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连梁对RC双肢剪力墙抗震性能影响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对RC双肢剪力墙的地震反应进行了计算。利用计算结果,分析了地震作用下双肢剪力墙的受力性能以及连梁对受力性能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双肢剪力墙设计中连梁跨高比的取值建议。  相似文献   

2.
根据大贾庄铁矿跨河大桥4号墩4-1#桩基偏位处理工程实例,针对桥梁桩基施工中产生的桩基偏位问题,通过计算桩基偏位受力情况,采用在4-2#和4-3#桩基增加连梁的处理方法,改善了偏位桩基偏心受力不利的影响,达到了在较短的工期内,安全、经济地处理好偏位桩基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整体小开口剪力墙结构、壁式框架结构和联肢剪力墙结构受力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合理的短肢剪力墙结构形式,既克服了整体小开口剪力墙结构和传统联肢剪力墙墙肢净距受限的缺点,又克服了壁式框架结构连梁刚度过高的不足,同时短肢剪力墙还具有较佳的弹性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邻近桩基在盾构开挖下水平变形规律,提出了一种邻近桩基水平向受力变形响应的解析方法。首先,基于Loganathan公式获得周围土体在隧道开挖影响下的自由位移,将既有桩基简化成欧拉梁,桩-土相互作用采用Kerr地基模型,建立既有桩基水平向受力平衡方程,从而获得单桩水平变形解析解。通过与有限元GEPAN数据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与既有的理论解析对比,该方法更贴近有限元GEPAN数据。参数分析表明:增大盾构隧道埋深会致使桩基水平向最大变形位置深度增大,同时会引起桩身最大位移增大;桩基水平向变形响应会随着地层损失比增加而逐渐增大;桩基水平向位移会随着桩基与隧道水平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桩身产生最大水平位移处埋深会随之减小。  相似文献   

5.
偏压连拱隧道不同的施工方法对岩体的受力特征和稳定性有着截然不同的影响,在地质条件较差的情况下该影响更为明显.本文运用FLAC2D对隧道合理开挖方法进行二维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某隧道在台阶法及双侧壁导坑法下围岩和中隔墙的应力应变情况,并分别对先开挖埋深较浅的一侧和先开挖埋深较深的一侧两种不同施工顺序进行分析比较,提出了类似条件下建议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深梁的应用, 进行了4根以混凝土强度为主要参数的UHPC深梁受剪性能试验, 并开展了C40和C80混凝土深梁的对比试验; 分析了UHPC深梁的荷载-挠度曲线、破坏模式、钢筋应变、裂缝形态与极限荷载; 为探讨现有普通混凝土深梁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是否可用于UHPC深梁, 应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对6根深梁试件进行了抗剪强度计算。研究结果表明: 混凝土强度越大, 在相同荷载下深梁的刚度越大, 在深梁开裂前的弹性阶段, UHPC试件刚度随钢纤维掺量的增大略有增大; 与C40和C80混凝土深梁一样, UHPC深梁裂缝包括弯剪裂缝和腹剪裂缝, 当荷载分别为13%~22%和18%~34%极限荷载时, 两类裂缝先后出现; UHPC深梁在加载全过程中梁、拱受力机制共存, 加载前期梁受力机制起主导作用, 后期则拱受力机制起主导作用; UHPC深梁裂缝多而密, 发生剪压破坏, 在支座上端反拱区不产生裂缝, 而C40和C80混凝土深梁出现斜压破坏, 且在支座上端反拱区产生裂缝; 试验梁受剪承载力随混凝土强度的增大约呈指数式增大, 混凝土强度从C40增大到C80、C190时, 其受剪承载力分别增大了30.76%和201.92%;采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中方法计算的UHPC深梁受剪承载力与试验值比值的均值为0.89, 均方差为0.15, 在没有更精确的计算方法之前, 该计算方法暂时可用。   相似文献   

7.
三片摆线轮新型针摆传动及其受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工业机器人用三片摆线轮新型针摆传动的适应范围和特点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这种新型传动的一套适合于工程实际的受力分析计算方法,并对两片摆线轮传动结构和三片摆线轮新结构受力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新型传动可以有效地改善受力状态提高整机的传动扭矩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剪力连接件的三维非线性仿真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有限元仿真分析技术和混凝土本构理论,提出了有限元仿真分析和实物验证试验相结合研究剪力连接件的新方法,将此方法用于3类共7个子类新型剪力连接件的全过程受力分析,并将有限元分析结果和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证实了这一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使得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和实物验证试验相结合研究多种剪力连接件的受力特性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单梁单板受力的病害特征和病害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单梁、单板受力桥梁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体外预应力加固梁时的受力机理,提出了采用体外预应力加固设计的计算公式和应满足的条件,该加固方法施工简单易行,可供同类加固设计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