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文书档案的构成及其特点文书档案由党政工作和管理活动中产生的各种具有保存价值的公务文书(文件)构成。其特点如下: 1.档案形成的广泛性和连续性各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在办理事务、交流信息的过程中会源源不断地产生各种公务文书,经过鉴定归档连续形成文书档案。由此,文书档案鉴定也就成为各单位档案部门每年都要开展的基本业务活动之一。 2.文种的多样性和程式化我国常用的党政公文就有二十多种,如通知、纪要、请示、批复等,其他如商务公文、司法文书等也  相似文献   

2.
档案鉴定工作是档案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档案鉴定工作可分为档案的前鉴定和档案的再鉴定。前鉴定是指全宗单位归档前整理时对文件的鉴定。再鉴定是指档案馆对进馆档案进行的定期鉴定。本文就文书档案的前鉴定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对策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科技档案由科学技术活动及生产活动中直接形成并具有保存价值的不同载体的科技文件材料构成,包括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档案、产品档案、基本建设档案、设备档案以及气象、天文、地质、水文、海洋、测绘、环保、医务、军事等方面的技术工作档案。科技档案具有专业性、成套性、现实使用和变动性等特点,科技档案的鉴定工作内容包括价值鉴定(划定保管期限)、质量鉴定(检查文件材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规范化、载体质量等)、使用鉴定(划定密级或使用范围)。本篇对设备档案、基本建设档案、产品档案和科研档案的鉴定作简要介绍,重点是价值鉴定。  相似文献   

4.
一、档案鉴定的概念传统的档案鉴定主要是指档案文件的价值鉴定,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档案学分册)中指明它是“甄别档案文件的现实价值和历史价值,进行存毁处置的档案业务工作”。随着档案工作实践的发展,电子文件的内容与载体双重鉴定以及档案开放利用和文件信息的网上流通等划控鉴定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档案鉴定的内容及其理论也应拓展。广义的档案鉴定理论对档案鉴定的概念作如下定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的发展、政府电子政务工作的推进,电子文件的数量也激增,已与纸质文件不相上下,电子档案管理的研究也成为档案研究的热门。由于长期以来我国档案鉴定工作的羸弱,虽然学者们颇热衷于档案鉴定的研究,可惜限于实际档案鉴定工作实  相似文献   

6.
本篇论述档案鉴定的基础理论、原则、标准与方法。一、档案鉴定的基础理论档案是文件总体的一部分,存在于文件生命期的特定阶段。鉴定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在文件中区分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并作相应处置。因此,档案鉴定的知识体系需要运用文件管理的基础理论和档案价值理论作依托,才能对档案鉴定的本质、工作原理和规律作出理论上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的管理与传统文件归档和档案管理在程序上是基本一致的,也包括收集、积累、管理、归档、鉴定与处置等环节。  相似文献   

8.
鉴定是文书材料立卷的核心,立卷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鉴定方法是否科学、合理,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划分就是保证立卷质量的一根准绳。国家档案局在广泛征集档案界专业人士意见的基础上,于2006年12月18日,以国家档案局第8号令颁布了新的《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以“令”的形式颁布这个《规定》,使这个文件具有法律效力,反映了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机关确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划分档案保管期限工作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我们一般所说的归档是指文书处理部门每年立卷之后,将案卷移交给机关档案部门集中保管的工作,归档时间一般在次年6年底以前,但随着档案工作发展、自动化介入、体制改革的进程,这项制度巳“名存实亡”。我国诸多档案部门实际已将归档时间前置到了当年的元月1日,也即形成和收到文件的初始,便对其实施控制(归档),这是档案实体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0.
档案保管期限表是人们开展档案鉴定工作的指导性标准性文件,依据档案保管期限表进行鉴定工作,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个人认识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提高鉴定工作的效益,防止错误地销毁档案。理论界认为现有的档案保管期限表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还不能真正起到鉴定的依据和标准作用。主要表现在:鉴定标准单一;条款太少,过于概括:界限模糊随意性大;身兼二职,难以两全。因此,许多学者都提出要修订和完善档案保管期限表:条款应适当细化,且准确、全面、系统;要体现鉴定标准的多元性;分层制定档案保管期限表,形成鉴定标准体系;要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实用性等等。对此笔者持赞同意见。但我认为,我国现在档案鉴定工作严重滞后,既同档案  相似文献   

