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误差贝塞尔公式推导的进一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文献[1]研究中误差贝塞尔公式推导的四种方法基础上,研究了文献[2-3]中存在的第五种方法。结果发现第五种方法是不严密的,这进一步证明了没有别的证明方法比文献[1]提出的较好证明方法还好,同时对单位权中误差公式提出质疑,以便人们对此作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给出了一种在车测量铁道车辆轮对圆度误差的测量系统和测量方法,同时介绍了系统的标定公式、标定公式检验方法和检验结果。检验结果表明,该测量系统可以高精度地连续测量轮对圆度误差。  相似文献   

3.
努氏硬度及其与维氏硬度的换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努氏硬度的特点,介绍了努氏硬度及其与维氏硬度的换算公式,验证了换算公式的最大相对误差,验证结果表明该误差在允许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4.
覃辉 《铁道勘察》2001,(2):18-21
通过推导测边后方交会的坐标计算及角度检核公式及交会点的点位误差椭圆计算公式,分析交会点位置与点位误差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影响水准测量精度的各种误差,包括仪器误差、观测误差,以及人为因素和外界条件影响引起的误差,根据相应的误差影响因素,提出对应的观测方案和具体实施办法,减小了这些误差的影响,提高了龙烟线水准测量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6.
外方位元素误差对点位误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正直、交向摄影的点位方差-协方差公式,推导出了由外方位元素误差引起的点位方差--协方差公式,并用误差椭圆分析了外方位元素误差对点位误差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7.
当前在建某高原铁路全线有17座20 km以上超长隧道,但我国尚未正式公布超长铁路隧道测量的相关规范要求,仅在某暂行规范中制定了20~25 km的超长隧道横向贯通误差的相关限差。为验证暂行规范中限差的合理性并对长度超过20 km的超长铁路隧道洞内横向贯通中误差的限差提出推荐值,设计进行仿真计算实验。模拟计算3种常用平面控制测量网下各20组20~44 km范围内7种长度的超长隧道在观测精度分别为隧道二等和平面二等精度时的洞内横向贯通中误差,得到以下成果:(1)给出两种不同观测精度下洞内横向贯通中误差的分布情况和限差推荐值;(2)观测精度为平面二等精度时,暂行规范中洞内横向贯通中误差的限差值偏大,且随着隧道长度增加,自由测站边角交会网精度最优;(3)观测精度为隧道二等精度时,暂行规范中隧道洞内横向贯通中误差的限差值偏小,且交叉导线网精度最优。  相似文献   

8.
轨道基准网是CRTSⅡ型轨道板施工安装定位测量的依据和保证轨道板高平顺性的基础,其相邻点的相对中误差直接影响轨道板安装的精度。目前国内轨道基准网的测量精度指标是借鉴外国规范的规定,要求实际测量中通过控制每个轨道基准点坐标值偏差与高程值偏差来控制相邻点相对中误差,并未进行相邻点间的精度指标计算。本文根据轨道基准网测量方法和特点,结合相邻点的相对中误差计算原理,推导出轨道基准网相邻点平面精度与高差精度评定公式,并依据所推导的公式对宁杭高速铁路轨道基准网平面与高程测量数据进行了精度评定,评定结果符合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9.
针对20 km及以上特长隧道横向贯通误差问题,在传统隧道贯通误差预计方法的基础上,研究并提出适合特长隧道横向贯通误差预计的新方法。研究特长隧道的贯通精度预计数学模型和模拟计算方法,编制数据处理软件并对特长隧道洞外、洞内控制测量误差所引起的隧道贯通误差进行计算,通过计算,建议性地提出20 km及以上特长隧道横向贯通误差允许值。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静态测量模式在铁路控制测量中的适用性,利用基线重复性指标以及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固定误差和比例误差指标,基于连盐铁路控制网24 h连续观测数据,研究分析了基线向量实测精度。结果表明,单独使用北斗导航卫星系统进行静态测量,可以满足铁路五等测量精度要求;若结合GPS观测数据,能够有效提高静态测量精度和可靠性;增加观测时段长度,可以降低固定误差,但对比例误差的影响不明显。建议使用商用软件基于北斗导航卫星系统观测数据进行铁路控制测量时,将基线长度控制在15 km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