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卷首语     
我国铁路从本世纪初,开始了编组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其目标是将编组站已有的溜放速度控制、进路控制、车辆管理、信息管理、决策管理等集成为一体,通过在编组站建立统一的综合信息管理与控制平台,完成计划自动编制与调整、计划自动执行与集中控制、作业过程自动控制,实现作业管理和控制一体化、路局调度与车站调度一体化、运输管理与决策支持智能化,以提高编组站作业能力与效率,保证运输安全生产,使编组站信息管理和生产过程全面自动化。  相似文献   

2.
.新一代编组站综合自动化(SAM,Synthetic Automation of Marshalling yard)系统以"管控结合"为设计理念,实现了编组站运输生产指挥的智能化、信息化和自动化.针对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昆明东编组站作业具有复杂性、安全管理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联合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  相似文献   

3.
在阐述货物品类、列车种类、作业特点等快运货物列车现状及特点的基础上,针对编组站分类线运用紧张、阶段性调车机车能力不足、车辆结合部工作增多、调度指挥信息化配套不足的问题,提出加强日常工作组织优化、强化节点作业组织管理、开发拓展信息化功能、完善结合部管理、完善考核机制等编组站快运货物列车作业组织优化对策,为提高编组站快运货物列车运输组织能力提供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4.
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的实施效果体现在全站进路控制自动化,变分散控制为中央集中控制,智能调度决策,自动抄车号,信息流与车流/作业流自动同步,全自动报表,新建生产数字化指挥网和现代化生产管理网,作业效率提高近10%,劳动生产率提高40%,在安全方面进路办理差错率降低95%,编组站技术发展水平获得质的飞跃,是我国编组站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铁路枢纽地区计划不统一、编组站及周边站各自为战、效率低下的困境,借鉴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理念,创新研究铁路货运枢纽综合自动化系统,实现铁路枢纽内包含编组站、周边站的计划、行车、调车管控一体化,统筹机车、车辆、车站、货运等资源,指挥监督实际的作业按计划执行,实现调度所宏观调控和枢纽精细化管理的两级管控,使运输资源利用最...  相似文献   

6.
胶济铁路干线调度集中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调度集中系统是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的重要行车设备,是提高铁路调度指挥效率、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系统。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是综合了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采用智能化分散自律设计原则,以列车运行调整计划控制为中心,兼顾列车与调车作业的高度自动化的调度指挥系统。现以胶济线为背景,详细分析胶济线的运输组织模式及运输作业特点,总结该线铁路运输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繁忙铁路干线的调度集中系统方案,探讨了调度集中系统的应用对传统运输组织模式所带来的变革。胶济线调度集中系统的应用,为全路繁忙铁路干线实现调度集中指挥提供了示范。  相似文献   

7.
沪昆线浙赣段技术改造后,受各种因素影响,在运输畅通方面压力以进一步增大。从对编组站和调度指挥等方面要求入手,提出对运输畅通方面相关建议,并在运输实践中应用。  相似文献   

8.
提高编组站的作业效率是确保路网畅通的关键环节。目前编组站的技术作业大表基本上都还停留在手工绘制阶段。通过建立编组站技术作业大表自动生成系统,减轻作业人员劳动强度,为铁路行车调度人员提供准确的车流信息,加速车辆运转,提高运输组织水平。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提高琼州海峡铁路轮渡的市场竞争力,提高铁路港口生产作业效率,通过对现有南北港口安全生产作业、旅客服务及调度指挥等作业现状的分析,提出构建琼州海峡铁路轮渡客货运港口智能化管理系统的方案。通过对过海旅客、车辆及设备设施的调度组织和管理,实现港口作业的全过程智能化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的计划协同管理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和智能算法,对编组站的生产过程、设备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获得准确的计划管理信息并传递至作业控制子系统。资源优化配置的条件来源于编组站计划管理子系统中信息的充分共享,以及与作业过程控制子系统的信息实时交互。通过研究编组站作业过程,对局-站计划协同优化、阶段计划自动调整、调车计划辅助自动编制方案、站区作业计划一体化管理进行调整优化,提出搭建局-站运输调度数据共享平台,实现编组站综合自动化计划协同管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