11.
企业建设项目档案收集工作是否到位,既关系到建设项目是否能如期竣工验收,更关系着项目档案的质量能否作为日后生产顺行与设备维护的重要依据。本文从收集归档工作的三要素(即归档范围、归档责任和归档要求)着眼,按阶段分别对项目前期文件、竣工文件、竣工验收文件收集工作的重点与相应举措进行阐述,旨在全面提高建设项目档案的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产品档案是企业在产品生产活动中形成和使用并归档保存下来的有利用价值的各种文件材料.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产品档案管理工作一直是企业中其它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产品档案鉴定工作对产品档案管理有决定意义,它确定产品文件的取舍和档案的存毁,并渗透在产品档案的收集、整理、编目和利用的各个环节中,直接影响产品文件的命运、产品档案管理的效益,所以产品档案鉴定工作是产品档案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基本业务.  相似文献   

13.
科技档案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得到重视,为了保证科技档案的有效价值,必须进行鉴定工作。目前企业档案管理中没有很好地开展此项工作,科技档案鉴定成为薄弱环节和难点问题。本文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归档文件材料的齐全、完整与准确是企业档案工作的起点和关键。要提高企业文件材料的归档控制能力,彻底解决"收集难"的问题,企业档案部门就必须从建立健全管理网络、加强宣传教育、完善管理制度、实施分级考核等方面入手,创新归档控制措施,保证企业文件材料归档的及时、准确和完整。  相似文献   

15.
随着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PP(计算机辅助划分计划)技术和OA(办公室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如何做好电子文件归档、电子档案的管理及开发利用是摆在档案工作者面前的课题。电子档案的管理与纸制档案管理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规定,在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的同时,还要归档一份纸质文件,两种载体档案并存,使电子文件归档工作变得更加复杂。要做好网络条件下的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培养批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员,才能适应新形势的  相似文献   

16.
一、适应新的要求,改进国家烟草专卖局档案工作制度 国家档案局于2006年12月18日颁布的《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以下简称8号令)对1987年以来实行的机关档案归档工作进行了重大改革。8号令的发布不仅对机关正确界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科学划分文书档案保管期限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优化档案室藏,提高管理效率,档案界已在多年前有所认识。然而,一些单位的档案室藏照样迅速膨胀,日益臃肿。虽然其中的因素很多,但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迈出优化档案室藏的第一步:严把文件鉴定归档关。文件鉴定是档案库房“吃”进文件的过程。过去档案室藏之所以在几年之中就迅速膨胀起来,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文件鉴定时太“贪吃”。一些企业将许多可归可不归,甚至明显属于不归档范围的文件也归入案卷,少数单位是“逢文必归”,将一年中收集到的全部文件统统归档。据在铁路物资系统中型企业作出的初步统计,每年的文件归档一般都在百余卷,多者达一百五六十卷,一年的归档文件整整装满了一组档案柜。  相似文献   

18.
2006年12月18日,国家档案局令第8号公布了<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档案法制化建设取得了新的成果,符合新时期档案事业发展的要求,必将有力地促进机关档案基础业务建设.<规定>在1987年国家档案局颁布的<关于机关档案保管期限的规定>、<机关文件材料归档和不归档的范围>两个业务文件的基础上,重新界定了文件材料归档的范围,并按"永久、30年、10年"的时限对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进行了重新划分.  相似文献   

19.
鉴定工作是档案工作的基础性工作,是优化馆藏、真实保存社会记忆的重要手段.随着时代的发展、文件数量的剧增和电子文件的出现,鉴定工作变得日益重要,正如意大利档案学者露西安那·杜兰蒂所说:"鉴定在许多档案工作者的认识中,已经由一项工作手段发展为全部档案工作的核心.  相似文献   

20.
档案鉴定一直在档案工作领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贯穿着整个档案工作的始终.随着企业信息化的持续深入,电子文件海量产生,研究探讨如何做好档案鉴定工作尤其是数字声像档案的鉴定工作乃当务之急.档案工作者应及早介入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安装,做好数字声像档案的前端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