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针对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交通道路监控系统的需求现状,探讨了多用户共享交通道路监控信号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交通道路监控信号的共享方案。  相似文献   

2.
为了在滨河道路系统规划中提供定量分析支撑,基于最短路算法原理,建立了道路系统的交通可达性分析模型,研究了不同路网方案情况下,各地交通可达性的优劣;以道路网交通容量模型为手段,探究滨河路作为慢行通道的可行性;引入交通稳静化理念,采用出入口交通截流和通而不畅的道路设计方法,旨在构筑宜居、宜游、宜行的高品质滨河道路系统。论文采用的方法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结论为滨河道路系统规划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也为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公路与城市道路的衔接问题及衔接线道路产生交通问题的原因,并对城乡结合部衔接道路的布局规划思路与原则进行阐述,重点研究了机动车道横断面的合理过渡,给出衔接线道路近城端到远城端的典型横断面形式,并进行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4.
为保障长沙黄花国际机场T3航站区陆侧道路交通快速、便捷、高效集散,从交通组织需求、上位规划路网分析、交通组织优化研究、道路集散系统总体设计、方案评价及特点等方面对航站区陆侧道路集散系统进行了分析与设计.设计方案在总体规划航站区路网结构的基础上,重点优化了陆侧道路集散系统交通组织,充分利用高架和地道等结构形式,立体化布局道路集散系统,合理组织进出港交通.最后,对方案进行了特点总结和评价.  相似文献   

5.
<正> 1 概述交叉路口是道路系统中道路与道路、道路与铁路或道路与其它道路设施的交叉点。交叉口有利于道路,上的车行交通和人行交通的组织与转换。由于相交道路上的各种车辆和行人均汇集于交叉口后,才能转向其它的道路,使得车辆与车辆之间、车辆和过街行人之间相互干扰。这样,平而交叉路口是道路系  相似文献   

6.
针对如何提高城市地下道路的运营效率,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城市交通等问题,通过对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地下交通联系通道设计过程的归纳总结,提出了城市地下道路交通诱导系统的研究思路,并以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地下交通联系通道为实例,阐述了交通诱导系统在地下道路中的实际应用。通过对区域路网以及地下道路与周边道路衔接方案的研究,确定合理的交通组织方案,并以此为基础,结合交通标线、交通标志,进行交通诱导设计。  相似文献   

7.
为充分发挥机场的服务功能,对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3航站楼陆侧市政交通进行总体设计。在对交通设施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的基础上,提出了工、商、旅交通逐级分离的进场系统,互不交织的循环流线,集约布局的综合交通枢纽等相应的陆侧道路交通系统设计思路,可使白云国际机场陆侧道路达到较高的服务水平,使其建设规模和标准与交通需求、道路功能定位相匹配,陆侧道路快捷畅通。  相似文献   

8.
枢纽快速集散系统是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宁火车东站枢纽快速集散道路系统需在2 km2的用地范围内合理组织集散交通和地面交通,实现3.8万pcu/d道路集散交通的"均衡集散、到发分离、立体整合"。着重对集散系统的交通需求预测和总体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分析。  相似文献   

9.
大型枢纽机场陆侧道路系统规模庞大、交通组织复杂且车流量大,交通设施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科学的交通设施设计是道路系统高效运行的先决条件。系统梳理了机场道路交通设施的分类,基于具体工程案例,总结了机场道路交通设施设计的总体指导准则,并对智能引导、高架交通标识、地面交通标识以及地道交通标识的核心设计要点进行了提炼阐述,可为大型枢纽机场道路交通设施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许多城市道路通过在原有道路上修建高架快速路系统来构建多层次的道路交通系统,以满足城市交通的需求。城市高架桥下地面道路与普通道路相比,受到空间、视野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因此,其交通组织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直接影响到桥墩位置及地面道路方案。以乌鲁木齐市阿勒泰路高架桥下地面道路为例,对城市高架桥下地面道路的交通组织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具有特殊地形、地貌特征的城市道路交通由于受到了山脉、河流、特殊的固定自然物的限制,城市的布局往往形成分散、组团式和带状的特点,呈现出了各种交通模型的非线性、非周期性等特征,该文详细研究了该类城市道路交通面临的问题,重点分析了特殊地形、路网分布、传统的交通指挥系统对特殊地形城市道路交通的影响。以河谷型城市兰州市的地貌特征为例,分析了这些问题及因素,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道路交通安全越来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但是目前国内道路交通安全预防措施和方法研究却仍处于起步阶段的现实,通过对道路交通安全事故调查及其现状分析,并借鉴发达国家相关经验,阐述了如何逐步形成一整体套系统性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从而采用有效的道路交通安全预防和应对措施改善道路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13.
交通系统仿真正逐步在城市道路及公路的规划和设计中得到应用。该文首先对交通系统仿真的主要研究内容、应用、分类、功能及相关的交通系统仿真软件进行了总体介绍;在此基础上,利用宏观仿真软件VISSUM对上海市临港新城芦潮港社区D3路的交通量进行了预测,其预测成果已被应用于D3路的设计。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现有道路交通设计中三维可视化程度不够的缺陷,对基于三维虚拟现实技术的道路交通设计进行了分析;借助三维驾驶仿真软件uc win/road,构建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道路设计科学体系,指导国内道路交通设计、建设及维护工作,提高道路工程设计质量,完善道路工程设计技术及建设交通组织方案。  相似文献   

15.
曾惠芬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6):29-32,38,311
结合工程实例,在不突破道路红线前提下,探讨了典型的道路断面改造形式,达到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缓解交通拥堵的目的,有关设计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6.
道路路表径流污染处理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当前道路交通污染日趋严重的事实为背景,介绍了目前国内外路表径流污染处理研究现状,提出了道路路表径流污染处理体系设计的主要内容和设计流程,为建立路表径流污染处理的新型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城市不间断通行道路交通系统"。它是一个能够确保不会堵车的、高效快捷的智能化道路交通系统。这种交通系统没有红绿灯,车辆通行全过程不用停顿等候,排除了各种车辆通行的干扰因素,去除了各种交通瓶颈,避免了不同流向车流之间的交叉干扰,道路通行能力提高6倍以上,能自动保障公交、大中客车全天候畅行,能自动控制道路车流量。在这个系统中,还包括一个快捷高效的公交系统,确保乘坐公交上下班,主城区20 km路程包括换乘时间只需30 min。  相似文献   

18.
在Logit动态的基础上建立了收费和通行能力的联合控制模型,通过控制时变的道路收费水平和通行能力,优化交通流的演化轨迹,使交通系统达到最优。通过简单的算例,在Logit动态的基础上对道路中的交通流进行分析和预测,进而对车辆进行诱导,从而达到交通管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汶川、日本东海岸地震对城市造成巨大破坏,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北京作为首都,抗震设防显得尤为关键。道路交通系统既是救援物资运输的通道,又是避震疏散、受灾人员安置、救援人员和工程队伍入驻及抢救转移伤员的路线,是城市生死攸关的抗震救灾生命线。通过对北京市道路交通抗震体系的研究,从城市整体角度对抗震防灾体系提出相关的建设要求,采用多种方法识别中心城区道路网中抗震设防的关键点段,初步确定不同等级道路的抗震设防目标,并进行典型通道节点抗震疏散分析。  相似文献   

20.
道路交叉口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瓶颈,是影响道路通行能力的关键节点。该文分析了影响道路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因素,并提出通过交通组织、渠化设计等方法解决交叉口拥堵的途径,对城市新建和改建道路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状况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