度车市开始回暖,但仍在"谷底"运行;4、5月继续回暖.据1-5月统计分析,第2季度末我国车市有望提前走出"谷底",下半年继续平稳回升.结束第5次波动周期,于2010年进入第6次波动的上升期.  相似文献   

2.
中国车市波动规律与第6次扩张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福民 《上海汽车》2009,(12):18-21
采用“车市波动分析法”,设定一个系数(扩张系数)两种效应(扩张效应、收缩效应),用波动图形和数据判定车市走势。分析研究后认为:中国汽车市场是按波动规律发展的,经历5次波动周期压缩。2008年汽车市场进入本轮波动收缩期(第5次收缩期),2009年1季度车市进入“谷底”运行,2季度车市走出“谷底”,3季度平稳回升,结束第5次波动期。从4季度起到2010年前后,中国车市进入新一轮波动期的“第6次扩张期”。  相似文献   

3.
2009年一季度我国汽车市场能否走出“谷底”,以及何时走出“谷底”是目前车市焦点,文章用“车市波动分析法”分析中国2009年一季度汽车市场。对一季度车市取得的进展和成绩进行回顾,然后用1个系数(扩张系数)2种效应(扩张效应,收缩效应)为工具,对存在问题进行深层次剖析。对如何正视和解决走出“谷底”问题提出了明确观点:指出一季度我国车市仍在“谷底”运行,到2009年下半年有望冲出“谷底”平稳回升。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2008--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趋势,给汽车行业发展战略和经营决策提供较可靠的参考依据,文章采用了新的研究方法体系——“车市波动分析法”。设定了1个系数(扩张系数)和2种效应(扩张效应和收缩效应),用波动图形和数据来判定汽车市场的走势。指出中国汽车市场是按波动规律发展的,21世纪汽车市场进入第5次波动期;2008年汽车市场进入本轮波动收缩期(第5次收缩期);2009年上半年进入“谷底”,下半年到2010年平稳回升,而后进入更高水平的新一轮波动期。  相似文献   

5.
中国汽车市场是按波动规律发展的,30年来已发生了5次波动。文章采用“车市波动分析法”研究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趋势后认为:2009年上半年车市走出“谷底”,下半年平稳回升,结束“第5次波动期”,2010年中国车市进入“第6次扩张期”。文章阐述了“第6次扩张期”的新特点和新要求,并提出了加强宏观调控,使车市按波动规律稳健快步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有一位老人跟踪观察并研究中国汽车市场波动式发展规律10余年,在国内首先提出并应用了一种车市波动分析法.认为2008年中国车市已进入本次波动的“收缩期”,2009年进入“谷底”.下半年到2010年平稳回升。  相似文献   

7.
我国国民经济呈小波动式规律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发生4次波动周期。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汽车市场发展受国民经济宏观景气变化的影响,汽车市场走势大体上与宏观景气走势相对应,且波峰与波谷发生时间大体相当。改革开放以来车市经4次波动周期,2001~2003年已进入第5次扩张期,2004年车市继续兴旺,产量上升增速回落。  相似文献   

8.
1 汽车市场的4次波动周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车市发生4次波动周期,出现过4次扩张期(也叫旺销期),其波峰出现在1979,1985,1988,1992年;出现4次收缩期(也叫滞销期),发生时间为1981,1986,1989~1990,1994~1998年。汽车年产量呈波动式上升趋势,由1979年的18.57万辆,增长到2000年的206.9万辆,21年内猛增了11.14倍。  相似文献   

9.
2009年初笔者曾发表文章提到,中国汽车市场2008年进入"第5次收缩期",2009年进入"谷底",2009下半年平稳回升,再经2010年平稳回升过渡,然后进入新一轮波动周期,并预测2009年汽车产销1 000万辆.由于国务院振兴汽车工业等一系列政策的促进以及季节性影响,2009年第1季我国车市回暖,取得较好进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中国车市未来走向,预测2013年汽车增长率以及分析近年发展趋势,给汽车行业提供参考,文章用车市年度波动图观察宏观车市走向,用季度波动图和季度运行参数表观察分析"第6次波动周期"发展过程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2013年汽车增长率和近期发展进行初步预测。根据上述分析研究结果认为:1978年以来,中国车市始终按波动规律运行,当前中国车市仍然按波动规律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车市2011年1—5月出现大幅度回落,有专家误判"车市进入本次波动收缩期",因此对完成"十二五"汽车规划信心动荡。文章为解决上述"认识误区",采用"车市波动分析法"这一创新成果,分析研究了有关数据和波动图波形走势,判定当前车市处于两峰之间的"波谷",处于本次波动"扩张后期",还没有进入"收缩期"。2011年车市处于中下等市场,2011年下半年将有所回升,年增长率接近10%(与GDP基本同步或稍高)。对"十二五"期间车市发展持审慎乐观态度。  相似文献   

