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路智军 《驾驶园》2011,(4):36-37
2月28日,上海汽车集团发布国际化商用车品牌——MAXUS大通。上海汽车董事长胡茂元、上海汽车总裁陈虹、上海汽车副总裁肖国普等领导共同出席发布会。MAXUS大通品牌的发布,意味着作为国内三大汽车集团之一的上汽集团的产品线进一步完善,也代表其在商用车领域已经完成了全部布局。乘用车经验助力发展商用车上汽集团多年来对国内商用车用户的需求进行了深入探索和研究。自2006年10月,上汽商用车事业部成立,便开始着手上汽商用车品牌的规划。2009年,上汽成功收购英国商用车公司的MAXUS品牌,  相似文献   

2.
陈杰 《汽车与配件》2011,(13):26-27
早在年初,上汽将发布商用车。全新品牌的消息已在业界广为流传。随着2月28日,“大通”品牌的正式发布,上汽旗下的商用车品牌再添新成员。2009年。上海汽车全面收购英国商用车公司LDV旗下MAXUS品牌知识产权及技术平台,将MAXUSgf进国内并命名为“大通”。“MAXUS大通”不仅承担着上海汽车商用车品牌的使命,也承载了中国人拥有国际化商用车品牌的期待。  相似文献   

3.
吴迎秋 《车时代》2011,(4):18-18
上汽集团发布了自己的商用车品牌——MAXUS大通。这个全新商用车品牌的推出,表明上汽在发展商用车上选择了自主创新之路。这是一件值得称道的事。  相似文献   

4.
吴迎秋 《车时代》2011,(12):18-18
上汽集团发布了自己的商用车品牌——MAXUS大通。这个全新商用车品牌的推出,表明上汽在发展商用车上选择了自主创新之路。这是一件值得称道的事。  相似文献   

5.
忻文 《汽车与配件》2011,(48):56-57
为了引导汽配流通领域讲诚信、扬名优、树品牌,推动汽配流通企业向规模化、网络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全国商用车配件名优品牌推广委员会、全国商用车配件产销联合会、中国汽车工业配件销售公司前不久发起并组织了"2010~2011年度中国商用车配件优秀经销商评选"活动。2011年1 0月21日,"第三届中国商用车配件优秀经销商评选活动"隆重举行,对"201 0~2011年度中国商用车配件优秀经销商"进行了表彰,并首次推出中国商用车配件"十大流通品牌"。  相似文献   

6.
陈杰 《汽车与配件》2011,(17):34-35
从2011年2月28日上海汽车商用车有限公司发布全新商用车品牌MAXUS以来,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上汽即在上海车展发布"MAXUS大通"的首款宽体轻客产品V80。V80肩负着上汽商用车品牌的战略使命,上汽商用车板块将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大通的前世今生作为欧洲最具实力的商用车品牌之一,MAXUS曾被英国皇室选为御用车辆,如皇家通勤、皇家银行、皇家邮政、皇室出行补给车等,  相似文献   

7.
江文 《商用汽车》2013,(1):72-74
江淮汽车所理解的品牌力是指品牌的综合力量,涵盖了创新力、产品力、制造力、人才力、营销力、服务力、管理力等。环顾当下的中国汽车市场,自主品牌正处于奋力崛起的关键时机:技术、销量、效益、品牌力不断提升,在自主品牌占据绝对优势的商用车领域,外资品牌也正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力,试图改变市场格局。中国自主品牌商用车是选择卑微地存在,还是努力发出耀眼的光芒?中国商用车如何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的蝶变?中国商用车应以怎样的品牌形象屹立于世界?走过48年自主征途的江淮商用车,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创造了累计产销轻卡、重卡和客车底盘等各类商用车200余万辆的骄人业绩。江淮汽车人深刻地认识  相似文献   

8.
每周新闻     
上海汽车发布国际化商用车品牌MAXUS大通2011年2月28日,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汽车)国际化商用车品牌——MAXUS大通在上  相似文献   

9.
《汽车与配件》2009,(39):12-12
在东风公司建立40周年之际,东风品牌商用车迎来500万辆大跨越。9月21日,由国资委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贾福兴乘坐的第500万辆东风品牌商用车——东风天龙从东风商用车总装配厂徐徐下线。  相似文献   

10.
编者的话     
在公众为乘用车领域从无到有终于出现一些自主品牌的企业,并取得了一些实质进展而感欣慰时,那些一直在艰苦耕耘的中国商用车企业早已以自主品牌产品,和高达95%以上的占有率一统中国商用车市场的天下,并在上世纪90 年代实现了出口。与乘用车相比,我国商用车企业早已不在有无自主品牌的层面上纠缠,而是在往更纵深的方向努力探索。以福田、金龙为代表的货车和客车企业都在凭借不同的自身资源和特点进行商用车领域的扩展。他们的成长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