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LNG进口市场有望延续上升趋势】克拉克森的数据显示,当前全球10万立方米以上的LNG新造船手持订单共76艘,未来三个季度,全球将有近23艘新船下水,较当前的336艘的存量运力上升7%。另外,根据全球存量LNG运力来看,超过31年船龄10万立方米以上LNG船将有29艘,考虑到LNG船最大运营周期可达35年,当前船东拆解老旧运力的意愿较低,可能明年拆解10万立方米以上LNG船不超过5艘。综合来看,  相似文献   

2.
船舶未来新燃料——LNG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液化天然气(LNG)作为船舶燃料的历史并不长,但是正在不断发展中。2000年,世界首艘以LNG为燃料的渡轮完工并投入运营,与此同时,DNV率先出台了全球首个LNG用作船舶燃油的规范。如今,全球在运营的以LNC为燃料的船舶已增长至22艘,包括渡轮、海洋供应船和海岸巡逻船。  相似文献   

3.
液化天然气(LNG)作为船舶燃料的历史并不长,但是正在不断发展中。2000年,世界首艘以LNG为燃料的渡轮完工并投入运营,与此同时,DNV率先出台了全球首个LNG用作船舶燃油的规范。如今,全球在运营的以LNC为燃料的船舶已增长至22艘,包括渡轮、海洋供应船和海岸巡逻船。  相似文献   

4.
钟秋 《海运情报》2006,(11):32-32
到2010年营运艘数将比现在增加1倍而达到350艘的LNG运输,由于供货时间变更和供给减少等,对配船直接产生影响的风险在提高。航运公司将LNG船作为成长事业而积极投资,但是,由于项目方面的延迟等,不由得担心什么时候才能将新造船舶投入营运。  相似文献   

5.
徐路 《海运情报》2005,(4):25-25
20世纪80—90年代,LNG船因是高附加值船,只有资本雄厚的海运公司才能营运,是—个特殊部门。由于从2003年起海运市场出现兴旺局面,以油轮和干散货船为主体的海运公司纷纷参与LNG运输。2004年年中,世界上营运的LNG船有161艘,新订造的LNG船达到100艘,为现有LNG船总数的6成以上。  相似文献   

6.
正在LNG运输船市场,同时高速增长的需求与产量并没有压制市场租金,反而激起了船东们的高涨情绪。截至8月20日,今年已交付的LNG运输船达到38艘(其中,包括4艘浮式再气化储存装置FSRU及LNG加注船STS),与此同时,如果不出现延迟交船的情况,到今年年底,还会有25艘LNG运输船建造完成并交付使用。全年交  相似文献   

7.
江南 《海运情报》2005,(7):23-24,30
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环保意识的加强,天然气作为低碳化的清洁能源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随之LNG(液化天然气)运输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据统计,目前全世界订造的LNG船已达到105艘,按平均船价2亿美元计算,总船价达200亿美元,约为全世界订造的邮轮总价的2倍。据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署(EIA)称。1986~2000年间美国天然气消费量从16.2万亿立方英尺上升到23.3万亿立方英尺,其中40%的需求增量依靠进口满足。据EIA发布的《2005年能源展望报告》估计,未来20年内,美国天然气消费量将从2003年的22万亿立方英尺增长到2025年的近31万亿立方英尺。除加强本土阿拉斯加的供应外,从国外进口仍将是美国LNG供应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8.
钟远 《珠江水运》2013,(20):77-77
据劳氏情报的数据,目前全球现役LNG船约400艘,另有约100艘在建于亚洲船厂,而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东非等LNG潜在出口大国却因投资不足、成本上升等原因严重抑制了LNG出口货量的上升。尽管LNG运输市场长期前景可期,但对于即期和短期市场上的LNG船船东来说,供大于求的基本面或令2014年LNG运价承压下行。  相似文献   

9.
《船艇》2006,(10):78-79
据加拿大《皇家公报》报道,由于全世界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队船舶拥有量增加,利用率降低,2008年全球LNG船船队的运力过剩将达到顶峰。业内人士指出,由于LNG船运营收入增加,刺激了部分船东在还没有确定运输任务时就订船,从而导致LNG船舶大量增加。据奥斯陆船舶经纪公司介绍,到2007年一季度全球LNG运输船队的船舶将增加16%。  相似文献   

