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年初,我的一位朋友听说宗申摩托不错,而且宗申摩托车队是我国唯一参加国际摩托大赛的车队,遂下定决心买了一辆宗申ZS125-2型摩托车在镇上出租。刚开始他心存疑问,特来问我:"你是师傅又是‘专家’(我在他心里也许声誉很高,因在镇上修摩托车我是最早的),我这宗申摩托到底要不要得?"我告诉他,尽管放心使用,但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上要求保养好车,车和人一样,保养最重要,  相似文献   

2.
"老贺,今天你用摩托车送我到幼儿园去一趟行吗?"四十出头的贺顺刚刚从车棚里推出自己那辆铃木GN250,车间里那位娇小玲珑的美女核算员尚芸就急急地赶来说:"刚才我老公打来电话,说他今天不能去接儿子,要我去接.咳!都这个时候了,说不定我儿子又一个人留在幼儿园正哭着呢!"  相似文献   

3.
幽默     
一个青年骑摩托车准备行驶时,被后面一辆摩托车撞了一下,小青年手指着车牌子对那人吼道:“你看看我车牌号码,(00544)动动我试试。”那人指着自己的车牌子对他说:“试试就试试(44944)。” (范延庆)  相似文献   

4.
快乐的钥匙     
天琪 《驾驶园》2013,(7):94
著名专栏作家哈理斯(Sydney Harries)和朋友在报摊上买报纸,那朋友礼貌地对报贩说了声:"谢谢!"但报贩却板着脸,没发一言。"这家伙态度很差,是不是?"他们继续前行时,哈理斯问道。"他每天晚上都是这样的。"朋友说。"那么你为什么还是对他那么客气?"哈理斯问他。朋友答道:"为什么我要让他决定我的行为?"  相似文献   

5.
有话好好说     
六七十年代出生的摩友,如今相当一部分已过不惑之年。记得八十年代,我们中的很多人都梦想着能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摩托车。时过境迁,如今要是骑着摩托车上街,往往得到的不再是路人艳羡的目光,而是飞来的白眼。骑台好车吧,人家说你神经病,有钱怎么不买汽车;骑台破车,人家说你穷得只能骑车了,见到警察都可能要被多问两句。我觉得一部分国民对摩托车的偏见,相当程度是由于社会舆论的导向造成的。连前两年春晚的小品都有这样的台词:"怎么不买汽车啊!没听过那句话吗,要想死得快,就买用脚踹!"摩托车俨然成为  相似文献   

6.
一次,我有幸被邀请参加市里的晚会,便骑着我的新钿XT125摩托车赴约。到了晚会现场,发现忘记带锁了,去买已来不及,与他人共用吧,一时又找不到个熟人,急得我团团转。突然,我急中生智:若将车弄得他人无法启动,不就安全了么?自然就想到了破坏点火电路。先准备下火花塞,但一想火花塞易被盗贼发现,且容易购买。又想到了点火器(该车点火器固定在蓄电池旁边),既不容易发现,又不容易买到,且上下非常方便。于是我拔下点火器,带上它放心大胆地进了会场。  相似文献   

7.
"表哥,快看,好帅。"身旁表妹一阵惊呼。我打趣她道:"怎么,小丫头,又看到帅哥了?"或许是第一次出远门,或许是南北差异的缘故,走在广州街头,这个山东表妹看到一切都觉得新奇,好看。"才不是呢,你别嘲笑人家,我说的是车,你看看这些交警骑的摩托车,是不是很帅呀?表哥,我考考你,你也骑车,那么你知道他们骑的是哪个品牌的车吗?"  相似文献   

8.
前几天,一位热心的小读者来到《汽车与运动》的编辑部。他问我:"张主编,‘国民车’的专题里面会有咱们中国车吗?"听到这样的提问,我心里十分欣慰。  相似文献   

9.
我丈夫对摩托车的钟爱有些年了,自从我们结婚后,每到星期天,丈夫逛的不是超市、商场,而是摩托车市场,家里的书柜中放的大多也是摩托车杂志。有了女儿后,我以为能把他拴住了,没想到却一点也没减少他的看车欲望,他常常是把孩子往父母家一放就向摩托车市场跑,弄得我哭笑不得。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丈夫买车的欲望一直没能实现,他依然买书、看车,有时甚至还要骑单车跑到几十里外的省城去看。看到他这样爱车,我便说:"如果摩托车对你来说真的那么重要,就买一辆放在家里看得了,省得成天神经质。"也许我的话对他有所刺激,他说:"等我高级工考试过关后一定买一辆,省得你整天唠叨。"我以为他在说气话,也没太在意,没想到2005年国庆节后的一个星期天,我  相似文献   

10.
随着让人痛心的"禁摩"在市里执行,不但街上巡逻的警察多了,连收购旧摩托车的车贩子也多了. 昨天,我正在门口专心致志地擦拭爱车.突然,一个声音传来:"师傅,你这车卖不卖?"我被吓了一跳,赶紧回过头去看,问话的是一个中年男人,手里拎着一块破纸板,上面写着"高价收购摩托车".我说了句"不卖"又继续擦着车.  相似文献   

11.
练车记     
最近丈夫买了一辆一万多元的摩托车,他对车爱得像女人爱衣服,而我自知力小体单,从不主动去碰它。今日我在家闲着没事,就对丈夫说:"去练一下摩托车吧。"见我主动请缨,丈夫就像遇到了知己般地高兴,加上又有当老师的机会,答应得非常痛快,待我"梳妆"完毕下楼时,他已在车前等候多时。练车自然要找偏僻冷清的地方,于是丈夫带我来到东边的开发区,那里车少人稀,是练车的极佳场所。坐在车后,丈夫一番指点,怎样踩刹车,怎样加油门,我频频点头,不肯谦虚,因为以前毕竟  相似文献   