12.
王福民 《天津汽车》2010,(1):15-16,25
为分析中国车市当前发展趋势,给汽车产销单位和领导机关决策提供参考,文章采用“车市波动分析法”,从宏观经济与车市波动关系入手,进行数据处理,作出车市波动图和数据表。分析研究后得出以下结论:中国车市2009年底已进入“第6次扩张高峰期”,达到创纪录的新水平,但后继波动恐难避免。文章根据中国车市发展实际提出波形组成内容变化新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王福民 《上海汽车》2005,(6):19-21,25
中国轿车市场是按周期变化的市场。2004年车市并未像大多数人期望继续兴旺。2005年车市走势如何变化难以理解。本文从另一种视角观察分析轿车市场发展的过程和趋势。1我国轿车市场按波动周期发展笔者经10年跟踪观察研究,认定我国汽车市场(含轿车市场,商用车市场)是按波动周期发  相似文献   

14.
利用车市波动分析法,重点分析2009、2010年我国车市走势,认为近年车市波动出现异常,是由于受到了过多人为因素的影响。预判2011年车市增速较上年大幅回落;十二五处在第6次扩张期的扩张后期,将出现中等或中下等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15.
系统论述了中国轿车市场1978--2008年发生的5次波动。通过对前4次波动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车市研究方法体系一车市波动分析法,该方法成功预报了第5次波动期的主要阶段。详细介绍了轿车市场第5次波动期的全过程,分析了中国轿车市场波动规律的“井喷”和“余喷”现象,以及2009--2010年轿车市场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轿车市场经历了2002—2003年产销两旺,震惊中外。众媒体和企业惊呼2002年“井喷”12003年继续“井喷”!但2004年上半年,车市并未像大多数人期望那样“继续兴旺”,于是有些媒体报导“黑色的5月”、十分扫兴,有些文章甚至抱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流露出悲观情绪。本文从另一视角发表  相似文献   

17.
为分析研究2011年及近期车市发展趋势,供汽车产销单位经营决策参考,采用“车市波动分析法”,用车市季度主要参数表和年度车市波动图分析车市实际走势。肯定了汽车产销量超美的成绩。指出2010年车市逐季度大幅回落趋势,分析了罕见的“波形异常”问题的影响及原因。对2011年面临形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车市处于扩张后期,中下等市场,2011年后车市仍有可能小幅回升,对“十二五”期间车市发展持审慎乐观态度。  相似文献   

18.
王福民 《天津汽车》2010,(5):12-13,34
根据2010年一季度汽车产销量数据,分析2010年车市发展趋势,预测2010年全年汽车产销量,给汽车行业有关部门提供参考。采用了“车市波动分析法”,制作出以季度为单位的新的参数表,用扩张系数足值判断车市走势。分析后指出,虽然2010年一季度汽车产销量增幅较大,但扩张系数K大幅度回落34%,发展趋势不容乐观,存在供大于求,增长率大幅回落风险,建议适当降温。认为2010年汽车产销量1568~1600万辆是一个按良性循环正常运行的稳健目标。  相似文献   

19.
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汽车市场非常不景气的大背景下,中国车市超常发展,让多数人思想准备不足,既兴高采烈,又不好理解,有点“诚惶诚恐”“心里没底”。下面用“车市波动分析法”(系作者几年前创建——编者注)对2009年车市情况予以剖析,并对当前发展抒发一点个人浅见,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王福民 《商用汽车》2012,(18):23-25
2000年,笔者有关中国汽车市场波动规律和""车市波动分析法""一系列文章开始发表以来,得到了广大汽车产销单位的关注,和40多家报刊、110多家网站的发表或转载.而且12年来得到越来越多读者的支持.当前车市有点不景气,车市波动规律是否继续有效?如何解说现实车市有关问题?近年车市发展趋势如何?应部分读者要求,写成此文供读者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