10.
据预测,长期内全球天然气需求的年增长速度将在2%以上。基于这种预期,到2012年,全球液化天然气船(LNG船)的数量将突破400艘。  相似文献   

11.
日邮的发展战略表明,该公司LNG运输业务的目标是到2010年建立一支拥有80艘LNG运输船的船队,成为全球最大的LNG承运人。但是,日邮实现目标的道路并非一条坦途。首先,到2010年全球LNG运输船的运力供给将大幅增长,预计届时将达到350艘。其次,LNG的进出口结构也将发生显变化。一方面,美国和中国的LNG进口量将大幅增长,成为新的LNG进口大户。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水运》2011,(6):10-11
2010年,国内沿海液货危险品船舶运力总量平稳增长,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快,老旧船舶比例持续降低,船舶整体技术水平稳步提高。截止2010年底,从事国内沿海跨省运输的液货危险品船共1360艘/920.1万载重吨,分别是2009年底的106.3%和109.3%。按照《老旧运输船舶管理规定》的划分标准,船龄12年以上老旧船舶的艘数比例较2009年下降了7个百分点,老旧船比例连续9年下降,已从2002年底的63.8%下降到22.9%。船龄26年以上特检船的艘数比例已下降到5.8%,所占吨位比例仅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水运》2012,(3):26-27
2011年,国内沿海跨省运输干散货船运力总量继续呈快速增长势头。截止年底,从事国内沿海运输的万吨以上干散货船(即除去集装箱船、重大件船等特种船之外的普通货船,下同)共计1500艘/4287万载重吨,比2010年底净增229艘/834万载重吨,运力净增长24.2%。其中2011年以来投入营运的新建船舶(含2010年底建成2011年投入营运)合  相似文献   

14.
《世界海运》2009,(2):50-51
目前,全球投入运营的液化天然气船突破300艘大关。当全球投入运营的液化天然气船达到100艘时花了34年时间,突破200艘花了8年时间,而突破300艘大关只用了2年半。  相似文献   

15.
<正>由3家船东14艘LNG船组成的全球首个LNG船联营池"The Cool Pool"终于诞生。8月18日,Dynagas有限公司、Gas Log有限公司和Golar LNG有限公司共同宣布已经签署一份协议,以他们的LNG船组建LNG船联营池,用于目前的现货市场运营。LNG船联营池能够让船东提高调度能力、成本效益以及优化联营池船舶运营。他们组建LNG船联营  相似文献   

16.
日前,中船级社(CCS)和美船级社(ABS)共同举办了的"2012LNG船技术研讨会"。会上,业界人士表示:到2020年,中液化天然气(LNG)的消费量将达到6000万吨,届时大约需要60艘LNG船来运输。此外,LNG动力船的发展前景也十分广阔,基于这种情况,各大船级社应尽快就LNG船及LNG动力船制定有关规则和指南,以便业界有所依循。ABS和CCS是气体运输船人级业务较为领先的船级社,中建造的10艘大型LNG船均入ABS和CCS双重船级。据介绍,自1998年起,CCS就已经开展了小型气体运输船的入级业务。截至目前,经  相似文献   

17.
船舶     
《航海》2013,(3):28-29
全球首艘LNG加气船命名全球首艘LNG加气船在斯德哥尔摩举行一个传统的命名仪式,该船被命名为"Seagas"。该船将服务于斯德哥尔摩港口。2012年春季,瑞典政府决定支持建造1艘LNG加气船。一年后,具有高质  相似文献   

18.
航运     
未来两年油轮运力过剩运费难升 摩根士丹利分析员史诺伦日前在纽约出席海运货币会议上预测,未来两年油轮运输运费还会下跌,原因是新油轮不断涌入市场,运力过剩现象严重打击运费。据德鲁里海运咨询公司的统计,今年进入油轮运输市场新船有183艘,其中30艘是VLCC,运力上升6.3%。明年将有289艘新油轮交付。新船净增长远远超过全球对石油的所需。新船增加供应必然引发运费下跌。  相似文献   

19.
航运     
《中国远洋航务》2009,(11):76-77
未来两年油轮运力过剩运费难升 摩根士丹利分析员史诺伦日前在纽约出席海运货币会议上预测,未来两年油轮运输运费还会下跌,原因是新油轮不断涌入市场,运力过剩现象严重打击运费。据德鲁里海运咨询公司的统计,今年进入油轮运输市场新船有183艘,其中30艘是VLCC,运力上升6.3%。明年将有289艘新油轮交付。新船净增长远远超过全球对石油的所需。新船增加供应必然引发运费下跌。  相似文献   

20.
《世界海运》2007,30(2):19
中远集团副总裁张富生表示:公司计划到2010年时将原油海运能力提高至800万载重吨,较目前的450万载重吨增长近1倍。中远集团目前拥有6艘在役的超大型原油运输船(VLCC),每艘载重量为30万t;计划到2010年时再增加6艘VLCC。中远集团从国内船厂订购的第一艘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预计年底交付使用,并将在未来3~4年内增加几艘LNG船。中远集团计划到2010年时将原油运力提高至现运力的两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