12.
《摩托车》杂志:怎样走上职业车手这条路的?说说从学生到车手之间这个过渡时期的情况。彭天伟:我是四川人,因为爸爸妈妈在广东开店所以把我接到广东读书。广东的家旁边有一个摩托车越野场地,于是我经常去玩。后来彭活英教练见到我就问我:喜欢玩车吗?我说喜欢啊,他就借给我一台车让我玩。也许是他觉得我有作车手的潜质就有心培养我,加上我在学校很不听话,于是就放弃学业专心学车了。  相似文献   

13.
用户热线     
阿宽先生: 我是一名摩托车爱好者,虽然东北寒冷的冬季无法骑车,但我还是下定决心买车。面对众多的品牌,又不知如何是好,所以买了几期《摩托车信息》作参考。这是一本知识性、趣味性很强的杂志,对我准备购车给了很大帮助。看了1998年第12期《摩托车信息》中“湘江明珠”一文后,深深被XJ750B-2那漂亮的外观所吸引,感谢南方集团为市场提供了这款新车,同时也想提一个建  相似文献   

14.
爱上奔波     
杜启弘 《摩托车》2015,(4):112-115
有人说过,每个男人都有一个飞行的梦想,而摩托车是现在最能接近这种体验的工具。的确如此。在23岁那年,一次外出办点事,借了朋友的一辆建设小踏板骑。就是城市里这短短的一段路,彻底让我着了魔。回到单位,1个小时后从快感中平静出来,就说了一句话:"我要买辆摩托车"。大家都说我疯了。从那时起,我迷上了摩托车,迷上了在路上……有一个漫画很好,说的是一个车迷对摩托车的爱是从公路跑车—街车—巡航车—越野车,最终演变成拉力车的过程。我也  相似文献   

15.
车恋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的生活理念也在不断地更新,买摩托车对工薪消费者来说已不是件难事,驾驶摩托车在大街上风驰电掣般穿行,那份潇洒飘逸,轻松自在,成了许多摩迷心中难以释怀的梦。我的丈夫就是这样一位恋车族,他对摩托车的钟爱已不是一天两天,从他满满一书柜各类摩托车杂志就可以看出。他平时并不善言谈,但与人一说起摩托车来,可就是头头是道,什么这辆车发动机是进口的,那辆车排气量有多大等等。他虽然对许多车了然于胸,却并没有自己的车,这是因为他上班就在  相似文献   

16.
周夏 《驾驶园》2002,(8):29
近日,笔者遇见一位执勤交警在查扣一辆无牌摩托车时,摩托车驾驶员质问执勤交警:"你说我的摩托车没有号牌,你的警车怎么也没有号牌?"当执勤交警开好暂扣手续准备驾驶违章车辆送往停车场时,驾驶员又质问执勤交警:"请你出示你自己的驾驶证?如果没有,你也无权驾驶车辆!"弄得执勤民警面红耳赤,好不尴尬.最后只好租来一辆人力三轮车将摩托车送往停车场.  相似文献   

17.
宁辉 《摩托车》2012,(3):80-83
记得一位患者曾好奇地对我说:"没想到医生也会酷爱摩托车,你喜欢它什么?"我一时语塞了。这让我想起很多年前,一位朋友也问过我究竟喜欢我初恋女友什么?我当时亦是无言以对,对呀!好像从没认真想过为什么,就已深深为之着迷了,也许这正是两者共同的魅力所在吧。如果爱摩托就必须给个理由,那也许是摩托能够给予人自由驰骋的享受,人车合一的驾驭乐趣,全神贯注的飞驰体验,让肌体的每个神经细胞都高度兴奋的快感。  相似文献   

18.
挚爱     
我的丈夫对摩托车的钟爱有些年头,而且执着的精神让人感叹。从结婚前至结婚后,每到礼拜天,逛的不是超市、商场,而是摩托车市场,家里书柜每月一期摩托车刊物排列有序,一层又一层。有了女儿后,我想这下可把他拴住了,责任和义务能使他这样"神经质"吗?没想到再大的压力一点也没减轻他的看车欲望,弄得我是叫苦连天,哭笑不得。由于条件限制,买车的愿望没有实现,他还是依旧买书、看车,本市看不够,还要骑单车跑到省城去看。我实在看不下去,就说:"如果摩托车在你的眼里那么重要,就是不骑,也得买一辆放在家里看,省得成天‘犯病’。"也许我的话刺激了  相似文献   

19.
爱你爱不够     
《摩托车》2003,(11)
我从小就迷恋摩托车,那时,公路上奔驰的摩托较少,大多是幸福250和嘉陵CT500。家里一有骑车的客人来,我就常常围着车看个不停,摸摸这儿,动动那儿。 记得有一次去邻居家玩,看见电视里在主人公潇洒激情的玩车动作,我就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摩托车。这个计划一直在我脑中谋划着,一直到我结束学生生涯以后才得以实现。那是一个星期天,我一个人在街上闲逛,遇到从前的一位好友。无意中我听同学讲,他表哥又买了—辆新车是宗申150-A加长太子款的,特棒!想把以前的那辆旧车转让,问我是否能牵一红线。我顿时灵机一动,问了该车的一些情况后,便对他讲,自己有  相似文献   

20.
王渊发 《摩托车》2003,(9):20-20
本人是一位摩托车爱好者,在工作的36年中有20个年头从事摩托车驾驶培训教学工作,先后共买过十几辆摩托车,目前家中还有5辆完好的摩托车。 一天,我外出办事无意中发现一家摩托车行展台上摆着一款车,这款车把我牢牢地吸引住了。那是一台重庆嘉隆科技与江苏新豪科技机车制造有限公司联营合作生产的“嘉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