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李蔚 《机车电传动》2001,(2):14-16,39
介绍了DJ型高速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微机控制与通信系统冗余方式、原理及其特点,阐述了冗余控制在现代机车控制与通信方面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介绍DJJ1型高速交流传动电动车组微机控制与通信系统的构成方式、工作原理及其控制功能等,并阐述了机车控制与通信系统采用分布式控制方式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诸昌钤 《铁路现代化》1998,(3):56-59,55
城市轨道交通所具有的特点,确定了它的控制的高度自动化。本文讨论了现代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的基本方式,系统的组成与结构,以及地面与车载设备的关系。文中强调了控制结构的系统性、计算机在系统中的应用以及通信在控制系统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交流传动燃机车微机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简叙了交流传动内燃机车微机控制系统的结构及功能,分析了系统的几种控制特点,给出了系统的硬件框图及软件控制要求,介绍了微机控制系统与逆这器及显示器之间的通信规范及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铁路车站分布式计算机联锁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布式计算机联锁系统将控制转辙机、信号机、轨道电路、机车信号等室外设备的轨旁执行单元前移至被控设备的旁边,通过安全通信系统实现分布式控制。该系统由监控机、维修机、联锁主机、轨旁执行单元、安全通信系统、电源及供电网络等组成。轨旁执行单元由电源模块、轨旁通信分机、转辙机模块、信号机模块、轨道模块、机车信号模块等组成。安全通信系统由通信主机、轨旁通信分机和通信网络组成。联锁主机与通信主机之间采用冗余RS-422总线方式进行通信;通信主机与轨旁通信分机之间采用点对点冗余光纤进行通信;轨旁通信分机与各控制模块之间采用双CAN总线进行通信。由电源屏通过独立的上、下行咽喉区冗余供电网络向轨旁执行单元提供电源。该系统具有节省电缆、降低工程造价、减少断线故障等优点;该系统于2010年10月在兰州市西固电厂站试用,已安全稳定运行至今。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铁路通信技术从专用调度话路逐渐发展成话音、数据共存的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无线列调发展成铁路综合无线通信系统。在列车与控制领域又出现了现场总线、列车总线和通信信号共用的综合光纤安全局域网技术,使铁路通信步入了数字和网络世界。  相似文献   

7.
城市地铁与轻轨列车的微机控制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城市地铁和轻轨列车微机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性能和控制策略出发,分析微机控制系统的结构,介绍列车通信网络TCN标准的应用,提出故障诊断的基本构架。  相似文献   

8.
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悦 《铁道知识》2005,(5):18-19
CBTC简介 随着计算机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的飞跃发展,铁路的通信、信号和列车运行控制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革,通信由地面向空中,甚至卫星发展是一个总趋势.通信系统,例如GSM-R和ATCS-200移动数据无线系统正在与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相集成,因此得名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英文名全称Communication Based Train Control,简称CBTC).  相似文献   

9.
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系统采用独立于轨道的车-地双向通信设备,与列车的精确定位技术相结合,实现移动闭塞的功能。分析了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使用CBTC系统运营以来,车-地通信设备发生的主要故障状态及故障查找方式,介绍了具体的故障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从预防性维护的角度对网络管理系统提出了一个分析软件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系统中的车-地通信是利用WLAN技术传输列车的状态和控制命令。列车控制系统的性能取决于通信链路数据传输的准确、实时、可靠,而WLAN技术并不是为城市轨道交通快速运行的环境而设计的,因此,在传输过程中出现传输延时和数据包丢失等情况,导致列车运行性能的下降。把列车控制系统等效为网络控制系统,对于车地通信无线传输过程中,出现随机延时大于其采样周期而导致传输的数据包丢失情形,采用补偿策略估计列车的系统状态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善数据包丢失的列车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1.
面向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重点探讨系统中的车车通信技术。介绍基于车车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 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其关键技术,调研当前主流的基于逻辑点对点和物理点对点的车车通信技术,并结合城市轨道 交通车车通信典型运行场景,对车车通信距离进行建模仿真计算与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非隧道区域内,车 车直接通信距离,1.8 GHz 下约为 765.7 m,1.4 GHz 下约为 923.6 m;在隧道区域内,车车直接通信距离,1.8 GHz 下约为 511.3 m,1.4G Hz 下约为 724.8 m,若车车距离超过该范围应采用逻辑点对点通信方式。本研究旨在为下 一代城市轨道交通中的车车通信系统设计和技术应用提供借鉴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我国铁路提速中的列车超速防护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介绍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及其分类,及我国从ATS向ATP发展的过程,从一级速度控制,分级速度控制和分级速度控制与速度模式曲线相结合的3种控制方式,分析ATP速度控制方式的特点;提出我国在提速过程中,应用ATP系统遇到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3.
区域控制中心(ZC)子系统内部安全协议是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系统成败的关键。设计了ZC内部安全协议组播发送方式及确认机制,提出了组播报文的安全确认流程。利用网络仿真工具(OPNET)建立安全协议多线程模型,根据ZC的实际运行情况对通信过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组播发送方式减小了近50%的通信延时。  相似文献   

14.
刘菊香 《铁道车辆》2006,44(6):41-42
动力集中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由多个功能相对独立的子系统通过列车总线WTB和车辆总线MVB互相连接构成控制与通信网络,相互协作实现对整列车的控制。微机网络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决定了动车组能否稳定运行。由于微机网络控制系统结构庞大,控制逻辑错综复  相似文献   

15.
信标是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信号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备。介绍了美式信标的构造、分类及与欧式信标的不同点,分析了美式有源信标在CBTC后备模式下2种不同的应用方式及列车运行控制原理。由于城市轨道交通CBTC系统通常采用后备模式,行车时所需要传输的数据量较少,远远低于欧式信标的最大数据传输容量,因此美式信标是一个经济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车地无线通信是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系统的基础,而合适的频段选择是车地无线通信系统的基础。分析了不同通信频段的频段特性、干扰特性、移动性能和安全性能,对CBTC系统中车地通信的频段选择给出了具体建议。802.11g和802.11a标准更加适合于城市轨道交通。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列车控制系统发展的趋势。介绍了一种基于车车通信的新型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信号系统的系统组成、控制逻辑,分析了该系统的特点。该系统具有降低系统复杂度、耦合度,减少系统设备数量,使功能配置更加灵活的特点,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是既有CBTC信号系统的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18.
用于轨道交通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的通信技术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综述了基于通信的轨道交通列控系统中现有的双向通信技术:查询/应答器,感应回线,漏泄电缆,列车无线通信、无线扩频通信和通用无线分组通信业务。并详细介绍了无线运行控制方式(FFB)的功能分配和FFB的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19.
以EN50129和EN50159为依据,对欧洲列车运行控制系统(ETCS)的安全通信规范Subset-098进行分析。分析过程包括定性分析通信安全威胁的防御技术、定量计算安全码的长度,以及安全码检错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非可信通信通道上,Subset-098安全通信规范可以为安全完整性等级达SIIA级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提供安全的信息传输服务,满足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对通信的安全性需求。  相似文献   

20.
结合株洲北编组站上行场驼峰自动化系统的实际开能情况,讨论了使用通信前置机处理机车遥控子系统与驼峰控制系统间信息交换的问题。介绍了系统的结构、通信规程、信息格式等具体内容,并分析了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